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附在溴化银颗粒表面上的增感染料的ESR波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光照条件下三十八种增感染料与溴化银之间发生的电子转移过程。增感染料和溴化银无论在黑暗处还是在光照下,均不产生ESR信号。当增感染料吸附在溴化银颗粒表面上时,如不加光照,仍看不到ESR信号。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有可能观察到ESR信号,这主要取决于增感染料分子的最高占有能级与溴化银价带的相对位置。若染料分子的最高占有能级比溴化银价带顶部高0.7 eV,就可以观察到ESR信号,反之则观察不到。顺磁性中心是由染料正空穴Dye形成的。根据ESR信号的强度可以判断增感染料是否有较强的减感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染料在溴化银上的吸附,使用了电沉积在铂上的溴化银电极作为照相乳剂的模型,证明了由于染料电荷的不同,其在AgBr/Br~-表面上的吸附也不同,正性染料被吸附时,形成难溶的表面络合物,和负性染料相作用时,形成易溶的表面络合物,而当AgBr与非菁负性染料作用时,则由于负电排斥而不形成络合物。因此,利用循环伏安法可以判断不同染料的吸附情况。本文还研完了超增感及Riester提出的‘强色增感’中的吸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AgBr上染料的排列次序取决于其吸附强度。本工作还证明了Reister所提出的‘强色增感剂’的作用机理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
增感染料1556、798吸附在银电极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了增感染料1556、798在银电极上的吸附,通过比较染料的固体拉曼光谱和染料的表面增强光谱,我们发现两种染料在银电极表面的吸附行为不完全相同,吸附时染料分子的平面基本上与电极表面相垂直。  相似文献   

4.
照相材料光谱增感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通用的超增感方法———用还原剂对照相潜影进行还原增强。由于照相过程光化学阶段产生的微细银粒“初级显影”的结果 ,抑制了染料自减感作用 ,导致光谱感光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6.
7.
8.
《世界橡胶工业》2009,36(5):60-60
Jpn.Kokai Tokkyo Koho JP 2007 51 180(C1.C08F220/18) 该胶料可用作防腐材料,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鞘管中的钢筋束。它是由(A)1mol含≥1个苯基的丙烯酸酯,(B)1mol含≥1个OH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枯烯氢过氧化物和(D)金属皂制成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皮秒时间分辨条纹相机技术检测了3种染料在立方颗粒溴化银上吸附后形成聚集体的荧光光谱,分析了3种染料在不同染料浓度下对染料聚集体到溴化银导带的超快电子转移过程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增感效率的影响关系,并探讨了增感过程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荧光衰减的动力学曲线与一个双指数函数拟合得相当好,存在一快一慢两个衰减成分,快衰减成分占拟合较大比例,表明其源于与荧光衰减相竞争的从激发态染料聚集体到AgBr导带的电子转移.光致电子转移的速率及增感效率随着染料相对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染料浓度增加,增感效率减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AgBr晶体和菁染料为对象,对AgBr晶体的光电流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AgBr晶体经其本征吸收波长的光辐照后,可产生新的诱导吸收带。用诱导吸收带波长范围内的光辐照AgBr晶体,在非本征吸收区可测量到自敏化光电流。若染料吸附在AgBr晶体片上,则其敏化光电流将叠加在自敏化光电流上。增感染料对AgBr晶体的阳极和阴极光电导均有不同程度的敏化作用。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染料增(减)感性能的判据S_D,比现有的一些判据更具有综合性。利用S_D—λ曲线可以较直观地对染料的增(减)感性能做出预测。本文利用S_D判据对一些实用增感染料及其组合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方法研究4-羟基-6-甲基-1,3,3a,7-四氮茚(TAI)在金属银上的吸附。实验表明TAI分子是通过分子上的N原子以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在银电极上。电极处理的氧化-还原循环次数并不影响振动频率,但在一定范围内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吸收强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用半导体精密量热计测得25±0.01℃时溴化银从DMF-H_2O溶液中吸附噻碳菁染料(Ⅰ)的吸附热。发现由于溶液中染料聚集状态的不同导致吸附热明显不同,但吸附于溴化银表面的染料的聚集态则基本相  相似文献   

14.
刘雨知  王晨  高玉  隋振英  邹东雷 《化工学报》2018,69(4):1595-1601
研究了活性炭表面性质对活性炭吸附及氧化氢醌的影响。考察了3种材质活性炭在不同初始pH下吸附和氧化氢醌的性能以及氢醌吸附率、表观转化率与活性炭材质及用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可以吸附及氧化氢醌,木屑材质活性炭对氢醌的吸附及转化效果好于其他两种,在未调节初始pH,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25℃,木屑质活性炭用量为0.5 g·L-1时,对氢醌的吸附率可达95.5%;木屑质活性炭用量为0.1 g·L-1,其对氢醌的表观转化率为32.1%。木屑质活性炭微孔面积更大,表面的酚羟基、羧基和羰基官能团更丰富,故其吸附及转化氢醌的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性炭吸附及氧化氢醌的机理,为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或催化剂载体处理废水中酚类有机污染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活性炭表面性质对活性炭吸附及氧化氢醌的影响。考察了3种材质活性炭在不同初始pH下吸附和氧化氢醌的性能以及氢醌吸附率、表观转化率与活性炭材质及用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可以吸附及氧化氢醌,木屑材质活性炭对氢醌的吸附及转化效果好于其他两种,在未调节初始pH,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25℃,木屑质活性炭用量为0.5 g·L~(-1)时,对氢醌的吸附率可达95.5%;木屑质活性炭用量为0.1 g·L~(-1),其对氢醌的表观转化率为32.1%。木屑质活性炭微孔面积更大,表面的酚羟基、羧基和羰基官能团更丰富,故其吸附及转化氢醌的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性炭吸附及氧化氢醌的机理,为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或催化剂载体处理废水中酚类有机污染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聚氯乙烯》1986年第1期发表了我们上海天原化工厂的“食品卫生级PVC树脂生产小结”现将食品包装用透明无毒PVC粒料的配方生产工艺及其应用作一介绍。 (一)配方设计依据 食品级PVC透明粒料的配方设计除考虑加工性、成品所要求的物理性能等方面的因素外,主要还需满足一个要求,即卫生性和透明性。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表面负载金属离子对其吸附苯并噻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谟鑫  李忠  夏启斌  奚红霞 《化工学报》2006,57(8):1943-1948
主要研究了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的金属离子对其吸附苯并噻吩的影响.通过浸渍法分别将6种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负载在活性炭表面上,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苯并噻吩硫化物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其吸附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负载Ag、Ni2+、Cu2+或Zn2+离子,可提高活性炭吸附苯并噻吩硫化物的能力,而活性炭表面负载Fe3+或Co3+离子,反而降低了活性炭吸附苯并噻吩硫化物的能力,这主要是活性炭表面的酸碱性质发生变化.采用密度泛函数理论法计算结果表明,苯并噻吩的电负性χ为2.638,属软碱类物质;由于Ag为软酸,活性炭负载Ag离子,增加了其局部表面的软酸,从而增强了对苯并噻吩硫化物的吸附;由于Ni2+、Cu2+和Zn2+离子属交界酸,负载Ni2+、Cu2+、Zn2+离子增加了活性炭表面的交界酸,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表面对苯并噻吩硫化物的吸附;当活性炭表面负载了硬酸性Fe3+或Co3+离子,其局部表面硬酸增大从而降低了其对苯并噻吩的吸附.  相似文献   

18.
使用AgBr晶体作为AgBr乳剂的模型,利用光电导法研究光谱增感的机理及染料的增感性能。采用“蚶埚下降法”重复地制备出了透明度相当好的AgBr晶体,还研究了晶体片的抛光与化学处理过程,这对于光电导实验都是重要的。对几种实用的光谱增感染料进行了光电导实验,实验结果与照相乳剂的光谱响应一致。而且观察到四氯咪碳菁与其它染料相比,光敏化电流有显著的不同。同时还进行了不同电荷染料的组合实验,由实验看到,由于染料吸附的先后次序不同,光电导曲线上峰电流的位置和大小发生了明显地变化,这对于照相乳剂的配制将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结构是否对低阶煤表面吸附及水煤浆成浆性能有影响,选择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_(12)-3(OH)-C_(12)(SAA-1)和C_(12)-(CH_2)_3-C_(12)(SAA-2))对煤粒表面进行疏水改性,通过对煤粒表面吸附量、水煤浆表观粘度和浆体稳定性为考察对象研究其改性效果。结果表明,SAA-2主要以季铵盐的正电荷为活性吸附点,即其饱和吸附量可达到2.95 mg/g,成浆浓度在57%时,表观粘度为723 m Pa·s,接触角为70.89°,Zeta电位为-37.4 mV;SAA-1除了与SAA-2有相同吸附点外,还有羟基与煤粒表面羟基之间的氢键和分子间力的活性吸附点,较SAA-2饱和吸附量增大,可达到3.17 mg/g,成浆浓度在57%时,表观粘度为676 m Pa·s,接触角为85.08°,Zeta电位为-49.6 mV,分散效果最佳。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测得经SAA-1改性水煤浆比SAA-2更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结构是否对低阶煤表面吸附及水煤浆成浆性能有影响,选择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_(12)-3(OH)-C_(12)(SAA-1)和C_(12)-(CH_2)_3-C_(12)(SAA-2))对煤粒表面进行疏水改性,通过对煤粒表面吸附量、水煤浆表观粘度和浆体稳定性为考察对象研究其改性效果。结果表明,SAA-2主要以季铵盐的正电荷为活性吸附点,即其饱和吸附量可达到2.95 mg/g,成浆浓度在57%时,表观粘度为723 m Pa·s,接触角为70.89°,Zeta电位为-37.4 mV;SAA-1除了与SAA-2有相同吸附点外,还有羟基与煤粒表面羟基之间的氢键和分子间力的活性吸附点,较SAA-2饱和吸附量增大,可达到3.17 mg/g,成浆浓度在57%时,表观粘度为676 m Pa·s,接触角为85.08°,Zeta电位为-49.6 mV,分散效果最佳。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测得经SAA-1改性水煤浆比SAA-2更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