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分子物质的非竞争免疫分析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何庆华  许杨 《食品科学》2014,35(15):310-313
小分子物质(即半抗原)因分子质量小、抗原表位单一,其免疫学分析方法目前多为竞争型,然而非竞争型的分析灵敏度、精确度和线性范围均优于竞争型。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小分子物质的非竞争免疫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各类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并对小分子物质的非竞争免疫学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食用油中苯并[a]芘(BaP)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用油中苯并[a]芘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多种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方法,并提出了今后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分析方法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菲  陈文  金宗濂  栾娜 《中国油脂》2006,31(11):43-47
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GC-MS、LC-MS和LC-MS-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以及一些国家机构规定的官方分析方法。另外,对现有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小麦中所含的微量脂类是小麦品质决定因素的补充因素。介绍了脂类在小麦粉制品中的功能、脂类分析方法、游离脂含量和组分的变化,还介绍了脂类与食品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和最新观点。  相似文献   

5.
小麦中所含的微量脂类是小麦品质决定因素的补充因素。介绍了脂类在小麦粉制品中的功能、脂类分析方法、游离脂含量和组分的变化,还介绍了脂类与食品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和最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藻毒素的危害及分析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晓联  孙秀兰  汤坚 《食品科学》2005,26(3):257-261
随着水休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藻类“水华”危害日趋严重,本文简述了淡水中藻毒素的产生、化学结构及毒性机理,重点综述了检测藻毒素的各类分析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尤其对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灵敏、高效的色谱分析方法(如HPLC/MC,GC/TMS/MS/CE)和更快速、更有效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提出了开发更新的仪器分析技术、生化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等,及操作更简便、特异性更强、检测速度更快捷的免疫检测技术是今后藻毒素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沉淀聚合法制备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分子印迹聚合物,然后干法裝柱制备双填料固相萃取柱考察其吸附性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确定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最大吸收波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在220 nm处吸收峰较大,而吡虫啉在27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且两种聚合物均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10~6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当以甲醇为活化溶剂、1 mL/min的流速上样、10%乙酸甲醇溶液作为洗脱剂时,该萃取柱对不同茶汤中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3.15%~110.19%和80.61%~90.73%。对萃取柱8次重复利用结果证明该双填料萃取柱具有较好的再生性,可应用于茶叶中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农药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食品罐内涂层中的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会向食品内容物迁移,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品罐内涂层中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的迁移规律、与食品的反应及提取与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述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种类原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丝素蛋白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素蛋白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综述了丝素蛋白质结构和其作为生物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丝素蛋白的纺丝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