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零部件》2009,(4):56-56
汽车工业成为消费主体,消费40%的机床 “十五”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为2350亿元,比过去四个五年计划的总和还高,预计“十一五”投资约6000亿元(2006年1516亿元,2007年1904亿元,2008年上半年1039亿元,同比增长31%),约50%购买设备。估算“十一五”期间汽车工业购买设备的资金总额将达到约3000亿元。  相似文献   

2.
背景资料1.汽车是拉动机床市场的主要因素汽车工业是机床消费的主体,消费了约40%的机床。“十五”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为过去四个五年计划的总和,预计“十一五”投资约8000亿元(2006年1516亿元、2007年1904亿元、2008年1700亿元),是“十五”两倍以上,其中约70%购买设备。  相似文献   

3.
发展汽车制造装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我国汽车业约占装备制造业产值和利润的一半。国内外经验一再证明,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工业的技术进步,又带动了机床工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机床,其中,进口机床金额约占80%。[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制造装备,其中,进口机床额约占机床采购总额的80%。这是造成我国机床市场和进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下图表明,我国汽车产量与机床进口增长同步。  相似文献   

5.
《工具技术》2008,42(8)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主体,其消费量约占总量的40%。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用于购买制造装备,其中进口机床额约占机床采购总额的80%。  相似文献   

6.
我国汽车业占装备制造业产值和利润约1/2。2002年,中国汽车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电子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第一动力。国内外经验一再证明,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工业的技术进步,又带动了机床工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机床,其中,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我国数控机床消费量与汽车产量增长的相关分析得出,汽车产量每增加1%,可拉动数控机床消费增长1.35%。近十几年来,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机床消费的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机床,其中进口机床额约占80%。统计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汽车工业投资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8.
工具技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十五”期间汽车工业发展是比较快的,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目标。2005年,我国汽车工业各类企业总共5800多家,总资产超过万亿元,汽车工业总产值超万亿元,纳税超过1000亿元。汽车化水平达到24辆/千人。“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能增长了三倍,国际排名第三位。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汽车装备取得的进步 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行业的技术进步,又带动了机床行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的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机床,其中进口机床约占80%。我国将是世界汽车的最大市场,最大生产国。按照发展总战略,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400~1800万辆,世界第一,并迈向世界汽车产业强国,其标志之一是,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装备。同时,各汽车企业,特别是零部件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改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可以断言,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长时期内,汽车工业将一直是机床消费主体。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汽车工业所需装备占装备制造业产值的一半。国内外经验一再证明,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工业的技术进步,又带动了机床工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的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其中,进口机床约占80%,这是我国机床进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2001-2005)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市场,并且领先优势越来越大,如图1所示,2005年中国机床消费达到128.95亿美圆,继续遥遥领先。从2001-2005,机床消费增长约274%,翻了一番半多,占全球机床消费近1/3。这5年,中国机床生产也同步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3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12.
机床PK汽车     
机床是汽车生产的工艺手段,汽车的制造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水平,这一关系可谓是唇齿相依。近十几年来,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机床消费主体,大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机床,其中进口机床额约占80%。汽车行业对机床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所需求的新机床与传统的设备已有了质的不同。现在机床的可靠性是否能满足汽车生产的要求?遇到了哪些挑战?对高效加工有怎样的要求,最新的解决方案有哪些?面对消费终端的价格压榨,机床是否还有降价空间?对此,汽车生产商和机床设备供应商展开了PK。  相似文献   

13.
汽车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起到了带动国家经济支柱的作用,2008年底,金融海啸对汽车业形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出台,汽车工业的发展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机床工具业作为为汽车工业提供先进加工设备和装备的行业也备受人们的关注,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工具的技术进步,又带动了机床工具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的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  相似文献   

14.
魏莹 《现代零部件》2006,(9):40-42,44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也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虽然“八五”、“九五”计划期间都作为发展重点,但总体上仍不能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进入“十五”之后,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零部件发展滞后的状况有了迅速改善,形势喜人。但汽车零部件的滞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在2006年初,由《现代零部件》杂志协办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上,张老再次强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情况的回顾 1.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延续了“十五”期间高速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8亿元,比2005年增长339.56%,年均增长率为34.46%;2010年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223897台,比2005年增长375.42%,年均增长率为39.20%;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7%。  相似文献   

16.
《工具技术》2007,41(11):78-78
“十五”期间,中国齿轮行业总产值由250亿元增长到5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接近20%,五年间上升了一倍,排名世界第四,销售规模上亿元企业超过50家,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目前在齿轮行业五大类产品、几百个系列、几千种产品中,出现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2006年中国齿轮行业的年产值是590亿,其中,车辆齿轮所占比例高达2/3。汽车工业的带动是齿轮模具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机械》2005,32(11):I0003-I0003
据预测,至2010年:汽车市场将达4400~8000万辆规模,其中轿车产量每年增加1%。机床市场可增长0.54%;交通方面.“十一五”期间仅西部铁路开发就将投入1000亿元,未来10年西部交通则将投资7000~8000亿元,车轮车床、勾舌铣床、2M大型锯床、螺旋焊管扩径机械等专用设备大有用武之地;水利工程未来5年将投资5300亿元,  相似文献   

18.
近十几年来,汽车工业实现了高速增长,每年的消费量由273万辆提升至592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有专家预测,2010年后我国汽车年产量可达到800万~1000万辆,到2020年年产量将超过1400万~1800万辆,届时我国将有望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第一大国。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在向全球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迈进。相关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增长了6.6倍,2005年就已经达到853亿美元。跨国公司到2007年底前计划采购500亿美元汽车零部件,其中70%瞄准中国。  相似文献   

19.
《机械》2005,32(12):I0004-I0004
据预测,至2010年:汽车市场将达4400-8000万辆规模,其中轿车产量每年增加1%,机床市场可增长0.54%;交通方面,“十一五”期间仅西部铁路开发就将投入1000亿元,未来10年西部交通则将投资7000-8000亿元,车轮车床、勾舌铣床、2M大型锯床、螺旋焊管扩径机械等专用设备大有用武之地;水利工程未来5年将投资5300亿元,环保一期投资1888亿元,二期投资2600亿元,  相似文献   

20.
王丽红 《机电安全》2006,(10):25-27
太原重型机械集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是我同一个拥有60亿元资产的特大型重型机械企业集团之一,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先后誉为“璀璨的明珠、国民经济的开路先锋”和“国家的脊梁”。特别是“十五”期间,太重的工业总产值由9.4亿元增长到了45亿元,利税由5840万元,增长到2.5亿元,发展速度年均达到37%,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