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传刚 《山东冶金》1996,18(6):6-10
莱芜钢铁总厂750m3高炉双罐并列式无料钟炉顶旋转溜槽行星传动系统使溜槽既可绕高炉中心线会圆周运动,又能倾动,实现了炉喉的理想布料。无料钟炉顶使炉顶压力达到0.15MPa,单座高炉利用系数达2.4t/m3·d,并可充分利用煤气,化学能、热能、简化炉顶结构,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2.
朱仁良 《炼铁》1995,14(2):25-28
宝钢2号高炉(4063m^3)采用串罐无料钟炉顶和喷吹煤粉工艺,自1991年6月投产以来,采用小块焦混入矿层入炉法、无料钟布料方式优化、低硅冶炼、较高喷煤比操作等技术,1993年底生铁含硅降至0.35%,1994年11月份喷煤量达到125kg/t铁,高炉操作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2200m^3高炉1:17的无钟布料模型试验,结合3#高炉的布料实践,研究了矿、焦溜槽摆角对炉喉径向矿/焦比,炉料的堆尖位置以及径向粒度分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多位往复布料新工艺,为4#高炉投产选择适宜布料参数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传辉  安铭  高征铠  戴建华 《钢铁》2006,41(5):6-10
济钢1 750 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钟炉顶布料系统.建立了布料模型,并在高炉生产中不断验证,逐步消化和掌握了无料钟技术,摸索出一系列无料钟炉顶布料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布料矩阵调节的基本准则,以"稳"为前提,以"平台漏斗"理论为依据,充分发挥了布料矩阵技术优势,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研究结果表明:焦平台一旦确定,靠微调矿石矩阵可以调整煤气流的合理分布,达到维持矿焦比合理分布的控制目标.通过布料矩阵的不断优化,使高炉的顺行状况改善,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5 t/(m3·d).  相似文献   

5.
经文波 《江西冶金》2005,25(1):1-3,16
根据无料钟高炉布料影响因素和特点,通过应用无料钟高炉布料数学模型模拟布料后炉料的初始分布,从理论上定性定量研究分析无料钟高炉布料特性。  相似文献   

6.
王毓隆 《炼铁》1994,13(5):9-13
重钢高炉矿石品位低,渣最大,炉渣碱度高,炉况波动大,因此在操作上必须采取这一特点相适应的对策,根据重钢620m^3高炉长期实践经验制定了一些必须遵守的操作原则,诸如:保持充足的炉温;炉渣碱度为1.27-1.33,装料次疗为烧3生焦2 生焦2 生3焦,料线1.75-2m,矿批重24-32t;冶炼强度0.85-0.87t(m^3.d),标准风速95-100m/s。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高炉冶炼应以降低焦比  相似文献   

7.
Mochi.  S 夏红 《武钢技术》1997,35(12):31-36
新日铁大分厂1号高炉的三代炉役[日]ShiroMochizuki等大分厂1号高炉1972年开炉时的总容积为4158m3,炉缸直径为14m。该炉是通过冷却板冷却的。炉顶最大压力为25N/cm2。高炉采用料钟布料装置,设有四座外燃室热风炉,并带两个文氏—...  相似文献   

8.
无钟布料器传动齿轮箱的新型密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钟布料器传动齿轮箱的新型密封结构Anewkindofahermeticstructureforthegearboxinbell-lesstopcharger在300m3至4000m3各种炉容高炉的新建或改造性大修上,采用无钟炉顶新技术,已成为普遍受...  相似文献   

9.
元昌明 《武钢技术》1994,(7):7-11,28
武钢5号高炉炉顶系统采用了无料钟炉顶设备。无料钟炉顶具有布料灵活的特点,能够控制煤气流的合理分布,保持炉况顺行和改善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武钢5号高炉在开炉装料过程中进行了实例,得到了准确的参数。经过两年的生产实践,基本上掌握了无料炉顶的特性及布料规律,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接近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0.
郭可中 《宝钢技术》1993,(1):5-10,34
本文主要介绍2号高炉无料钟布料的模式,总结了旋转溜槽倾角变化对布料的影响情况,及对气流分布产生的作用。并提出了较理想的气流分布是适当发展边沿煤气流以及判断煤气流分布是否合理的几个指数。  相似文献   

11.
丁金发  毕学工 《河南冶金》2005,13(6):7-9,24
对国内外无钟炉顶布料模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论;介绍并讨论了布料轨迹的各种检测方法。结合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的结构参数分段计算了料流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2.
Symbol ListA———Largest area of transverse section of each block ofburden,m2;b———Distance fromchute bottomto its tilting axis,m;C———Coefficient,C=CDAρ/2;CD———Resistance factor,and usuallyCD=0·6;g———Acceleration of gravity,(m·s-2);H0———Vertical distance fromgate valve to chute tiltingaxis,m;L0———Length of chute,m;m———Mass of burden,kg;n———Rotating circle of chute;r———Radius of burden charging,m;v———Burden velocity at the end of chute in the directionof…  相似文献   

13.
武钢1号高炉开炉装料实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钢1号高炉扩容大修后,在开炉装料过程中,对无料钟顶设备的功能进行了校核,对焦炭和矿石的料流轨迹和料面形状进行了测定。通过测定,选择了合适的开炉布料矩阵。  相似文献   

14.
孙平 《冶金自动化》1994,18(3):9-12,18
本文介绍了武钢新3号高炉的无料钟炉顶控制技术,它包括无料钟联锁控制方法,原料准备与无料钟布料的矩阵,二级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并着重介绍了布料料流检测方法和多环布料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武钢4号高炉料面形状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令坤  蔡敬民 《炼铁》1998,17(4):13-16
武钢4号高炉(2516m~3)第二次大修后采用了串罐无料钟炉顶设备。在高炉开炉装料过程中,对下料罐的最大装料能力、料流调节阀开度与料流量之间的关系、焦炭和矿石的布料轨迹以及料面形状等进行了测定,并观察了十字测温装置对高炉布料的影响。通过料面形状的测定,选择了合适的布料矩阵,初步掌握了无钟布料的规律,为4号高炉顺利开炉和达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谢振远  陶林 《炼铁》1997,16(4):28-31
在料堆的顶部会形成主要由小块料,粉料组成的炉料堆尖,炉料堆尖对高炉煤气流有很强的阻滞作用,不同的炉顶设备对炉料堆尖的展开能力是不一样的:双钟炉顶只能将炉料堆尖展开成一个扇形面,布料能力较弱;无钟炉顶虽具有灵活的布料方式,但在中小型高炉上很难做到多环布料,其布料能力得不到发挥,漏斗式炉可将炉料堆尖展开成一个很宽的环状带,布料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孙勤刚  杨博  罗治平 《武钢技术》2002,40(2):7-9,37
介绍了无料钟炉顶的工艺特点,炉顶布料设备的工艺流程,重点以炼铁厂2号高炉为例,讲述了无料钟炉顶布料模型的改进,通过布料溜槽及下料闸等设备控制方式的改进,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实现了角度布料及料流量补偿,达到了布料模型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炼铁系统引进技术进行了调研,着重分析了软循环冷却技术,无料钟炉顶布料技术和高炉煤气干式尘技术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高炉料流调节阀重量控制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德仁  李肇毅 《宝钢技术》1995,(2):25-28,41
本文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无钟炉顶高炉料流调节阀在卸料过程中,炉料批重、粒度等诸因素对料流速度的影响,并以此建立炉料流动特性的数学模型,开发料流调节阀的重量控制模式,实现料流均衡运行,这对高炉冶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