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单台软起动器实现多台电动机软起动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一平  张耀 《机电工程》2002,19(3):26-29
介绍了软起动器的基本特性及控制原理,详细论述了软起动器和PLC配合的控制方案及用单台软起动器实现多台时机软起动的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软起动器的功能特点,对比了笼型交流异步电动机几种起动方式的优缺点。对软起动器的起、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施耐德软起动器在供水系统中应用实例,说明在供水系统中,用软起动器起动电动机可以实现对机器、负载及电网的最小冲击,降低电压波动和电流尖峰,降低起动机械应力,避免水锤效应的产生,延长电动机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曹辉 《绿洲技术》2003,(2):33-35
本文介绍了新型的电子式电动机软起动器,提出一种应用S70200PLC实现的三台电动机轮流用同一台软起动器起动的电气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是最常见的电气设备,其起动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针对传统起动方法的不足,介绍了晶闸管软起动器的系统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方式,并结合离心式通风机,总结了晶闸管软起动器的应用优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软起动器的功能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控制异步电机起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以DSP-TMS320LF2407为核心的高性能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阐述了晶闸管调压电路及软起动器主电路的工作原理、软起动器的硬件结构和功能以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智能软起动器的节电原理、软件起动特性和在水泥厂中的应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异步电动机起动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晶闸管软起动器的结构和原理,综述了晶闸管软起动器起动控制、节能运行控制、停车控制技术及高压软起动器的研究现状,对软起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PSD型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在潜水泵运行中的主要控制特点和保护功能,软起动器现场各项技术参数的设置情况。软起动器控制潜水泵的起动和停止是最佳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新型电机软起动器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李辰何湘平蒋昭瑾张玉萍1概述电机软起动器也称为智能马达控制器,是一种新型电机起动装置,是常规电机起动装置(如:电阻、电感降压起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Y-Δ降压起动装置等)的换代产品,它除了具有电机降压起动功能外,还...  相似文献   

11.
无系留大负载软体抓持机器人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受软体材料、制造工艺、核心部件的限制,大多数的软体机器人负载能力较低,不能随机携带控制和能量硬件系统,不得不通过管路和线路系留在外部硬件上,这严重限制了软体机器人的作业范围和应用领域。在众多的软体机器人中,软体抓持机器人发展较快,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软体末端,主要配合机械臂、水下机器人、无人机、人体等完成抓取任务;另一类是以抓持功能为主兼具位姿变换功能的运动软体夹持器,实现了自身抓持结构特性与运动功能的巧妙融合。针对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无系留与大负载的共性话题,聚焦应用前景广阔的软体抓持机器人,从无系留驱动与系统集成、负载力提升等方面分析了软体抓持机器人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系统总结了无系留大负载软体抓持机器人研发技术和面临的主要挑战,为软体抓持机器人发展方向与性能提升提供参考,推动软体机器人进入实际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软体足式机器人驱动、建模与仿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软体足式机器人因其优越的移动性能及面对复杂地形的通过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由于受到材料性质、驱动方法及制造工艺等多方面的限制,如何实现软体足式机器人的创新结构设计,提升软体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负载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综述从仿生结构与驱动方法的角度对目前软体足式机器人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由于软体机器人多为连续变形结构,加之软材料的物理非线性和软结构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力学建模与仿真一直是软体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瓶颈。梳理了目前软体机器人的主要建模理论,总结了软体机械臂的建模与控制方法,进一步将其拓展到软体足式机器人的系统建模中。介绍了传统商业软件的应用与物理仿真引擎开发的进展,分析了软体机器人虚拟仿真的主要方法,展望了软体足式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磁流变传动具有反应迅速可逆、控制简单且能耗低、抗外界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机电设备软启动、软制动、无级调速和过载保护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阐述磁流变液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磁流变传动基本形式和工作原理;其次,综述了磁流变传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在大功率应用场合尚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最后,从磁流变液材料的可靠性、磁流变传动装置的温度特性以及散热问题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磁流变传动技术的发展新趋势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浅论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包换多种功能且不断向前发展的概念,它以应用编程接口的开放结构以及一个标准化协议为核心;广义上说就是使用软交换技术作为控制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狭义上说就是在NGN控制平面上的相关设备,软交换技术成为解决下一代通信网络的焦点.文章从软交换技术入手,介绍了软交换的概念、功能以及结构,并对软交换技术在某集团通信网...  相似文献   

15.
《仪器科学与技术》2013,41(2):85-118
The foundations of coherent vacuum ultraviolet (VUV), and extreme ultraviolet (XUV) generation by non resonant tripling and two-photon resonance enhanced four wave mixing are presented. An experimental system, currently in oper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that combines VUV gener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supersonic jet cooling,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nd dispersive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capabilities is detailed, as are several applications in high resolution molecular spectroscopy and the soft ionization and detection of organic molecules.  相似文献   

16.
建立软刚臂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设置边界及载荷,对软刚臂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在强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将软刚臂各部分钢结构的厚度值作为输入参数,将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总变形量作为输出参数,将总质量最轻作为优化目标,对软刚臂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后软刚臂结构整体质量减轻9 390 kg,最大等效应力减小,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Wear in self-mated 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 (ta-C) films is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and near-edge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Both theory and experiment demonstrate the formation of a soft amorphous carbon (a-C) layer with increased sp2 content, which grows faster than an a-C tribolayer found on self-mated diamond sliding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The faster $\hbox{sp}^{3} \rightarrow\,\hbox{ sp}^{2}$ transition in ta-C is explained by easy breaking of prestressed bonds in a finite, nanoscale ta-C region, whereas diamond amorphization occurs at an atomically sharp interfac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underlying rehybridization mechanism reveals that the $\hbox{sp}^{3}\, \rightarrow\hbox{ sp}^{2}$ transition is triggered by plasticity in the adjacent a-C. Rehybridization therefore occurs in a region that has not yet experienced plastic yield. The resulting soft a-C tribolayer is interpreted as a precursor to 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wear.  相似文献   

18.
基于堵塞原理的变刚度软体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软体机器人运动时具有高柔性,执行任务时又能展示出强刚度,在军事侦察、灾难救援等复杂环境探索与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结合主动驱动的网络气动结构与被动驱动的堵塞机构的优势,提出实时变刚度的软体驱动器,研究其变刚度机理和动态建模方法。首先,提出了气动-堵塞机构耦合的软体驱动器模型;其次,利用赫兹接触模型,建立机器人运动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研究其变刚度形成机理;再次,利用有限元对气动驱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空腔内压强、形状和大小对软体机器人弯曲角度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最后,制作了变刚度软体机械臂样机,验证了软体驱动器的变刚度性能与运动性能。该研究有望为变刚度软体机器人设计与刚度调控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现有制造资源的属性描述方法和封装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云制造汇聚资源服务进行集中管理以及为多个用户同时提供服务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Web服务的云制造软资源封装架构,并设计出通用软资源描述模型,结合该模型给出软资源封装的一般流程。通过数字化制造支持系统与PDM集成的实现,验证了云制造软资源的属性描述、封装模型建立和封装流程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异步电动机起动过程的基础上,推导了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的原理。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软起动器方案,并介绍了软起动器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