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黄精多糖对急性抑郁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ICR小鼠分为正常组、帕罗西汀对照组(10 mg/kg)、黄精多糖低剂量组(100 mg/kg)、黄精多糖中剂量组(200 mg/kg)和黄精多糖高剂量组(400 mg/kg)。预防给予黄精多糖3周后,通过体重监测和空场实验表现,研究黄精多糖对小鼠体重和自主活动的影响;通过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研究黄精多糖对急性抑郁模型小鼠的行为影响;通过分析皮层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海马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 hydroxyindolacetic acid,5-HIAA)和3-羟基犬尿氨酸(3-hydroxycaninuric acid,3-HK)等生化指标,探究黄精多糖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黄精多糖显著缩短了行为绝望模型小鼠在悬尾和强迫小鼠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P<0.05);在空场实验中,各组小鼠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等自主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黄精多糖组(200和400 mg/kg)小鼠脑组织5-HT、DA和NE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TNF-α和IL-10活性降低(P<0.05),海马中TRP和3-HK水平下调(P<0.05)。结论:黄精多糖(200和400 mg/kg)可通过上调急性绝望抑郁模型动物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抑制神经炎性反应和调节色氨酸代谢通路起到改善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文冠果油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将健康雄性小鼠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玉米油)、文冠果油低剂量组[2.1 g/(kg·d)]、文冠果油中剂量组[4.2 g/(kg·d)]和文冠果油高剂量组[12.5 g/(kg·d)],分别经口给予小鼠灌胃1个月后,测定小鼠体质量,并进行跳台试验、避暗试验、水迷宫试验以评价文冠果油对雄性小鼠记忆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海马和大脑皮质组织匀浆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探讨文冠果油对小鼠记忆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经过1个月的灌胃试验,各组小鼠体质量及其增长率均无显著差异;文冠果油组小鼠跳台试验、避暗试验、水迷宫试验均为阳性;文冠果油高剂量组小鼠海马和大脑皮质组织匀桨中5-HT、ACh、NE、DA含量明显升高,AChE活性明显降低。综上,文冠果油具有改善小鼠记忆的功能,且是通过改善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胆碱能神经递质的代谢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肠-脑轴”失常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成为最新的治疗方向。海红米皮可发挥益生元作用调控肠道微生物。本实验目的为探究海红米皮改善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对照和暴露于CUMS的小鼠接受正常或含5%海红米皮饮食喂养9周,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和悬尾实验分析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内容物菌群的数量,HPLC测定前额皮层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应激使小鼠糖水偏好度、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数量、去甲肾上腺素(NE)与其代谢产物、五羟色胺(5-HT)与其代谢产物、多巴胺(DA)与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都显著下降,悬尾不动时间和梭菌属的数量都显著升高;海红米皮干预后提高了小鼠的糖水偏好度、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数量、5-HT与其代谢产物和NE的含量,降低了悬尾不动时间。海红米皮改善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及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色氨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及糖水偏爱度的影响。方法: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结合孤养4周的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应激抑郁模型组(CUS)、应激抑郁模型+低剂量色氨酸(CUS-L)组、应激抑郁模型+高剂量色氨酸(CUS-H)组。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能力,称取胸腺和脾脏测定胸腺和脾脏指数,ELISA法检测下丘脑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下丘脑中5-HT水平降低,NE含量升高;对糖水的偏爱度下降;胸腺、脾脏指数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5-HT水平升高,NE含量降低;对糖水的偏爱度增加;胸腺、脾脏指数升高。结论:色氨酸可提高应激抑郁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增加其对糖水的偏爱性,同时使下丘脑中5-HT含量增加,NE含量减少,脏器指数的变化提示色氨酸有抗应激作用,并对机体免疫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慢性轻度不可知应激刺激(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模型,研究当归挥发油对抑郁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当归挥发油组(15、30、60 mg/kg)及盐酸氟西汀组(2.1 mg/kg)。干预4周后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各剂量组小鼠中央穿越次数、中央区活动时间及糖水偏好度升高(P<0.01),悬尾不动时间下降(P<0.05,P<0.01),海马CA1区病理变化减轻,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降低(P<0.01),而IL-10含量增加(P<0.01);除低剂量当归挥发油组小鼠脑组织多巴胺(DA)含量及神经营养蛋白-3(NT-3)表达无明显变化外(P>0.05),剩余各组小鼠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及神经生长因子(NGF)、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均升高(P<0.05,P<0.01)。上述结果表明,当归挥发油具有改善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行为作用,该作用与抑制神经炎症、上调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及促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灵芝子实体水提物、醇提物和多糖对睡眠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罗通定片,15 mg/kg)、灵芝子实体水提物高剂量组(GLW-H,154.2 mg/kg)和低剂量组(GLW-L,77.1 mg/kg)、灵芝子实体醇提物高剂量组(GLE-H,125.4 mg/kg)和低剂量组(GLE-L,62.7 mg/kg)及灵芝子实体多糖高剂量组(GLP-H,31.8 mg/kg)和低剂量组(GLP-L,15.9 mg/kg),连续灌胃30 d。末次灌胃后分别进行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并测定小鼠脑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结果:灵芝子实体水提物、醇提物和多糖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均无影响,各实验组小鼠给药60 min内均无出现直接睡眠现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W-H、GLE-H、GLE-L、GLP-H组均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P<0.05),以及缩短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P<0.05),小鼠脑内GABA、5-HT含量上升(P<0.05),DA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GLE-H组较正常对照组组能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小鼠睡眠率(P<0.05)。结论:灵芝子实体水提物、醇提物、多糖对小鼠均具有改善睡眠作用,在相同生药剂量下总体趋势为:灵芝子实体醇提物>灵芝子实体水提物>灵芝子实体多糖,其改善睡眠作用可能与上调小鼠脑内GABA、5-H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真菌中麦角甾醇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的抗炎镇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麦角甾醇高剂量(30 mg/kg)和低剂量(15 mg/kg)组灌胃给药后,注射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偏头痛模型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下丘脑组织中 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 (WB) 检测NF-κBp65、JAK2和STAT3蛋白表达含量。结果:硝酸甘油诱导后,大鼠搔头次数频繁;与模型组比较,麦角甾醇不同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P<0.05)、炎症因子IL-1β、IL-6水平(P<0.001;P<0.05),同时,麦角甾醇各给药组DA和NE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P<0.001),麦角甾醇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下丘脑中5-HT水平(P<0.05)。WB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偏头痛大鼠脑组织中P-NF-κBp65, P-JAK2 和 P-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麦角甾醇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NF-κB、JAK/STA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该实验在已经分离鉴定出牛乳源促睡眠肽的基础上,研究了酸枣仁、百合、睡眠肽3种物质复配制成的复合物对DL-4-氯苯基丙氨酸(PCPA)致失眠大鼠的睡眠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构建PCPA致大鼠失眠模型,通过旷场试验(OFT)探究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探究复合物对失眠大鼠的促睡眠效果。通过检测大鼠脑部的神经递质及代谢产物研究复合物的作用途径,探究复合物的促睡眠机理。结果显示,复合物组大鼠在中央停留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运动总路程分别为11.00次、15.01 s和3309.71 cm,与失眠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复合物组GABA(γ-氨基丁酸)、Glu(谷氨酸)、Gly(甘氨酸)、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和5-HT(五羟色胺)含量分别为94.96μg/m L、1508.42μg/L、74.59μg/L、37.36μg/L、1.76μg/L和1.61μg/L,复合物组与失眠模型组相比,大鼠下丘脑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含量显著上升(p0.05);兴奋性神经递质NE、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表明复合物组可调节大鼠下丘脑中的神经递质。结果说明酸枣仁百合睡眠肽复合物能改善失眠大鼠行为学与睡眠。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补肝散醇提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的抗抑郁活性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急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分别灌胃补肝散醇提物(1.92 g/kg)、石油醚提取物A(0.244,0.122 g/kg)、二氯甲烷提取物B(0.160,0.077 g/kg)、乙酸乙酯提取物C(0.232,0.116 g/kg)、正丁醇提取物D(1.04,0.518 g/kg)及阳性对照药盐酸帕罗西汀(PX,26 mg/kg),连续给药14 d,测定各组小鼠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考察活性提取部位B、C、D对小鼠大脑额叶皮质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结果 PX、醇提物、提取物C、D及B高剂量均能显著缩短小鼠悬尾和游泳不动时间,提取物A及B的低剂量有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提取物C、D及B的高剂量均能明显增加实验小鼠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含量,对DA含量有增加趋势。结论补肝散醇提物的抗抑郁活性部位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部位,其次为二氯甲烷提取部位;其抗抑郁的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不同菌种发酵对诺丽果酵素品质的影响,选用鼠李糖乳杆菌12(LGG)、植物乳杆菌08(LP-08)、植物乳杆菌K11(LP-K11)、戊糖片球菌03(PP)、乳双歧杆菌36(BLA)分别对诺丽果汁进行发酵,比较不同菌种发酵对诺丽果汁的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LP-08发酵后产酸能力最强,其次是BLA;LP-08利用还原糖的能力最强;发酵第5 d时,LP-08和LP-K11多酚含量显著提升29.74%和28.54%(P<0.05);BLA发酵3 d后SOD酶活力显著提高44.59%,LP-08发酵5 d时显著提高43.58%(P<0.05)。LP-08、LP-K11和BLA发酵3~7 d时有利于诺丽果酵素抗氧化活性的提升。BLA发酵后乳酸含量显著提高23.89倍(P<0.05),其次是LP-K11和LP-08。LP-08发酵后总体感官品质最好,发酵后增加了10种小分子有机酸、5种醇及其衍生物、4种醛类和3种酯类,赋予了诺丽果酵素奶酪香、花香和果香。与其它菌株相比,LP-08发酵产酸、产SOD酶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良好的感官品质,在诺丽果酵素的生产中具有更大的研究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刺五加-云芝不同比例混合后醇提物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并筛选出具有最强抗抑郁活性的比例,并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理。方法:通过75%乙醇超声辅助提取有效成分,小鼠给药剂量为4.55 mg/kg,连续给药14 d;测定刺五加-云芝(1:1、1:2、1:3、1:4、1:5、5:1、4:1、3:1、2:1)不同比例醇提取物对小鼠行为绝望模型的影响。通过腹膜内注射利血平建立小鼠抑郁模型;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以及小鼠血清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IL-1β、IL-10的含量和水平变化。结果:刺五加-云芝(1:2、1:1)组和单一实验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鼠在行为绝望模型中的失望时间(P<0.05),抑制由利血平引起的体温下降及眼睑下垂(P<0.05),1:2组能显著提高小鼠脑中5-HT、NE及小鼠血清中IL-10的含量(P<0.01,P<0.05),下调血清中IL-1β的含量(P<0.01)。刺五加-云芝1:2配比组作用效果最好。结论:刺五加-云芝配伍组合对小鼠抑郁模型有一定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抑郁模型小鼠脑中5-HT、NE及小鼠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小鼠血清中IL-1β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帅天罡  王敏  钟耕 《食品科学》2018,39(11):207-213
本研究探讨魔芋粉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脑组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将70 只小鼠随机分为空 白组、模型组和魔芋粉低、中、高剂量组5 组,每组14 只,给小鼠灌胃的乙醇剂量为14 mL/kg,从而建立小鼠 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分别以魔芋粉人体推荐摄入量的5、10、15 倍为低(166 mg/kg)、中(322 mg/kg)、高 (500 mg/kg)剂量组灌胃小鼠。测定急性酒精中毒导致的脑损伤小鼠的血、脑中乙醛(acetaldehyde,AcH)质量 浓度,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以及β-内啡肽(β-endorplhin,β-EP)、多巴胺 (dopamine,DA)、5-羟基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和模型组相比,魔芋粉高 剂量组脑组织匀浆中SOD活力、GSH、NO含量显著上升(P<0.05),魔芋粉中、高剂量组脑组织匀浆中MDA含 量显著下降(P<0.05);魔芋粉各剂量组可有效降低血、脑中AcH质量浓度,且使脑组织匀浆中β-EP质量浓度显 著下降(P<0.05);魔芋粉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脑组织匀浆中DA、5-HT质量浓度(P<0.05)。本研究表明 魔芋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酒后脑组织中自由基代谢,避免氧化损伤,还可以降低血、脑中AcH质量浓度,调节 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具有保护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脑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珐菲亚协同戊巴比妥钠改善睡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实验方法,以小鼠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时间为指标研究珐菲亚水提物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并通过检测小鼠皮质、海马和下丘脑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谷氨酸(Glu)、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含量研究珐菲亚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结果珐菲亚水提物协同戊巴比妥钠改善睡眠作用最佳给药时间为连续给药14 d,最佳给药剂量为16 kg生药/kg体重;其作用机制主要为减少DA、NE、GLU等中枢性神经递质在脑中的分泌、释放,促进NOS合成、分泌,提高NO在脑内的含量,并抑制5-羟色胺能神经元,降低5-HT分泌。结论珐菲亚水提物有明显的协同戊巴比妥钠改善睡眠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脑内神经递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精粗多糖对运动训练大鼠抗氧化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和黄精多糖小、中、大剂量组5组。除安静组外,其他组建立大鼠长期负荷训练模型;黄精多糖各组分别给予黄精多糖0.3、0.6、1.2 g/kg灌胃,安静组和运动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末次训练结束后立即取血和组织标本,分别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脑组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结果:黄精多糖能显著提高运动训练致疲劳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5-HT的产生,增加DA含量,从而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结论:黄精多糖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调节脑内5-HT和DA含量,发挥延缓运动致外周疲劳和中枢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了羊乳酪蛋白酶解物(Goat Milk Casein Hydrolysates,GMCH)促进睡眠的功效及作用机制。采用保健食品规范方法(睡眠实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判定GMCH高、中、低剂量组(700、400、100 mg/kg)改善小鼠睡眠的功效。进一步通过旷场实验深入探究GMCH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最后测定小鼠下丘脑中睡眠相关神经递质分泌含量。结果表明,GMCH无直接睡眠作用,与空白组相比,GMCH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睡眠潜伏期分别缩短42.86%、56.63%、91.18%,睡眠时间分别延长34.46%、48.83%、63.19%,入睡率分别提高20.00%、60.00%、80.00%。在旷场中的运动总路程缩短,中央停留次数、中央停留时间和静止总时间均增加。下丘脑中GABA含量显著升高64.72%、41.16%、56.19%,5-HT含量显著升高25.87%、33.50%、43.67%、DA含量显著降低7.02%、12.85%、13.72%,NE含量显著降低18.73%、23.37%、29.41%。综上,GMCH具有改善小鼠睡眠的作用,有一定镇静作用,可能通过调节小鼠下丘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起到促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肉灵芝多糖对高强度训练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白肉灵芝多糖低、中、高3个处理组,通过跑台训练建立小鼠运动性疲劳模型,处理组按照多糖浓度10、50、100 mg/mL分别连续给予多糖灌胃,其他组灌胃相同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连续训练4周后进行小鼠爬杆实验,记录小鼠爬杆时间,并测定小鼠体内睾酮(TTS)、皮质酮(CTC)、血尿素氮(BUN)、血乳酸(BLA)、肝糖原(HG)、肌糖原(MG)、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GSH-Px)等活力,同时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骨骼肌中Keap-1、Nrf2、HO-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低、中、高多糖处理组小鼠爬杆时间显著提高(P <0.05),同时小鼠血清中TTS含量逐渐升高,CTC含量则逐渐下降,HG和MG的含量逐渐升高;另外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CAT、SOD、GSH-Px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 <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Keap1的蛋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诺丽果自然发酵基础上接种植物乳杆菌进行强化发酵过程的研究,监测和分析发酵全过程诺丽果的各项理化指标、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为工业化生产高品质诺丽果发酵液提供工艺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经23 d强化发酵的诺丽果汁综合质量达到最高,其中pH由4.23下降到3.53,总酸由7.99 mg/mL增加到14.95 mg/mL,可溶性蛋白由0.89 mg/mL下降到0.19 mg/mL,总糖由38.13 mg/mL下降到25.14 mg/mL;为诺丽果发酵液带来不良气味的丁酸含量较自然发酵组(NF组)显著降低(P<0.05);活性成分方面,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达到15.538、0.542 mg/mL,较NF组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槲皮素含量为初始含量的7倍;体外抗氧化试验方面,强化发酵组(IF组)的总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NF组,且较诺丽鲜果均有显著提高(P<0.05)。综上,选择强化23 d作为诺丽果强化发酵终点,此时与NF组同期相比,诺丽果中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得到的诺丽发酵果汁营养丰富、风味柔和,可作为诺丽果工业化发酵生产的一项优选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天麻酵素镇静催眠功效,该研究分析了天麻酵素理化指标以及对失眠模型小鼠脑组织内神经递质及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将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枣仁安神液组(阳性对照组1)、天麻粉组(阳性组对照组2)、天麻酵素低(0.10 g/kg)、中(0.30 g/kg)、高(0.49 g/kg)剂量组,以对氯苯丙氨酸建立失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的变化、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对失眠小鼠镇静催眠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天麻酵素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为0.48 mg/kg,是QB/T 5232-2018标准中要求的16倍;天麻酵素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活动时间和站立次数显著减少(p<0.05),分别减少13.00 s、14.63 s和10.62次、9.12次;小鼠脑组织中5-HT、GABA、IL-1β含量显著增加(p<0.01)、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5-HT增加50.62 pg/mL、49.51 pg/mL,GABA增加5.47 ng/mL、5.15 ng/mL。这表明天麻酵可通过调节小鼠脑组织内神经递质及氧化应激水平来达到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林巍 《中国油脂》2022,47(4):29-35
研究玉米肽对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认知损伤的影响。选取8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慢性酒精性脑损伤模型组(酒精模型组)、玉米肽高剂量组(2 g/kg)、玉米肽中剂量组(1 g/kg)、玉米肽低剂量组(0.5 g/kg)。首先进行神经行为学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然后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并取大脑海马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酒精模型组相比,玉米肽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有效区域进入次数显著增加(P<0.05),玉米肽中剂量组有效区域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避暗实验表明,玉米肽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酒后进入暗箱的错误次数,延长逃避潜伏期(P<0.05);脑病理组织学显示,玉米肽中、高剂量组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酒精对海马组织的损伤;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分析发现,玉米肽可调节酒后脑组织中5-HT、DA含量以及NOS的活性,但对酒精导致的AChE活性和GABA含量升高没有下调作用。综上所述,玉米肽可改善小鼠酒后脑组织中部分相关神经递质紊乱导致的细胞和突触功能障碍,从而减轻酒精引起的认知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优化酸枣仁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并研究其改善睡眠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高压脉冲电场法提取酸枣仁总皂苷的工艺参数。同时采用随机法把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酸枣仁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余5组灌胃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 PCPA)溶液构建失眠小鼠模型。记录各组小鼠3 min内的水平、垂直和修饰活动得分, 测定小鼠神经递质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去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E)、多巴胺(dopamine, DA)、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含量。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71%、电场强度20 kV/cm、脉冲数10, 此条件下酸枣仁总皂苷得率为7.18%。改善睡眠实验结果表明: 酸枣仁总皂苷能降低PCPA诱导失眠模型小鼠的水平、垂直和修饰得分, 升高失眠模型小鼠神经递质中5-HT和DA的含量, 降低NE的含量, 同时降低Glu含量和Glu/GABA的比值, 提高GABA含量, 表明其对PCPA诱导失眠模型小鼠有良好的改善睡眠作用。结论 该研究获得了酸枣仁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 得到的酸枣仁总皂苷对PCPA诱导失眠模型小鼠有良好的改善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