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钾、钠、氯元素在热风炉耐火材料中的分布,研究了引起耐火材料软化收缩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耐火材料软化破损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渗入到耐火材料中的钾、钠与Al2O3、SiO2等物质反应生成低熔点化合物,HCl和Al2O3反应生成气态氯化物,这是引起热风炉耐火材料软化收缩的主要原因。耐火材料表面处理、烧结矿使用低氯添加剂、及时更换破损布袋是防止热风炉耐火材料软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热风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达涅利康力斯提供的硅质耐火材料热风炉设计与最优化升温和冷却方法,是适用于超高温热风炉的可靠技术。介绍了热风炉的设计思路和原则,耐火材料的选择,结构特点,操作经验等。  相似文献   

3.
大型高炉热风出口组合砖损坏的原因,主要是结构设计不合理,耐火材料配置方案不恰当,实物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质量不符合现行规范。组合砖结构设计合理、耐材配置恰当是整体稳定的基础,应当从传热分析着手,根据温度、压力等条件,选择低导热性、高强度、低蠕变、抗化学侵蚀的耐火材料。宝钢1号、2号高炉热风炉长寿实践表明,热风出口组合砖结构设计合理,砌筑规范化,热风炉寿命完全能满足高炉两代炉役寿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继锋  汤清华 《炼铁》2004,23(3):42-44
结合鞍钢新1号(3200m^3)高炉的3座热风炉和11号(2580m^3)高炉的3座热风炉采用了DCE公司高风温长寿命内燃式热风炉技术的建设经验,从设计、结构、耐火材料选择以及施工组织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保证热风炉高风温长寿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我国不同时期热风炉及所用耐火材料的技术发展历程,介绍了热风炉采用硅砖的注意事项及烘炉、凉炉等操作技术,以及热风炉用耐火材料的选材原则、顸燃式热风炉用耐火材料的品种配置方案和主要性能要求,提出了顶燃式热风炉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潘志生 《炼铁》2006,25(6):36-38
梅山2号高炉采用改进型内燃式热风炉,从设计、结构、耐火材料选择等方面保证了热风炉提供高风温的能力。采用以高炉煤气为燃料的附加燃烧炉,通过管束式换热器对空气、煤气进行预热,可有效地提高热风炉的理论燃烧温度,进而提高热风温度,在全烧高炉煤气的情况下实现了1200℃以上的高风温。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括地总结了目前我国热风炉几种炉顶的结构型式及内衬采用的耐火材料。对几种炉顶结构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我国热风炉的发展方向和高炉选择的热风炉类型。  相似文献   

8.
对梅山2号高炉1280m^3引进奥钢联的改进型内燃式热风炉的技术,从设计、结构、耐火材料选择等方面保证热风炉高风温的能力,采用了附加高炉煤气为燃料的燃烧炉的管束式换热器,在全高炉煤气为燃料的内燃式熟风炉上实现了1200℃以上的高风温。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鞍钢11号高炉4号热风炉2000年7月检查时的破损情况,分析了破损机理,并就热风炉的设计、耐火材料的选择、施工质量监控和生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王建萍 《冶金丛刊》2001,(2):9-12,19
广钢3^#高炉热风炉的改造大修设计在吸取国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选用适宜的耐火材料、合理的热风炉结构、三项成熟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热风炉的现状及提高风温的对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分析了我国热风炉的现状,认为影响我国多数热风炉风温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拱顶温度过低;二是热风管道系统的设计存在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温,应提高双预热的温度,在高温区采用硅砖,完善自控系统以及纠正热风管道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鞍钢高炉热风炉高风温及其相应节能技术的进步。重点叙述了鞍钢热风炉长期坚持使用低热值煤气烧炉的特点,开展了热风炉结构形式的改造和热风炉自预热、前置炉及辅助热风炉等根本性改造和对热风炉的多项综合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热风温度大幅提高和热风炉烧炉煤气消耗的大幅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提高风温可以有效降低高炉燃料消耗,促进高炉生产稳定顺行,是绿色低碳炼铁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研究了热风炉热量传输过程和传热特性,通过传热学机理的研究解析,阐述热风炉加热面积与风温之间的关系,提出提高热流通量以改善热风炉传热的观点。研究了热风炉理论燃烧温度、拱顶温度和风温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利用低热值高炉煤气和回收热风炉烟气余热,通过耦合预热和能量梯级利用的技术方法,实现高风温的技术创新及实践。提出了实现热风炉智能化操作的技术要素,论述了合理控制拱顶温度和抑制NOx大量生成的工艺方法,以及有效预防热风炉炉壳晶间应力腐蚀的技术措施。指出实现低热值煤气的高效利用和高值转化,提高风温、降低燃料比和CO2排放,是未来高炉炼铁的关键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温内燃式热风炉的发展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舒军 《炼铁》1998,17(1):12-15
霍戈文式热风炉自1969年问世以来,迄今已在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座高炉推广应用。该热风炉具有结构合理、投资省、占地少、热损失小、风温高、寿命长等优点。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运用霍戈文式热风炉的设计思想,应用自己研制开发的组合砖技术成功地为武钢5号高炉和4号高炉设计了高温内燃式热风炉。现在武钢4号、5号高炉的热风炉在单烧高炉煤气的条件下平均风温达1150℃。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首钢京唐钢铁厂5500 m3高炉BSK顶燃式热风炉的设计创新。优化集成了特大型顶燃式热风炉工艺;研究开发了助燃空气两级高温预热技术和顶燃式热风炉高效陶瓷燃烧器。根据顶燃式热风炉特性设计了合理的拱顶和陶瓷燃烧器结构;采用高效格子砖,优化了蓄热室的热工参数与结构,确定了合理的热风炉蓄热面积。优化热风炉炉体内衬设计;采用了有效的防止热风炉炉壳晶间应力腐蚀的技术措施。根据蓄热室传热计算,合理配置了热风炉炉体耐火材料,提高了耐火材料技术性能。优化热风管道系统耐火材料结构设计,使热风管道系统合理化并满足1300 ℃高风温的要求。高炉投产后热风温达到设计水平,实现月平均风温1300 ℃。  相似文献   

16.
顶燃蓄热式热风炉具有蓄热面积大、结构对称强度高、热效率高、送风温度高、生产维护费用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优化热风炉结构、改善流动状况、提高热风炉风温是目前热风炉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通过建立顶燃蓄热式热风炉底部空间内气体流动的三维数学模型,模拟底部空间内空气的流动过程,分析空气流经支撑柱绕流时的流动规律,对比研究不同挡板结构对底部空间内流场及进入蓄热体气体流动均匀性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优化的挡板结构。研究结果对热风炉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高热风炉风温、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福明  胡祖瑞  程树森 《钢铁》2012,47(8):74-80
 NOx是制约热风炉实现高风温长寿的主要技术障碍。为有效抑制和降低热风炉燃烧过程生成的NOx,研究分析了NOx的生成机制,运用热力型NOx生成模型计算了热风炉燃烧过程NOx生成速率和生成量,开发设计了基于高温低氧燃烧技术(HTAC)的新型顶燃式热风炉,采用CFD仿真模型对比研究了常规热风炉和高温低氧热风炉的燃烧过程和特性。计算得出2种热风炉的温度场分布和火焰形状、浓度场分布以及NOx的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低氧热风炉的温度场分布均匀,在相同拱顶温度下,NOx生成量仅为80×10-6,比常规热风炉降低约76%。高温低氧热风炉可以获得更高的风温并可以有效减少NOx排放,实现热风炉高效长寿和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8.
首钢高风温热风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国内外热风炉高风温和首钢热风炉技术开发历史基础上,从仿真、冷态试验和投产应用等方面比较、研究了首秦引进的俄罗斯卡卢金顶燃式热风炉、迁钢2号高炉上应用的自研制预热炉和首钢原顶燃式热风炉技术性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原顶燃式热风炉不能适应高风温使用,卡卢金顶燃式热风炉和自研制预热炉具有炉顶炉墙温度低、中心温度高、结构紧凑、燃烧完全等优点,而且自研制预热炉性能更好,两者均在生产应用中实现了高风温,满足了高炉炼铁生产需要,可为国内外热风炉进一步提高风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少春  李军 《炼铁》2008,27(1):5-8
宝钢热风炉是引进新日铁技术,经过消化吸收、改进和自主创新,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宝钢高炉生产的热风炉长寿技术.依据外燃式热风炉炉型的特点,优化流程,建立节能降耗的烧炉制度.根据硅砖的低温区特性,制定科学的烘炉、保温和凉炉方案.通过热、冷态调查,及时发现影响长寿的隐患,并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实现了热风炉高风温长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热风炉燃烧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樊波  齐渊洪  严定鎏  许海川 《钢铁》2005,40(4):17-20
分析了我国炼铁系统热风温度偏低的原因。针对我国高热值燃料缺乏的现状,阐述了用低热值煤气获得高热风温度的途径。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热风炉燃烧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分别讨论了传统控制、数学模型及人工智能等热风炉燃烧控制方式的原理、实际应用概况及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热风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