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素器艺术     
吴奇敏 《江苏陶瓷》2004,37(1):38-39
宜兴紫砂举世闻名,被誉为“东方明珠”、“陶中瑰宝”。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明代李渔说过“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又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他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理想的茶器。  相似文献   

2.
紫砂泥最适于用来塑造茶壶。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天下最为理想的茶具。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在明代不少书画名家也加入了紫砂壶制作行列,让普普通通的紫砂壶逐步走上文人壶、艺术壶的轨道,使紫砂壶成为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壶、文化壶。紫砂工艺与书画艺术的有机结合,又加速了紫砂壶的艺术化进程,成为艺术品中的一枝奇葩。宜兴紫砂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壶式与装饰形成了一整套模式,壶型都在几何型壶(圆壶、扁壶、直筒壶、四方壶、六方壶)、自然型壶、(树竹型壶、花果形壶、动物形壶)、筋纹型壶、博古型壶几种壶型上打转。装饰也逃脱不了“素面素心”、“模仿象生”、“刻铭题画”、“加彩挂釉”这几种…  相似文献   

4.
沈琳 《江苏陶瓷》2000,33(4):37-38
1 前言 据历史资料考证,宜兴紫砂壶于我国北宋问世,有梅尧巨《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砂新品泛春华”的诗句为证。经过近千年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和各类艺术家的创新,宜兴紫砂现已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并成为了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国宝”和“国粹”而享誉世界。 宜兴紫砂壶分为“光货”和“花货”两大类。紫砂光货壶以原料精细、工艺精制、构思精巧见长,光润平滑,玉色晶光,气韵典雅。 最早的原始紫砂光货壶应是不加任何装饰的,开始时只是制壶艺人在壶底、壶把及壶盖圈之外延,刻上自己…  相似文献   

5.
张拯 《江苏陶瓷》2009,42(6):39-40
“紫砂茶具”界定的含义是:以泡茶为主要功能,宜兴紫砂泥为材料,采用宜兴传统制壶技法制作的紫砂茶壶。  相似文献   

6.
宜兴的紫砂茶壶制造业,始于宋而盛于明。明季李渔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积者莫过于阳羡”①阳羡即宜兴,称颂宜兴紫砂是最为理想的注茶器,当今宜兴壶盛名于东南亚,流芳于世界。壶价似金玉,已是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7.
明代文人李渔曾说过:"茗注(泡茶之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评茶)必用宜壶."他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为理想的泡茶器皿.的确,宜兴紫砂壶制作精密、比例恰当,嘴攀胥出自然,注茶流畅,不涎水;把手稳当、口盖严密,倒茶时无落帽之忧.故自北宋以来名显历史、誉享中外,已近千年春秋.  相似文献   

8.
周琴娣 《江苏陶瓷》2006,39(4):39-40
宜兴紫砂历史悠久,素以制作技术精湛、造型质朴大方、品种繁多、形制完美、色泽古雅,有实用、欣赏、收藏价值而闻名中外,被称为“东方明珠”、“国之瑰宝”。宜兴紫砂始于北宋,兴于明清,最被人推崇的是紫砂壶。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又说  相似文献   

9.
讲究饮茶,必讲究茶壶,而理想的用于泡茶的壶首推宜兴紫砂壶。它不仅影响中华文明的进程,对世界陶瓷制作也直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陶都宜兴,尤以紫砂陶闻名世界。  相似文献   

10.
庄玉林 《江苏陶瓷》2010,43(3):45-45,47
在林林总总的宜兴紫砂光货造型中,通常紫砂方壶比圆壶相对来说要少一些,紫砂方壶中又以四方壶较为多见,紫砂六方壶较四方壶更难做一些。然而.在宜兴紫砂工艺史上,紫砂六方壶则最早见于紫砂初创阶段的后期。1976年7月发现的蠡墅羊角山早期紫砂窑址就曾发掘一件六方长颈壶残器,其制作工整,壶嘴开始用刀割成平口形,壶把也已从初创时的双条把改为单条把,并在把之外侧上端粘附一别致的小穿孔,壶嘴周边还有柿蒂纹装饰,可以明显看到宜兴紫砂已渐渐向成熟期过渡了。  相似文献   

11.
许俊 《佛山陶瓷》2013,23(9):70-71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  相似文献   

12.
“掇只壶”是紫砂传统器型中的一款,是无数艺人与壶友喜爱的款型之一,《宜兴县志》曾经提到过此壶,说它是“一壶千金,几不可得”的千金之壶.这款以“掇只壶”为基础造型制作而成的紫砂“笠盖掇只壶”把中华文化的禅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紫砂“笠盖掇只壶”身上,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禅文化的一斑.  相似文献   

13.
葛家佳 《江苏陶瓷》2014,47(5):62-62
宜兴紫砂壶造型多变,争奇半妍,“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是陶瓷器造型中变化最多的一类器型。宜兴紫砂壶从初创期始,方壶和圆壶就同时出现。紫砂巨匠时大彬,是一位对宜兴紫砂有极大贡献的制壶大家。他所流传至今的作品不仅有圆壶“鼎足盖圆壶”、“如意纹盖三足壶”、“调砂提梁壶”、“书扁壶”、“高执壶”、“龙蛋壶”等,还有方壶“六方壶”、“四方执壶”、“开光方壶”、“印包方壶”、“僧帽壶”等。圆壶是用拍打身筒成型的,方壶是用泥片镶接成型的,这两种技法在时大彬创作时已基本完善,以后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4.
吴曙峰 《江苏陶瓷》2012,45(1):23+25-23,25
宜兴紫砂陶以其独特的艺术色彩闻名海内外,早在上世纪初便已经登上世界艺术的大舞台。据考证,在1915年当时由民国制壶大家程寿珍所作的“掇球壶”在巴拿马博览会获奖,这可以说宜兴紫砂在其艺术史上首次在世博会获得荣誉,拉开了宜兴紫砂艺术与世界博览会渊源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郑剑锋     
《江苏陶瓷》2014,(6):I0009-I0009
郑剑锋,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7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自幼受到紫砂文化的熏陶。1992年进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为师,同时又得高丽君老师的指教,练就了全面而扎实的制壶基本功,擅长光素器、花塑器、筋瓤器,技艺全面。特别是在师傅季益顺大师的教诲下,悉心领悟“文化对壶艺的影响”、“线条对壶艺的作用”、“比例与壶艺的关系”,所创作品,有的纯朴敦厚,有的大度和谐,有的灵秀巧隽,多件作品获全国性工艺美术评比金银奖。现为“益顺陶艺中心”创作主力,季益顺壶艺流派的传承人。  相似文献   

16.
叶水英 《江苏陶瓷》2010,43(2):50-50
宜兴紫砂传承数百年.在悠久的艺术历史上紫砂艺术造型往往不是单一的形式,而是形式与寓意的结合。现代紫砂作品“玉璧”壶的创作。就充分运用了紫砂造型“形”与“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郑剑锋     
《江苏陶瓷》2014,(4):I0009-I0009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郑剑锋,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7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自幼受到紫砂文化的熏陶。1992年进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为师,同时又得高丽君老师的指教,练就了全面而扎实的制壶基本功,擅长光素器、花塑器、筋瓤器,技艺全面。特别是在师傅季益顺大师的教诲下,悉心领悟“文化对壶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宜兴南部山区盛产毛竹,竹节遒劲分明,紫砂艺人们常以之入壶,创造出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壶艺佳作流传于世.本文就紫砂艺术中“竹艺”的应用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19.
高益军     
《江苏陶瓷》2014,(4):I0012-I0012
国家级工艺美术员中国宜兴陶瓷协会会员 1971年出生在陶都宜兴,其祖辈毛氏家族是陶都有名的制陶大户,深受紫砂世家的影响,学业结束后,踏入紫砂大门。多年的制壶生涯深感做壶首先要选好泥,再配以相应的装饰,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即形的设计,壶必须人性化,才能达到“人壶合一”,  相似文献   

20.
吴国仙 《江苏陶瓷》2012,45(1):73-73
宜兴,古称荆溪,又名阳羡。随着历史的积淀,宜兴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紫砂文化,为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群所喜爱。究其原因,宜兴的紫砂壶造型种类繁多,“方匪一式,圆无一相”,可以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艺术宝库。光器、花器、筋纹器三大紫砂造型种类各有千秋,满足了广大壶友的不同“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