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左萍  常全利  云露  段薇 《中国水利》2006,(18):13-15
根据国家蓄滞洪区运用损失补偿政策,结合黄河下游滩区实际情况,分析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区空间补偿范围、损失补偿范围及有关实施补偿的原则,为估算洪水淹没补偿额和制定补偿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因特殊自然环境而形成了特定的心理活动、心理需求,这既影响到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又对政府在滩区的有关政策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国家制定和实施滩区政策时,应根据滩区居民的心理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洪水淹没补偿、村台建设与搬迁、基层组织建设、外迁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切实解决滩区居民的具体困难,并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促进滩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因受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灾害环境的影响,生活保障程度差,贫困人口多。他们既是黄河水灾的受害者,也是维系黄河大堤以及大堤之外居民安危的贡献者。滩区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滩区居民特有的心理特征.该心理特征势必影响滩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治理黄河诸多举措的实施。研究滩区居民心理状况.既是建设滩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局面以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滕翔  吴强  黄淑阁 《人民黄河》2012,34(11):10-11,14
为解决黄河下游长治久安和滩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之间的矛盾,对黄河下游滩区洪水淹没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滩区洪水淹没后实行政策补偿是滩区人民的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黄河下游长治久安、保持政策延续性的迫切要求;滩区洪水淹没后实行政策补偿也是可行的。同时,从补偿内容、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筹措及分摊比例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对安全的心理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对自身安全的需求非常强烈,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对房屋采取垫高房台等安全措施,出于安全的原因愿意搬离现居住地,较高生育率与偏好男孩。他们建立在安全需求上的相应行为,增大了生活成本,影响着他们生存发展的空间,进而制约着滩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在长期与洪水作斗争的过程中,已养成了具有条件反射性的“灾害环境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绝大多数人对未来发生黄河水灾的可能性有较高的心理预测。这种心理预测既有利,也有弊。从有利方面看,有助于他们增强防范灾害的风险意识;从不利方面看,因惧怕水灾导致更大的损失,钳制着他们发展家庭生产的计划。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滩区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下游滩区补偿政策研究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为解决黄河下游治理方略和确保滩区群众生产之间矛盾而设立的专项研究,研究成果已于2005年10月通过验收。该研究选取“96·8”洪水、2000年调水调沙和2003年防汛漫滩村庄及部分“落河村”进行调查,依据2002年颁布实施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结合黄河下游滩区情况,确定了黄河下游滩区淹没补偿范围。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滩区淹没损失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典型调查取得滩区社会经济指标和洪水淹没损失指标,计算滩区耕地亩均产值和洪水淹没损失率,并根据预估的不同量级洪水淹没面积,估算不同量级洪水淹没损失,为制定黄河下游滩区补偿标准和执行补偿政策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左平  杨建设  张锁成 《人民黄河》2007,29(11):21-22
依据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结合黄河下游滩区实际情况,提出黄河下游滩区淹没补偿范围主要包括耕地和房屋两方面。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社会经济情况的典型调查,计算出了耕地淹没损失率为99.03%、房屋淹没损失率为47.77%以及耕地单位面积平均水灾综合损失值,提出了淹没损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滩区居民分担的比例;估算的4000~15000 m3/s流量下的淹没损失为6.22亿~19.04亿元。  相似文献   

10.
特殊的自然环境,必将塑造滩区居民特有的心理状况,进而影响滩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心理研究从研究对象、技术路线与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设计;整群随机抽取河南、山东2个省6个县22个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分为“搬迁居民卷”和“未搬迁居民卷”,涉及题项分另?为82个和91个;采取入户调查填写问卷、座谈、个案访谈等方式,共获得相关资料1021份。  相似文献   

11.
调查结果显示:山东、河南两省滩区居民近30年来房屋与耕地遭受黄河水灾达4次以上,其中,耕地受灾比房屋更严重,灾害环境塑造了他们在这种特殊自然环境下的心理感受与评价;搬迁使居民在生活环境上受益了;滩区居民的社区归属程度与社区支持力度很高;滩区居民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这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滩区居民基于自身需要对生产堤持强烈的维护态度,出于种种考虑,即使政府对其实施淹没补偿政策,仍有30%-50%左右的人不愿放弃对防洪大局不利的生产堤。生产堤的废除与否.实质上是滩区群众生存需要与政府维护防洪大局利益需要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政府越须科学、客观、公正地制定滩区洪水淹没补偿政策,并切实将洪水淹没补偿政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滩区建设开发与防洪问题相当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浪底水库的投入运用,黄河下游控导工程的逐步完善,国家对黄河下游防洪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滩区治理开发和黄河下游防洪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的形成原因及典型洪水漫滩情况及灾情分析,提出了五种滩区防洪减灾措施,即引洪淤滩、滩区安全建设、补偿政策、堆沙筑堤修建第二道防线和建设软约束林带导流工程等。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山东黄河下游部分滩区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的文盲率比全国农村文盲率平均水平高15.44个百分点;滩区居民81.87%从事的是粮食种植,职业结构单一;家庭类型以直系家庭或复合家庭居多,家庭平均人口、居住代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农村人均耕地面积;搬迁居民住房状况有所改善。针对滩区的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状况,应加强人口控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