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磁流体又称磁性液体,是磁性纳米微粒藉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均匀分散于载液中形成的稳定胶体系统。由于磁流体既具有磁性又具有流动性,这使得其应用于清除海面浮油成为可能。利用微乳法制备Fe3O4磁流体,改变了传统的制备工艺,在制备纳米微粒的同时,就得到了Fe3O4磁流体,使磁流体制备工艺大大简化,且Fe3O4磁流体具有粒子粒径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3O4磁性纳米微粒,采用FTIR、XRD和SEM等技术对样品的粒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选用盐酸多西环素为模型药物,研究了不同药物浓度条件下Fe3O4磁性纳米微粒的吸附性能以及不同pH条件下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Fe3O4磁性纳米微粒在药物浓度0.1 g/L时,对药物吸附率高,达到46.2%,pH=3时药物缓释性能佳。  相似文献   

3.
纳米磁性微粒(流体)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纳米磁性微粒(流体)是制备磁性无极或有极靶向药物载体的基本原料。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合成出纳米磁性微粒(流体)。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磁性微粒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磁性微粒和流体的磁性能。研究表明:合成的磁性粒子主要成分为面心结构的反尖晶石Fe3O4,磁性颗粒的粒径一般为2~10 nm,以5 nm居多;纳米磁性液体性能稳定,长期放置不发生絮凝;纳米磁性微粒磁化率为0.32,纳米磁性流体磁化率为8.9×10-3。该磁性材料磁响应力较强,剩磁较弱,属软磁性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4.
刘春丽 《河南化工》2012,(23):43-4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Fe3O4纳米粒子,并以油酸和SDBS为改性剂,水和乙醇为载液,制备出分散性好的磁性Fe3O4流体;阐述了双层表面活性剂改性的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和投射电镜研究表明,Fe3O4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约为10 nm。  相似文献   

5.
采用W/O型Tween-60 Span-80/异戊醇/环己烷微乳液作为"微反应器"合成纳米磁性Fe3O4粒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3O4粒子磁化率均随着反应温度、pH、铁离子的浓度比例ω(=[Fe2 ]/[Fe3 ])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优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30℃、ω=1.2:2、pH=11。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纳米Fe3O4粒子AFM图片表明所得纳米Fe3O4为均匀分散的球形微粒,平均粒径为70nm。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磁性纳米Fe3O4/CNTs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溶剂热法、热分解法等.介绍了磁性纳米Fe3O4/CNTs复合微粒在生物医学、电化学、催化、生物传感器、吸波材料、电子设备、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崔升  沈晓冬  林本兰 《精细化工》2006,23(9):859-862
用于靶向抗癌药物微球的磁性Fe3O4颗粒必须具有合适的粒径,并且保证其不发生团聚。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磁性颗粒,XRD分析证实了产物的主要组成为立方晶系Fe3O4;粒度分析表明,产物平均粒径16.3 nm左右,粒径分布宽度约5.8 nm;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观察产物形貌,证明纳米Fe3O4胶体溶液中磁性粒子呈球形分布,且未发生明显的团聚现象;测得Fe3O4胶体溶液ζ电位为+39.9 mV,颗粒吸附溶液中的C l-离子形成了吸附双电层结构,较强的静电排斥力阻止纳米粒子团聚,因此,制得的纳米Fe3O4胶体溶液具有很强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宋佳  张强  朱春山  邱莉 《化工进展》2011,(7):1552-1555
通过对油酸改性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成功制备了分散性好、磁响应性强的平均粒径在18 am的改性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对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采用60℃的反应温度进行改性处理,以蒸馏水进行洗涤时,得到的油酸改性Fe3O4磁性纳...  相似文献   

9.
郑红  韩景田  丁媛媛  杨帆 《化工进展》2014,33(1):174-177,18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以(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将壳聚糖共价键合到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热重分析(TGA)对其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吸附时间、pH值、牛血清白蛋白浓度)下壳聚糖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性能。结果得到壳聚糖修饰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粒径为20 nm左右,壳聚糖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的接枝率为15.40%。研究表明:在不同条件下,与未修饰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相比,经壳聚糖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对BSA均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Fe_3O_4磁性纳米微粒,并用柠檬酸进行修饰,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载新藤黄酸共轭复合物。利用TEM,XRD,IR对纳米四氧化三铁和柠檬酸修饰Fe_3O_4进行表征,磁性四氧化三铁及其修饰物磁性良好,平均粒径在15 nm左右,柠檬酸包裹后粒径变大,但并未改变四氧化三铁的晶型;并通过UV对纳米四氧化三铁载新藤黄酸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性纳米Fe_3O_4载新藤黄酸复合物制备成功。  相似文献   

11.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颗粒,通过X-Ray谱图证实了该粒子的组成结构。通过能谱图(EDS)研究表明样品中含有氯元素,这是因为在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颗粒表面处理过程中,其表面层与盐酸反应,表面生成氢氧化铁带电颗粒,Cl^-吸附在该颗粒表面,从而有效防止纳米粒子团聚,提高其分散效果。通过HRTEM研究表明,由该法所制得的四氧化三铁粒子主要为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  相似文献   

12.
纳米氧化铁红颜料的室温固相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FeSO4.7H2O和NH4HCO3为原料,在少量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400的存在下,先在室温下充分混合研磨进行固相反应,然后用水洗去反应混合物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并烘干,即得氧化铁红的前驱体,前驱体再经热解即得氧化铁红产品。采用TG/DTA、IR、XRD和SEM对前驱体及其热解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的热解是经一步完成的,烘干后的前驱体碳酸亚铁已基本上分解成了氧化物;在550℃下热解前驱体2 h,得到了纯晶相的三方Fe2O3,其粒度约为43 nm。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铁氧体磁性粒子,探讨温度、碱的过量比(y)、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比(n)、反应时间对磁流体基本性质的影响。着重讨论了磁性粒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用古埃磁天平对产品进行了性能测试。通过实验确定了制备高纯度、小粒径、强磁性、均匀分散的Fe3O4磁性粒子的合理工艺条件:反应时间180min,温度80℃,y=0.25,n=0.6。  相似文献   

14.
纳米稀土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种类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分别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Fe2O3,CuO和Co2O3)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CeO2,Nd2O3和Y2O3),并进行相互掺杂混合。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分析仪、纳米粒度分析仪等表征手段,表明几种样品均为粒径纳米级、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通过对纳米金属氧化物与AP复合样品进行热分析,发现不同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具有不同的催化性能,但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氧化物在催化性能上无明显可比性;而混合掺杂的物质也具有不同的催化协同作用。纳米Co2O3和Y2O3在研究的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中表现出了对AP最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嗜热四膜虫模型,探讨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三种铁系纳米材料的环境安全效应。分别将纳米磁性氧化铁(Fe3O4)、纳米磁性氧化铁(Fe3O4)/沸石复合体,铁掺杂型纳米沸石材料作用于嗜热四膜虫生物模型,采用血球计数法观察不同铁系纳米材料对于嗜热四膜虫生长的抑制作用,并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相应嗜热四膜虫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化学形态铁系纳米材料对于嗜热四膜虫生长抑制情况存在差异,其中纳米磁性氧化铁(Fe3O4)最为敏感;(2)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率同加入的铁系纳米材料固/液浓度比间(0.1g/L、0.5g/L和1.0g/L)存在明显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Fe_3O_4磁性粒子,并使用油酸和十一烯酸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采用一步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有羧基官能团的Fe_3O_4/P(St/ACPA)磁性高分子纳米球,对磁流体和磁性高分子纳米球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的Fe_3O_4磁流体分散性好,粒径均一,在室温下呈超顺磁性,磁含量为68.5%(w),饱和磁化强度为51.3emu/g;Fe_3O_4/P(St/ACPA)磁性高分子纳米球成球性好,粒径为70 nm,磁含量为39%(w),饱和磁化强度为27.9 emu/g。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乳液法表面修饰改性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一种聚合物乳液在机械搅拌下,改性修饰Fe3O4纳米粒子表面,制备Fe3O4-聚合物复合粒子的方法。含羧基基团的柔软的聚合物乳胶粒子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与Fe3O4纳米粒子碰撞,变形,并通过物理粘附及羧基活性基团的化学吸附作用来包覆Fe3O4纳米粒子。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Fe3O4粒径约为5~20 nm,被聚合物包覆,虽存在团聚,但团聚体尺寸也仅100 nm左右,且团聚体中的Fe3O4纳米粒子也为聚合物隔开,纳米粒子得到了良好的分散。通过红外、热失重、接触角等的测试分析,进一步证实乳液聚合物对Fe3O4纳米粒子实现了表面修饰。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用聚合物的Tg以及复合温度是影响聚合物对Fe3O4纳米粒子包覆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首先制备出Zr(OH)4凝胶,再将凝胶用乙醇进行醇化处理,经烘干和焙烧制得ZrO2纳米载体。载体颗粒粒径均匀,大小为20 nm左右。以Zr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分别负载Fe2O3、CuO、NiO和Mo2O3等不同金属氧化物,制得负载型催化剂。通过XRD、TEM、SEM和I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乙醇氧化脱氢合成乙醛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Fe2O3/ZrO2在反应温度为573 K时,乙醇转化率为75.8%,乙醛选择性为97.3%。  相似文献   

19.
以聚酰胺酸为炭膜前驱体,分别以Fe_3O_4、γ-Fe_2O_3、Zn_(0.5)Ni_(0.5)Fe_2O_4以及二茂铁为掺杂物,经高温热解制备了4种Fe系物质掺杂的气体分离功能炭膜,对所制备的功能炭膜微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掺杂物在热解炭化过程中发生了物相结构的变化,其中Fe_3O_4和Zn_(0.5)Ni_(0.5)Fe_2O_4纳米粒子对前驱体起到了催化石墨化的作用.气体渗透测试结果表明,各掺杂物所制备的功能炭膜以分子筛分机理为主导进行气体分离,且气体渗透性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小分子气体H2渗透性最大提高了近48倍,Fe3O4掺杂所制备的功能炭膜,其H_2、CO_2、O_2、N_2和CH_4等单组分气体的渗透系数分别达到了12 194、3 433、1 175、136和74 Barters[1Barter=1×10~(-10)cm~3(STP)·cm/cm~2·s·cmHg].经FeO_4、γ-Fe_2O_3和Zn_(0.5)Ni_(0.5)Fe_2O_4掺杂制备的功能炭膜更是提高了H_2/CO_2的分离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