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无机盐的废水,与当今环保主题相悖,因此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成为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特点.其次从改性织物提高染料吸附能力、开发低盐或无盐染色用活性染料、开发高盐效应的代用盐3个方面阐述了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今后活性染料低盐染色纤维素纤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传统的染色工艺中,为了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活性染料染棉时必须加入大量的盐(氮化钠或元明粉),促使染料由水溶液中向纤维表面转移来提高平衡上染量。盐的加入将导致水质恶化和生态问题。所以近年来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或低盐染色技术已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从染料开发、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交联剂3个方面阐述了无盐染色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CGPA)对棉针织物进行改性,并采用活性染料无盐或低盐染色。对改性工艺进行了优化,探讨了染色时盐的用量对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测试并对比了改性织物及未改性织物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棉针织物CGPA改性的最佳工艺为:在浴比1∶20条件下,CGPA为12%~16%,改性温度50℃,预处理10 min,加入2~3 g/L的Na OH,保温处理30 min;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性的前提下改性棉针织物获得了更高的上染率及固色率,可实现活性染料低盐甚至无盐染色;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有所降低,但手感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
改性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霍瑞亭 《染整技术》1999,21(2):21-23
棉织物经壳聚糖和阳离子性物质改性处理后,可采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工艺,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固色率及染色深度,降低染料消耗。文章还讨论了棉织物处理方式、焙烘温度、盐及染色浴比对染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染色工艺中,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需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然而盐的加入不仅导致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无限浪费,因此活性染料的无盐和低盐染色研究成为印染工作者致力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低盐染色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6.
活性染料低盐染色工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染色工艺中,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需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然而盐的加入不仅导致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无限浪费,因此活性染料的无盐和低盐染色研究成为印染工作者致力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低盐染色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7.
综看染色工艺的历史,活性染料的染色工艺已经从传统发展到新型的工艺,总体的发展趋势是低盐(无盐)和小浴比即环保型方向。  相似文献   

8.
活性染料低盐染色工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染色工艺中,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需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然而盐的加入不仅导致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活性染料的无盐和低盐染色研究成为印染工作者致力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低盐染色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染色工艺中,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需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然而盐的加入不仅导致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活性染料的无盐和低盐染色研究成为印染生产要致力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对低盐染色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季铵盐(HTCC)是一种具有强阳离子性的水溶性聚合物,采用HTCC对桑蚕丝织物进行改性处理,研究改性后丝织物对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经HTCC溶液改性后,桑蚕丝织物对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较佳工艺为:染液pH为8.0,染色温度为90℃,染色时间为70 min.改性后的丝织物经无盐染色后,上染率、固色率及色深明显提高,水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也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1.
活性染料低盐和无盐染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宋心远 《印染助剂》2006,23(12):1-3,8
从理论上分析了活性染料低盐和无盐染色的可能性,并介绍了主要途径:(1)开发高直接性和对盐依存性低的染料;(2)合理制定染色工艺,减小浴比,降低染色温度等;(3)对纤维改性,提高对染料的吸附能力;(4)开发新助剂或选用高盐效应的盐类,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立秋 《印染》2012,38(9):41-43
介绍了印染厂中水回用技术,指出中水回用水质必须从"源头"控制CODCr浓度和电导率;分析了染整加工用水中CODCr及电导率的成因,以及中水回用对染色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染整配方和工艺条件,减少水中残余染料和助剂,采用低盐无盐染色或避盐回用工艺,可从源头降低染整废水中的CODCr浓度和电导率,提高回用中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13.
HBP—NH_2接枝氧化棉织物无盐染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HBP—NH2接枝氧化棉织物(HGCF)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机制,研究水溶液中HGCF纤维表面的zeta电位、HGCF活性染料染色热力学、染色动力学以及HGCF染色色光的变化等。结果表明:当pH<6.5时,在水溶液中HGCF纤维表面的zeta电位为正;HGCF对活性艳黄A-4GLN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Langmuir吸附常数和饱和吸附量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染色热为-4.51 kJ/mol;与未接枝棉织物相比,HBP—NH2对氧化棉织物的接枝改性可以加快上染速率,提高平衡上染百分率,增大表观扩散系数;HBP—NH2的接枝改性对棉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色光略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的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助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研究了助剂对织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和改性工艺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优选出了最佳改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工艺,上染率和固色率均有显著提高,同时色牢度和匀染性也有一定提高。可见,经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助剂改性后,棉织物可以实现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这将极大地减少染色过程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加工成本,达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棉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工艺,以丙烯酸甲酯和二乙烯基三胺为原料,采用熔融缩合聚合法合成了1种水溶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BP-NH2)。用含有HBP-NH26 g/L、柠檬酸2 g/L、次亚磷酸钠3 g/L的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然后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测试结果表明,经HBP-NH2改性处理的棉织物染色性能显著提高,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以及匀染性能符合要求。HBP-NH2可作为无盐染色助剂应用于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并适用于不同的活性染料。  相似文献   

16.
棉纤维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张永金  张波兰 《印染》2001,27(8):47-49
讨论了无机盐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盐活性染料、纤维素纤维阳离子改性以及无盐染色助剂的染色机理。  相似文献   

17.
WLS助剂改性的棉织物活性染料浸轧无盐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棉织物对活性染料连续轧染染色性能的影响,优选出了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染色的最佳工艺,并评价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染色性能。结果表明,WLS助剂改性的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染色性能明显改善,织物的K/S值显著提高,同时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有所改进,可以实现活性染料轧染无盐低碱染色。  相似文献   

18.
交联胺化改性剂TETS改性棉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用多官能团的交联胺化改性剂TETS对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在赋予织物抗皱功能的同时,纤维的染色性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性染料染色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大大提高.TETS改性为纤维素纤维的交联胺化改性以及实现活性染料的酸性(或中性)无盐染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四级胺和环氧基为反应性基团的双活性季胺化合物,对棉纤维进行改性,改性后的纤维素纤维采用活性染料染色,经研究并反复对改性剂浓度,活性染色固色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试验,得出结论:本改性无盐染色工艺和传统活性染色工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复样准确,节省时间,操作简便,无需用盐,纯碱,无需汽蒸,无需大量热水洗,节省人力,节能减排,且染色成品各项牢度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