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志刚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6,(3):25-26
在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隆重召开之际,海峡两岸机床同仁聚集一堂,交流情况,增进了解,探讨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此,我代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台湾机床业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介绍一下大陆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4.
5.
6.
8.
曾新亮 《机械工人(冷加工)》2012,(7):15-15
2012年伊始,内外部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为2012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平添了更多的变数,这一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也适时调整了产业重心。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表示,现阶段机床行业的基本特征是大而不强,其主要矛盾是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加速升级与行业供给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我国固定资产每投入100亿元,将带动0.8亿~1.1亿元的机床市场消费额。轿车产量每提高1%,数控机床市场消费量就将扩大0.54%。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和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工业的迅猛发展是刺激机床行业起飞的主要动力。需求快速增长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机床作为基础机械产品,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机床工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防尖端建设的基础工业和战略性产业。1999年以来,受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拉动的影响,中国机床消费逐年攀升,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当前,中国机床行业正处于国际巨头抢滩登陆中国市场的“乱世”之中。据统计,仅2003年就先后有德国吉特迈集团、日本牧野铣床、意大利利雅路集团、德国贺尔碧格集团以及韩国大宇机床等在我国开办独资企业,加上已经合资、独资的数十家企业,国际机床巨头在国内的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形成。面对这种市场竞争日趋严酷的形势,国内机床企业将何去何从?谁能带领我国机床业走出困境,改变目前“低端混战”的不利局面?谁能占领机床领域的制高点?谁能成为横空出世的英雄?我们期待英雄的出现,我们大声疾呼。 相似文献
11.
赵兴起 《机械工人(热加工)》2007,(7):16-16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机床行业正逐步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尤其是自“十五”规划以来,国家不断重视作为制造业“工作母机”的机床产业的发展,2000~200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9%。2007年的增长速度也表现不俗。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企业,机床制造商力求进一步提升机床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秦伟 《China Equipment》2011,(5):57-62
全球机床制造业将重新洗牌,智能机床的研发和广泛应用,必将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并引领未来制造业的深刻变革。服务型制造和无人化技术将成为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进入重化工业新时代的中国工业,对数控机床特别是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国内机床产业发展的滞后,国内市场被国外机床厂商抢占了较大份额。每年进口的数控机床居高不下:更为重要的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举措,亦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近几年,中国机床工业取得快速发展,数控机床的产能,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而且有一批高档数控机床进入关键制造领域。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是推动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加入WTO后,我国制造业将面临极大的考验和挑战。我国制造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偏低,这直接影响到我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中国机床企业如今可谓“群雄逐鹿”。在这风云激荡的中国数控机床市场里.除了国内外大品牌机床企业介入中高端数控机床之外.靠贴牌制造起家的国内中小机床企业也开始虎视眈眈。从10月19-22日举办的中国(佛山)专业机械装备展览会和10月25-27日举办的第三届华南工业机械(东莞)博览会上.到11月9-12日举办的第七届东莞国际机械、原料及模具展上, 相似文献
18.
19.
2004年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对一些领域实行宏观调控.这种宏观调控对中国机床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CIMT2005展览会在即,展会情况如何?面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国外机床制造商的极大压力,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如何应对?带着这些疑问,我刊记者专门拜访了新当选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先生,我们一起来听听吴总干事长先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充满挑战的2009年过去了。纵然风雨交加,惊涛拍岸,中国机床产业逆势而上,率先实现由负转正的“V”形反转,走过了“困难之年”。据悉,截至去年12月,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全年安排了194项课题:立项课题总经费72.71亿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