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支持,而伴随着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在新的背景条件下,村庄布局规划作为指导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方法理论上也需要进行重新认识。既往的村庄布局规划大多是从城镇需求出发,解读村庄布局规划,导致村庄在后续建设推进中出现重重问题。本文摆脱传统的规划视角,以构建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生活圈为核心,借助于泰森多边形村庄选址模型与村庄发展潜力评价等成熟的技术手段进行村庄布局规划,提出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村庄布局规划方法,并在泗洪县村庄布局规划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区域村庄聚落体系布局的中心村选点和村庄体系布局形态两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村庄选点采用构建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式衡量现状村庄的发展潜力水平,以定量分析方式遴选出中心村,并借助ARCGIS软件对各村庄发展潜力水平的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村庄布局做规划决策支持。总结村庄体系重构的空间形态模式,以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为例,对其277个行政村规划布局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中心村选址和村庄体系空间布局的一般性方法,为区域村庄聚落体系布局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黎智辉  张一凡  袁娟 《规划师》2013,29(8):56-60
圩区村庄与同区域其他地貌条件的村庄相比,在经济、交通、空间分布和土地利用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在分析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对圩区城镇化趋势进行判断,对村庄发展现实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圩区村庄布局规划的立足点,同时归纳当前镇村布局规划中的常用方法,探寻适应圩区村庄布局规划的途径,并以高淳县砖墙镇为例,对圩区村庄布局方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4.
赵之枫  范霄鹏  张建 《规划师》2011,27(Z1):211-215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引导村庄发展布局的村庄体系规划作为城乡居民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研究.研究分析了村庄体系规划的发展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村庄与自然资源、就业场所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紧密相连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将村庄体系规划纳入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内,探索与农村居民点特点相适应的村庄体系规划方法,构...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6,(1)
新型城镇化对城乡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对村庄布点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对过去规划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审视,认为其存在过度减少农村人口总量、过度压低村庄用地面积和过多减少农村居民点数量三大问题。新一轮的村庄布点规划不再采用以总体规模指标逐级匡算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思路,而采用以村庄遴选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规划思路。村庄遴选采取"适宜性评价+布局优化"的方法,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得出村庄布点适宜性的空间格局,再利用空间分析的手段对村庄布局进行优化。在村庄遴选的基础上,通过多轮的村民意见征询得出了规划的正式方案。最终规划效果较上轮规划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完善,并体现了专家主导、科技支撑与村民参与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位于山区生态保护区内的村庄与平原地区比较,其面临的问题、矛盾更为突出.首先是山区以生态保育为主,其他生产性活动开展困难,村民就业转型难度大;其次是山区村庄地形地貌复杂,布局分散,交通条件差,不适宜套用平原型大规模人居环境改造模式;第三,山区村庄各种生活基础设施落后,配套难度大.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促进山区村庄良性发展并延续传统风貌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项重点任务。本文在分析山区村庄特点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及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经验,提出山区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路,并以北京市延庆区下湾村规划为例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村庄发展应该包括村民的发展和村庄的布局两个方面,当前村庄规划不甚理想的本质原因,在于规划只关注于村庄的物质形态这一个方面。文章提出在村庄规划中引入契合村庄发展的参与式发展理念,其特点表现为村民主导规划和规划适度介入两个方面,并以浙江海盐五圣村为例,初步探讨了参与式发展理念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道路作为村庄脉络肌理.对于村庄的空间形态和布局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村庄道路系统规划的约束条件.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角度对村庄道路系统规划进行研究.并结合宿迁市村庄规划实践提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角度下村庄道路系统规划的一般内容、方法以及对用地的引导。可以指导一般村庄道路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0.
李琳  冯长春  王利伟 《规划师》2015,(4):117-122
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环境压力也日渐突出。而对位于生态敏感区的村庄来说,如何协调地区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结合潍坊市峡山水源保护地的村庄布局规划,针对在村庄布局中对生态环境要素重视不够、方法欠缺的问题,从村庄发展潜力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这两个维度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引力模型等数据计量方法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生态敏感地区的村庄布局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探索,以期在区域层面寻求村庄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迁并决策与建设策略相契合的生态敏感区村庄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11.
韩晓娟  刘煜  张奕飞 《华中建筑》2008,26(10):118-122
该文基于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地农宅在布局、舒适性、节能与环保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关中地区的传统半坡房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力图使其在保持传统性、地域性的同时,更加充分地考虑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特征。使建筑布局更加合理,同时将相变蓄能技术和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光热转换等技术综合应用其中,为陕西农村住宅发展提出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省武安市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为例,分析了地形地貌特点和资源条件对村庄规模、村庄密度、农村经济和村庄空间布局形态的影响,针对不同地貌类型和区位条件,提出不同的村庄迁并标准、布局调整重点和分类指导方案,探讨了丘陵、山地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的地域性与复杂性影响,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性表达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根本差异性所在。为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避免“千村一面”,以陕西关中地区现已公布确认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中的地方性知识理论,提出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提取路径。从大地格局景观、选址布局景观、空间形态景观、街巷格局景观、院落布局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6个方面,开展关中地区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提取与谱系生成,从而构建起传统村落景观“人-地”关系语境下的知识网络,使其具备探索、分析和解决“在地性”风景营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陕西关中村落生态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村落。以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为例,通过大量实地调查研究,提出当前村落衰退、生态环境危机和民居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探讨村落发展和民居更新的生态化策略,实现生态性、地域性、文化性的和谐共生,为新农村建设探索有益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背景,聚焦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主要问题,介绍了"明确规划时序、重塑空间结构、界定编制层级"的时空统筹战略;阐述"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下的城乡统筹空间规划模式理论研究;并进一步探索人居环境科学实践论指导下的农村社区空间统筹模块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选取黄土高原地区陕北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基础,明确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基础特征,提取 与村落空间形态密切相关的八个特征项,借助 SPSS19.0 分析其相互关联度,得出该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各相关特征与地形地貌关系 最密切的结论。基于此,以村落所处地形地貌为划分依据,将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为河谷川地型、坡麓台地型、梁顶坡地型 三类,分别对其空间形态的五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归纳其空间形态特征,并探析清涧河流域地域环境特征与村落空间形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村庄建设与发展调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申翔 《城市规划》2006,30(8):56-60,65
通过对江苏省村庄的实地踏勘与抽样调查,总结了不同地域农村的布局结构成因与当前的一些发展趋势,研究了现代村庄的一些基本特点,并探析了某些结论,如耕作半径对村庄布点与规模的影响,村民意愿的经济性、社会性以及生活要求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村庄类中心地布点与类田园城市基本结构的模式以及规划建设的引导与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四川省境内岷江上游一带。岷江上游水网密集、山峦更迭的生态背景,多元的民族文化背景,影响着羌族传统村寨人居环境的营造特色。将传统羌族村寨的人居环境分为生态格局、支撑系统与民居单元三项基本内容,归纳出传统羌族村寨“山 - 林 - 水 - 寨 - 地”的人居环境生态格局特征、支撑系统的防御性特征与民居单元的山地性特征。以四川省理县老木卡河谷羌寨为例,进一步从村寨布局与民居建筑等多方面具体阐述羌族传统村寨人居环境营造的生态特色、防御特色与山地特色,为传统羌族村寨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分析当地农宅在空间布局、室内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传统农宅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利用冬季被动式太阳能及夏季自然通风,使建筑布局更加合理,望为关中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献梅  鲁艳蕊 《工业建筑》2012,42(11):53-55,86
通过对豫西北的自然气候和地理区位以及城中村建设中的建筑节能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豫西北城中村的建筑节能问题。从设计阶段构建豫西北城中村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