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研究的出现得益于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繁荣,但是,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却并未在各国真正落地,这导致学科在诞生后就面临知识合法化的危机,有关高等教育学功用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其原因并不来自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孱弱,而是无法利用知识与高等教育实践建立互动关系,在高等教育实践需求和学科知识供给之间还有较大的裂痕。历史上,高等教育研究将发达国家的经验向全世界传播取得一定的成功,也为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解释高等教育发展现象的工具。然而,高等教育学的需求困境在于学科知识难以对不同国家变化的实践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引导。严格说来,社会成员需要更新有关高等教育性质的认知,这是对高等教育学的需求所在。不论是知识生产还是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学都应该直面实践,从关注专业经验走向关注专业知识,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的本土问题,提炼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本土经验和本土理论,重塑朝向未来的学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
研究关系、范式与责任,是高等教育研究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存在六个关系,处理好这六种关系,对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是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答案的过程;院校研究,运用科学方法,特别是定量分析方法,对单个高等院校运行中诸种实际问题进行描述、分析、论证,从而直接服务于学校管理决策,已经发展成熟,成为一种研究范式与工作模式,甚至成为一种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研究,在近若干年观念演进与实践变化中,越来越沦为一种追释性思维活动及思维活动结果表达,即后补性、圆场性或验证性阐释,包括现象追释、言说追释与理论追释等形式;现象追释存在逻辑缺陷,言说追释等于放弃引领责任,理论追释忽视国情差别,预报、预警与预防才是高等教育研究应然使命。  相似文献   

3.
探明高等教育发展的事实是深入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35个国家1955—2000年间高等教育中教育、人文、社会、理学、工学、医学、农学七大学科的发展演变事实、发展趋势进行历史的、以量化为主的实证研究,揭示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发展趋势,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科类结构的基本特征,探究影响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以寻求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形成我国合理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和研究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点,对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与功能的理解决定了高等教育政策分析与研究的不同性质、模式和结果。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从其表面形态来看是高等教育政策的文本及其总和,从其实质内容来看是高等教育利益的分配与博弈,从其动态性质来看是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实施、评价的循环过程。其功能在于引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高等教育内外关系的协调,体现高等教育管理的转型,等等。  相似文献   

5.
自 1978年 ,厦门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从无到有 ,从单一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到生机勃勃的高等教育科学学科群的发展 ,从基本理论的现象研究到基本理论的应用研究 ,从学科建设到问题探讨 ,从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二元结构到中介理论研究的兴起 ,走过了短暂而艰辛的求索历程。这种求索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外显成果——研究机构的增加 ,研究队伍的壮大 ,学位点的兴旺 ,研究阵地 (刊物 )的扩大 ,研究课题的确立 ,研究经费的投入和研究成果的涌现 ;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试析高等教育研究的"泛化"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研究的泛化是指不恰当地扩大了“研究“的外延,许多不为“研究“的组织、活动、内容等被划入了“研究“的范畴。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泛化现象,依据不同的性质大致可分为研究组织的泛化与研究内容的泛化这样两类。泛化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现象,除了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之外,高等教育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和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某些现状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解决泛化问题,需要我们对迄今为止的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过程作一番深入的回顾与思考,改变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思路,由重数量扩张转到重质量提升、水平提升上来。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布鲁贝克对高等教育哲学及其演变的分析中,较多注意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等外部因素,较少关注知识自身价值和功能的变化,忽视了导致高等教育哲学演变的内部因素。为此,作者提出建立知识价值视角,并探讨了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发展、知识的研究与传播等对高等教育哲学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条件下金属材料变形过程的组织演变规律和形/相变机理是本构建模的基础,利用先进表征工具开展的研究不断深化对微观结构和宏观现象间关系的认识,多尺度计算模型的发展促进金属加工及服役过程的形/性预测精度逐渐提升.综述了近年来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三维X射线衍射等先进表征方法的发展及其在探究金属材料组织演变规律和形...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教育》2005,(5):F0002-F0002
为总结与推广我国群众性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推动我国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中国高教研究》于近日完成了每年一次的全国范围内有关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成果的汇编统计工作。统计范围为2004年1月至12月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相似文献   

10.
范式转换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不同研究范式折射出高等教育研究者的不同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规定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它既是高等教育学科成熟的标志,又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呈现出新特点。这不仅体现在研究对象上,即问题域的转换,而且还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即方法论的自觉,前者涉及高等教育"研究什么",后者涉及高等教育"怎样研究",二者背后则是研究者"思维方式"的引导与支撑。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正处在深化、转型与整合之中,自觉转换研究范式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11.
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具有不同的组织演变特征和历史传统,在高等教育研究风格上也存在差异。在研究领域上,前者在四个研究领域的比例更为平均,倾向于组织与管理,其次是知识与课程;后者倾向于体制与结构,其次是教学与研究。在研究范式上,两者都是结构主义占比最高,人本主义占比最低。区别在于,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相较于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占比更高,经验主义研究范式占比更低,研究范式更具有多样性。研究风格的分化,反映了中国高校教育学院的组织变迁与转型历程,彰显了知识生产与组织变革的制度性关联,体现了制度环境、行动者(研究者)与组织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复杂互动关系。从长远而言,在制度环境与地方性知识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两类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风格将呈现出分化与整合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研究大学核心竞争力,目前尚处在引入概念、嫁接模式、借用方法以及结构、要素的初步设计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大学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基于理论发展和现实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研究关系、范式与责任,是高等教育研究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存在六个关系,处理好这六种关系,对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是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答案的过程;院校研究,运用科学方法,特别是定量分析方法,对单个高等院校运行中诸种实际问题进行描述、分析、论证,从而直接服务于学校管理决策,已经发展成熟,成为一种研究范式与工作模式,甚至成为一种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研究,在近若干年观念演进与实践变化中,越来越沦为一种追释性思维活动及思维活动结果表达,即后补性、圆场性或验证性阐释,包括现象追释、言说追释与理论追释等形式;现象追释存在逻辑缺陷,言说追释等于放弃引领责任,理论追释忽视国情差别,预报、预警与预防才是高等教育研究应然使命。  相似文献   

14.
研究关系、范式与责任,是高等教育研究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存在六个关系,处理好这六种关系,对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是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答案的过程;院校研究,运用科学方法,特别是定量分析方法,对单个高等院校运行中诸种实际问题进行描述、分析、论证,从而直接服务于学校管理决策,已经发展成熟,成为一种研究范式与工作模式,甚至成为一种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研究,在近若干年观念演进与实践变化中,越来越沦为一种追释性思维活动及思维活动结果表达,即后补性、圆场性或验证性阐释,包括现象追释、言说追释与理论追释等形式;现象追释存在逻辑缺陷,言说追释等于放弃引领责任,理论追释忽视国情差别,预报、预警与预防才是高等教育研究应然使命。  相似文献   

15.
研究关系、范式与责任,是高等教育研究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存在六个关系,处理好这六种关系,对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是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答案的过程;院校研究,运用科学方法,特别是定量分析方法,对单个高等院校运行中诸种实际问题进行描述、分析、论证,从而直接服务于学校管理决策,已经发展成熟,成为一种研究范式与工作模式,甚至成为一种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研究,在近若干年观念演进与实践变化中,越来越沦为一种追释性思维活动及思维活动结果表达,即后补性、圆场性或验证性阐释,包括现象追释、言说追释与理论追释等形式;现象追释存在逻辑缺陷,言说追释等于放弃引领责任,理论追释忽视国情差别,预报、预警与预防才是高等教育研究应然使命。  相似文献   

16.
院校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新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指向.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致力于理论体系的建构而对实践性问题关注不足,引发了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中诸多实然与应然的矛盾.院校研究遵循行动研究的范式,对于形成新的管理科学和管理模式,深化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火花加工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近10年来EDM所取得的技术进步,指出这些技术进步的取得,在于EDM理论研究的进展。但是EDM机理研究方面至今尚无重大突破,人们有必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深入研究电加工机理,其中计算机仿真技术也许是行之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正式开始起步的,其研究沿着两条并行而又有所交叉的轨道发展。其一是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建设;其二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为解决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而进行的应用性研究。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几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展望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必然在重视自身问题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开放、严谨的姿态在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多年来,院校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被译介到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来,并在实践中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院校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研究范式,更是现代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院校研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高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目前,中国高校管理制度的"行政化倾向",抑制了对院校研究的有效需求。院校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质性发展,主要取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深层次上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分析厦门大学黄福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此尽管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私立高等教育逐渐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