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捷石化")周边炼油公司均具备生产国Ⅳ柴油能力,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很大。根据发展规划,中捷石化安全环保与清洁燃料升级项目将生产国Ⅴ标准柴油。RS-1100深度脱硫催化剂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开发的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石科院通过对中捷石化加氢原料的试验,提出中捷石化可通过使用RS-1100催化剂,生产国V标准柴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士才  张斌  蒋学章 《当代化工》2017,(11):2313-2315
四川石化柴油加氢装置使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FH-UDS,装置标定结果表明,催化剂性能满足设计生产国Ⅳ柴油的要求。为达到要求更高的国Ⅴ柴油质量标准,该装置在不进行升级改造和更换催化剂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反应温度使精制柴油硫含量达到国Ⅴ柴油标准要求,并且连续稳定运行14个月,说明FH-UDS催化剂生产硫含量不大于10μg/g的超低硫柴油时仍然具有很好的脱硫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为进一步提高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降低催化剂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成功开发了新型NiMo类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RS-1100催化剂,并进行了工业生产,获得成功应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S-1100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下具有较高的脱硫、脱氮活性,能够满足生产国Ⅲ和国Ⅳ标准柴油要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S-1100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能够满足生产国Ⅲ标准柴油要求,并有进一步提高油品质量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新建3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HUDS-6/FHUDS-5催化剂在装置运行末期的高温下连续一个月试生产国Ⅴ标准柴油的情况。试生产结果表明,尽管装置中70%的催化剂已连续运行42个月未再生,但FHUDS-6/FHUDS-5催化剂组合依然具有良好的超深度加氢脱硫活性,在高空速条件下,加工75%直馏柴油掺兑15%高干点催化柴油及10%焦化柴油的混合油,可以生产国Ⅴ标准清洁柴油产品。此外,通过分析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该柴油加氢装置运行末期稳定生产国Ⅴ标准柴油的解决措施,可为其他柴油加氢装置运行末期稳定运行优化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当前柴油质量升级的趋势及技术需求,介绍了直馏柴油FITS加氢新技术生产国Ⅴ柴油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和西安石化直馏柴油通过FITS加氢后,硫含量可降至10 mg/kg以下,十六烷值提高2~4个单位,满足国Ⅴ标准要求,并对该技术工业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表明该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投资及加工能耗均有降低,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抚顺石油研究院和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共同开发的的柴油液相加氢技术在胜利石化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针对胜利石化总厂的直馏柴油和掺入20%的催化柴油为原料,生产国Ⅳ标准的车柴。从2013年6年投产至今,运行平稳,质量合格。实现了原设计目标,也为是升级到国Ⅴ标准的车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低成本FHUDS-8催化剂在天津分公司320万t/a柴油加氢装置上的工业应用,分析了装置标定以及长周期生产国Ⅴ标准柴油的运行情况。标定结果表明,进料量310 t/h满负荷运行,体积空速1.15 h~(-1),氢分压6.4 MPa,氢油比300(v/v),入口温度311℃,出口温度352℃,平均反应温度332℃,精制柴油质量良好完全满足国Ⅴ柴油质量标准,其中密度约823.3 kg/m3,总硫仅4.5μg/g,且十六烷值达到了56。低成本FHUDS-8催化剂可以实现长周期稳定生产国V标准清洁柴油,装置已经稳定运行19个月。  相似文献   

8.
姚波 《当代化工》2016,(3):564-566
天津石化320万t/a柴油加氢装置多次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HUDS系列催化剂进行了国V柴油的生产,该系列催化剂在生产中能够满足成品油质量升级到国V排放标准的需要。该装置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HUDS系列催化剂是生产清洁柴油的理想催化剂,均能生产硫含量符合国Ⅴ排放标准的车用柴油组分,且在保证催化剂性能的前提下FHUDS-8催化剂堆比降低了20%。  相似文献   

9.
《现代塑料》2012,(1):17-17
在迪拜(阿联酋)举行的2011GPCA(海湾石化化工协会)年度论坛中,松原产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松原”)、PanGulf控股集团(以下简称“PanGulf”)和Polysys Industries公司(以下简称“Polysys”)共同宣布将进行全球合作,  相似文献   

10.
14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开工及运行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军  李芬  陈张友  温铜川  郇宇飞 《广州化工》2011,39(16):123-125,151
延安石油化工厂14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采用抚顺石化研究院(简称FRIPP)开发的MCI-降凝催化剂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简称SEI)的加氢处理工艺技术,生产低凝高清洁柴油。应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加氢降凝配套催化剂体系,对催化裂化和直馏的混合柴油进行加氢精制,装置运行平稳,产品质量合格,原料脱硫率达98.35...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S-RASSG柴油超深度脱硫技术及配套的FZC系列保护剂、FHUDS-8及FHUDS-5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采用级配技术,在金陵石化300万t/a柴油加氢装置工业应用21个月以来,具有脱硫、脱氮率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及原料适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精制柴油的十六烷值,满足了金陵石化公司生产国V标准柴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120万 t/a 柴油中压加氢装置于2002年7月建成投产,并开车一次成功.2010年装置换用 FH-98加氢精制催化剂,工业应用表明,FH-98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加氢性能和高的加氢脱硫活性,加氢处理焦化汽油、柴油混合油,生产清洁柴油和合格的乙烯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13.
宋永一  李韬  牛世坤  方向晨 《当代化工》2014,(12):2582-2584
SRH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是以利用油品中的溶解氢来满足加氢反应的需要,以油品中氢浓度的变化作为反应的推动力。该技术催化剂床层处于液相中、接近等温操作,反应效率高、产品收率高;高压设备少,热量损失小,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均低。工业应用结果证明,SRH液相循环加氢技术以直馏柴油为原料,在反应器入口压力9.0~10.0 MPa、新鲜料体积空速1.4~2.0 h-1、循环比1.5~2.0、反应器入口温度350~360℃等工艺条件下,可以生产满足国Ⅳ排放标准清洁柴油质量要求,适当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柴油产品主要指标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清洁柴油质量要求;处理低硫含量的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的混合油,在反应压力9.0 MPa、新鲜料体积空速2.0 h-1、循环比2.5、反应器入口温度370℃等条件下,柴油产品硫含量等主要指标满足国Ⅳ排放标准清洁柴油质量要求。同时工业装置长期稳定运行表明SRH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和关键设备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14.
曲传艺  王成业 《当代化工》2010,39(6):675-677,680
对辽阳石化公司炼油厂160万t/a加氢裂化装置换用DN-3551加氢精制催化剂和FC-32B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开工硫化、钝化及正常生产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总结。结果表明,DN-3551催化剂的脱氮活性能够满足裂化段对精制油氮含量的要求,FC-32B催化剂的选择性很好的满足了增产柴油的需求,与上一个周期相比,柴油收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达到了预期换剂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及其在柴油加氢工业装置上生产国Ⅴ标准柴油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处理直馏柴油、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的混合油及直馏柴油和催化柴油的混合油时,均可以生产满足国Ⅴ标准的清洁车用柴油调和组分。在反应器入口压力9.5 MPa、体积空速1.3 h~(-1)、循环比1.5和入口反应温度360℃的工艺条件下,加工直馏柴油和催化柴油的混合油,可以生产国Ⅴ标准的车用柴油产品调和组分,并可以满足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姚波  杨成敏 《当代化工》2011,40(7):725-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为生产硫含量符合欧Ⅲ排放标准S≯350(μg/g)柴油及满足未来更为严格的欧Ⅳ排放标准S≯50(μg/g)柴油,在320万t/a柴油加氢装置上选用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FHUDS-2。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HUDS-2催化剂对各种油品的适应性强,反应温度低,具有优异的加氢脱硫性能,是生产清洁柴油的理想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庄永跃 《辽宁化工》2012,41(10):1068-1070
HydroCOM是贺尔碧格公司开发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无极气量系统.可以实现往复式压缩机0~ 100%的负荷任意加载.本文主要介绍HydroCOM系统在辽河石化柴油加氢装置上的应用背景和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低馏分油在炼厂里通常被用来加工低凝柴油。由于油品里硫、氮含量都不高,通常通过低压气相加氢方式就能够将它们大部分脱除。液相加氢工艺取消了气相加氢工艺中氢循环系统,利用油品中溶解的氢气进行全液相加氢反应。由于该工艺存在上述优点,近几年在一些炼厂投入了应用。2017年我国即将实施国Ⅴ柴油标准,油品更加环保,导致加氢工艺条件变得更加苛刻。在这样的背景下,气相加氢、液相加氢哪个工艺更加适合,通过对一套40万t/a低馏分油加氢装置采用这两种工艺在加工工艺、设备数量、投资额、能耗等方面比较来说明哪种工艺更适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