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括叙述了焊膏、焊膏的印刷和再流焊等工艺情况。  相似文献   

2.
电子修焊     
吴九辅 《西部电子》1994,5(2):46-50
  相似文献   

3.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者为了波峰焊和浸焊后安装元器件方便,常常在印制板的焊盘上开槽。本文介绍了聚四氟乙烯阻焊栓的应用,可以免去焊盘开槽。该技术的应用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5.
6.
7.
起初,微波峰选择焊设备主要用于返修DIP器件。相对其它设备来说,它只适于返修小批量的产品,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只是当遇到例如一些3-D问题需要处理时候,它才会从角落里被拉出来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红外再流焊技术发展迅猛,大有替代其它再流焊的趋势,而前几年红极一时的汽相再流焊技术,最近且无声无息,是落后了?被替代了?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笔者长期从事汽相再流焊技术的研究及实践,近年来又积累了一定的红外再流焊技术的经验,认为汽相焊技术仍是一项先进的、成功的再流焊技术,它的一些优点是红外再流焊及其它焊接方法无法比拟或替代的。本文就汽相焊技术的原理、发展以及它与红外再流焊技术的比较,进一步阐明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国家禁止在电子产品中铅的使用,但是一些特定产品拥有豁免权。拥有豁免权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商面临含铅元器件供应缺乏的现状,因此生产厂商开始寻求利用焊球再成形技术把焊球阵列封装中的无铅焊球转变为锡铅焊球。焊球再成形技术曾经被用于元器件的回收再利用,但是关于焊球再成形元器件的可靠性信息十分有限。介绍了利用焊球再成形技术使无铅焊球阵列封装转变为锡铅焊球阵列封装。两种焊球去除方法和两种焊球再贴装方法分别用于实现从无铅焊球到锡铅焊球的转变,用以调查再成形工艺对于封装质量的影响。热时效试验以及焊球强度评估用于检测焊球再成形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0.
11.
12.
SMT焊膏质量与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封装向高性能,高密度,微型化的发展,焊膏材料和技术显得极为重要,本讨论了表面安装技术(SMT)焊膏的焊粉质量,焊剂载体要求以及焊膏的基本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混装印制板装联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各自特点,并着重介绍了穿孔再流焊技术的原 理和工艺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孔再流焊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混装印制板装联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各自特点,介绍了通孔再流焊技术的原理和工艺参数设计.通孔再流焊技术可以有效地适应表面组装技术的发展,科学地选用通孔再流焊技术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阿尔米特有限公司将在“全国电子周”第C18号展台推出一种新型沉浸式焊膏。这种焊膏具有强大的粘合性与润湿力,适合处理回流期间封装严重翘曲问题,以及堆叠封装助焊应用。阿尔米特的新型LFM48N沉浸式焊膏可有效代替以往用于球栅阵列堆叠封装(PoP)设备应用的胶状焊膏,并可理想地用于固定容易在回流期间发生翘曲的大型设备。这种新型焊膏结合了多个超细焊球和一种助焊剂,  相似文献   

16.
17.
无铅焊的首件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无铅焊所引起的较高工艺温度和较小工艺窗口,彻底的首件检查变得至关重要。针对无铅焊合金的典型工艺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适当首件检查,进行无铅焊SMT生产线参数认定,以及坚持全部质量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阻焊塞孔”在制造过程中产生“阻焊溢油”不良原因,及不同GERBER图形设计条件下使用不同的CAM工具入手,在采用专用的“塞孔油墨”的基础上,探讨通过优化“阻焊照片”、“塞孔铝片”为主,“树脂塞孔”工艺替代和“分段固化”为辅,达到预防和降低“阻焊溢油”不良的目的,从而提高PCB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平行缝焊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阐述了平行缝焊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介绍了平行缝焊的过程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球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迄今所使用的材料有些是有害的。即使焊锡也是如此。其中有氟里昂额定量,铅额定量、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额定量等限制问题。因此,采取对应措施问题已迫在眉捷。本文详细叙述焊剂、焊膏克清洗、无铅焊锡的开发动向,适于VOC的焊剂等。一、焊剂、焊喜的免清洗1免清洗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锡焊后的基板清洗,其目的如下:(1)防止由焊剂残渣造成的绝缘电阻下降及接触不良。(2)防止由焊剂残渣造成的迁移。(3)为使检测管脚和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变佳。(4)除去焊球。(5)使外观良好。(6)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