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自动化博览》2002,19(3):68-69
◆ 基于COM技术的OPC 微软公司为了提供商业应用程序和特定用途的软件包间的相互连接性,开发了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 COM)技术。COM是一种软件组件间相互数据交换的有效方法。COM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COM并不是一种计算机语言,它与运行的机器(只要互相连接),机器的操作系统(只要支持COM)以及软件开发的语言无关,而是在任意的两个软件组件之间都可以相互通信的二进制和网络的标准。 COM服务器是根据COM客户的要求提供COM服务的可执行程序,作为Win32上可执行的文件发布。 COM客户程序和COM…  相似文献   

2.
软件复用与基于Java的COM组件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OM组件是实现软件复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讨论了COM技术对分布武程序开发的支持和基于COM技术的三层架构。利用Java的跨平台能力,给出了使用Java开发COM组件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3.
李志毅  赵政 《微处理机》2006,27(6):57-60
介绍了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和软件复用的关系,揭示了COM组件的原理以及从COM到.NET组件技术的变化,最后给出了开发.NET组件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随着Intemet的飞速发展,软件模型已发展为分布式软件模型,组件对象模型(COM)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COM的概念、结构及其特性,论述了COM的高层数据库访问技术——AcitiveX Data Object(ADO)技术并论述了了ADO开发数据库的一般步骤。最后提出利用COM和ADO技术开发数据访问组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COM/DCOM接口技术及其在MATLAB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是微软许软件的基础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它提供跨开发工具、操作系统和网络的开发方式,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是对COM针对分布式环境的扩展。文章介绍了COM/DCOM接口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访问组件的方式,然后用一个COM在MATLAB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它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COM技术的自动化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OM技术是一种优秀的软件组件技术。文章概括地介绍了COM技术中的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将Microsoft应用程序的Excel作为客户机,在VBA中调用C 自动化组件DLL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7.
组件对象模型COM,DCOM,COM 是实现软件组件、面向对象编程的一项重要技术,是支持Windows DNA多层系统编程的核心。本文介绍应用COM 技术,实现基于Windows DNA体系结构的网络数据库编程。  相似文献   

8.
COM+组件技术的安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OM+组件技术的安全平台开发分布式软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说明了COM+组件技术的用户身份鉴定和资源授权访问管理方法,以及COM+组件的运行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9.
软件组件化是当今软件工业发展的特点。在此介绍了一种目前比较流行的软件组件技术-组件对象模型(COM),并根据当前结构振动动态模拟方面软件发展的状况,提出了采用COM技术开发结构振动动态模拟软件的必要性,最后结合实例进行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0.
OLE,COM与ActiveX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组件软件已成为软件技术发展的趋势。 COM是一个组件软件模型 ,而 OL E是一个基于 COM的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 ,Active X是 OL E的网络扩展型。对三个组件软件 OL E、COM、Active X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功能及体系结构。从而使我们充分理解组件软件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企业业务流程的变化,并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利润,文章从企业参考模型出发,讨论了企业建模的环境、建模的对象、企业模型的组成,给出了基于客户关系管理模型的动态企业模型,并利用基于组件对象模型的分布式技术实现了这种动态企业模型。  相似文献   

12.
赵颖  孙群  孟晓风  王国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4):1028-1030,1034
为了实现自动测试系统的通用性,提出一种系统软件平台的通用架构方法,规划了软件平台的功能结构和层次结构.基于组件技术开发了资源管理器软构件,进行系统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了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的分层.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型自动测试系统开发中,实践结果表明,软件系统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软件组件技术与知识发现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组件技术及知识发现的概念,阐述了在软件构架支持下,利用组件堆积木似的搭建知识发现系统的特点,实现了软件的大粒度复用,大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维护成本,且可即插即用。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一种I2C控制IP的工作原理及其可编程寄存器,给出该IP在CMOS数字成像中的应用实例。该实例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技术设计,在NiosⅡIDE中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系统功能,并通过QuartusⅡ软件自带的SignalTapⅡ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CMOS成像领域选用该IP核,系统能充分利用SOPC技术的优势,具有扩展性好、控制灵活、开发周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象重用的软件生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给出了基于对象重用的软件生成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是以可重用软构件库为核心的集成化支撑环境 ,它解决了软构件的定义、生成、组织、检索、重用等问题 ,能实现软件系统的自动生成 .  相似文献   

16.
组件技术在分布式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  孟晨  刘金宁  张键 《计算机工程》2004,30(23):190-192
为了实现基导弹测试系统的标准化和网络化,基于组件技术构建了某导弹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平台,实现了分布式测试。开发了驱动程序组件,并在组件的基础上开发了配置工具和测试程序生成向导。开发驱动程序组件时应用了IVI技术的基本原理,仪器更换后只需利用配置工具更改配置文件即可,实现了仪器互换。更换整个测试平台后,只需要重新开发驱动程序组件,利用配置工具更改配置文件,测试代码完全不用更改,平台具有二次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7.
工作流系统的构件化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流技术可以快速适应需求的变化,为软件系统提供了很好的灵活性;软件构件技术通过封装一定的功能实现复用,被视为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介绍,在它们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业务相结合的“工作流业务构件”的概念,以及用工作流业务构件来开发工作流系统的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整体思路、特点、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分析并设计了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本体的构件描述与检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复用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软件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网络教育应用为背景,提出了基于OWL的构件服务描述方法,对构件的静态特性和动态行为作出了较为准确、全面的描述,构建了一个基于本体的构件知识库,提供了良好的检索方法支持,达到了教学资源的重用和共享,具备了以语义为目标的智能化查找,显示出基于本体技术的构件描述与检索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从分布式对象到Web服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引言为便于开展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的研究,必须能够快速地产生高质量的编译器。编译器的构造是一个繁琐的工作,经常是一个瓶颈。在通常情况下,尽管必须修改的成份仅占整个编译器的一小部分,但却要重新构造整个编译器。在编译器成份和算法方面虽己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尚未能为广泛编译器开发者所共享。随着嵌入式系统的  相似文献   

20.
丁建  胡金初 《微机发展》2004,14(12):36-38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软件开发的效率、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软件开发技术在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到了基于组件的开发阶段。文中介绍了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组件技术及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然后应用组件技术设计了网上购物系统。实践证明基于组件技术的软件设计方法可以缩短软件开发周期,降低开发费用,增强软件的复用能力。基于组件技术设计的网上购物系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