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栀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夫生 《广州化工》2013,41(1):12-13,21
栀子目前在我国种植面积很大,已经形成我国的一大特色农业。栀子可利用部分主要为栀子果实和栀子花,栀子果实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栀子黄色素、栀子苷、多糖等;栀子花含栀子精油,是提炼栀子香精的主要原料。本文主要介绍了栀子黄色素、栀子苷、多糖及栀子精油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栀子花头香精油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栀子鲜花为原料,通过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得到栀子花头香精油,并用气质联用仪对栀子花头香精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出49个组分,绍象表明栀子花头香精油主要为清香类化合物,其中芳樟醇(46.02%)含量最高。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对栀子鲜花的嗅觉评析配制栀子花香水香精。  相似文献   

3.
以栀子苷的溶出率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U10×(108)考察了回流和超声法中各提取条件对栀子苷类活性成分溶出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优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法明显优于回流法,确定了以70%乙醇按照20 mL·g-1液固比超声提取50 min的提取条件。将该提取工艺用于10批栀子和10批焦栀子药材的提取,结果发现,栀子药材中栀子苷含量4.26%~6.29%。各批次焦栀子中栀子苷均低于栀子,含量在3.45%~5.23%。由此可见,采用均匀设计法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栀子苷类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能更准确地评价和控制栀子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4.
陶瓷膜微滤技术在栀子浸提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去除栀子浸提液中的细微颗粒、悬浮杂质、难溶性大分子蛋白质、果胶、多糖或由栀子果实内所含成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大分子配合物等杂质,采用陶瓷膜微滤技术对栀子浸提液进行澄清。将栀子浸提液微滤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0.2μm膜的工作效率高,并在滤液重为原料液重的60%~70%时,加入30%原料重的纯水透析两次较好。  相似文献   

5.
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果实中提取得到的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目前栀子黄色素的生产工艺复杂,产品的得率和色价较低,制取高色价高纯度的栀子黄色索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按照提取精制方法的不同,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栀子黄色素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栀子黄色素的性质和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并展望了栀子黄色素的...  相似文献   

6.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栀子果实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软脂酸和亚油酸分别占总脂肪酸的 2 5 .5 %和71.8%。栀子油脂经皂化、酸化、丙酮溶解、冷冻结晶等工艺可制出符合医药标准的亚油酸 ,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胆碱][谷氨酸]离子液体([Ch][Glu]IL)水溶液提取栀子活性成分的方法。以栀子黄色素、绿原酸、栀子苷三者收率为考察指标,用响应面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栀子活性成分的条件。最佳条件为:[胆碱][谷氨酸]离子液体水浓度1. 4%、液料比25. 5 m L/g、微波功率320 W、微波处理时间305 s。在此条件下,栀子黄色素、绿原酸、栀子苷的收率可达49. 58、17. 23、71. 82 mg/g。[Ch][Glu]IL水溶液提取栀子活性成分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为栀子活性成分的获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栀子油脂制取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栀子果实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软脂酸和亚油酸发别占总脂肪酸的25.5%和71.8%,栀子油脂经皂化,酸化,丙酮溶解,冷冻结晶等工艺可制出符合医药标准的亚油酸,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水栀子果实为原料、水为提取溶剂,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富集纯化栀子黄色素。结果表明,选取HPD100A大孔树脂作为吸附剂,将3级提取液过滤除渣后分别以10BV·h-1、30BV·h-1、60BV·h-1(BV表示柱体积)的速率通过树脂柱,树脂吸附饱和后,先用水洗,然后用70%乙醇以0.5BV·h-1洗脱收集,浓缩干燥后得纯化的栀子黄色素,其色价达384.3±4.3、OD比值为0.34±0.004。对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发现:使用时,溶液应控制pH值4~10,现配现用;储存时,宜避光、低温。  相似文献   

10.
从栀子黄废液中提制天蓝色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出了以栀子黄废液为原料提制天蓝色色素的酸度、温度、时间、物料比和催化剂种类等条件及分离纯化的有效方案,得到的色素可和合成亮天蓝色色素相媲美。  相似文献   

11.
确立栀子豉汤口服液中栀子苷和染料木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制备工艺。以栀子豉汤的栀子苷含量、染料木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以栀子苷和染料木素的含量作为水提取条件选定的指标,以回收乙醇后制剂的澄清度作为醇沉工艺选定的指标;通过对蔗糖用量的考察确立成型工艺。经实验最终确定栀子豉汤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是300g栀子和200g豆豉粉碎后加入3000m L水浸泡75min、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将3次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5(80℃)的清膏,加乙醇使药液中乙醇浓度达到70%进行醇沉,后取上清液加150g蔗糖后定容至1000m L,灌装,湿热灭菌法灭菌,即得成品。该工艺既保证了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又符合了现代制剂工艺的要求,为栀子豉汤口服液的量化生产以及高质量标准化制备流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栀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栀子属植物种类约十几种。从栀子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的特征性化合物有40多种,包括环烯醚萜类、二萜类、三萜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及色素等。研究已发现栀子具有利胆、保肝、抗炎、抗肿瘤以及改善血液循环、抗血栓、防治脑出血等作用。本文通过对栀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作概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琳青  史荣秋 《河南化工》2002,(10):19-20,47
本文研究了从黄栀子中提取的栀子黄色素各种条件,并对色素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为栀子黄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超声场对栀子甙提取过程的强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在栀子果实中栀子甙在水溶液中浸取的固液平衡关系,不同强度超声场作用下栀子甙相平衡关系,研究比较了机械搅拌法和超声场介人下栀子甙的浸取率和浸取速率。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场可以改变浸取相平衡,超声场强度越大,固体中栀子甙吸附容量越小:超声场作用下使浸取率达到最高、浸取速率达到最大。超声场可有效强化液膜传质、粒内扩散,提高浸取率、加快浸取速率,能达到机械搅拌无法达到强化传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栀子是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是药食两用植物,其果实具有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其主要化学成份有环烯醚萜类、有机酸(酯)、黄酮、香豆素、挥发油等。文章主要对栀子的环烯醚萜类及单萜苷类化学成份及其药理活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栀子色素的提取与精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建军  郭菊珍 《河南化工》2002,(4):27-28,32
对栀子色素的提取和精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栀了黄色素和栀子蓝色素的生产工艺条件和方法:采用50%甲醇水溶液作浸取剂,在常温下,浸取时间为24h,栀子黄色素收率较高,为11%-12%。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栀子中主要成分栀子苷、栀子黄色素等含量,对不同产地的栀子进行比较。采用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水相为0.2%磷酸溶液,有机相为甲醇-乙腈,检测波长为254 nm,洗脱速度为1 mL/min,在柱温30℃条件下进行不同产地栀子中主要成分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的10种主要成分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103.4%,通过比较不同产地栀子提取物含量的测定结果可知药材产地为江西平远县的栀子提取物中主要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蒙药复方三子汤组分药材川楝子、栀子与诃子配伍前后栀子苷含量变化的HPLC分析方法;三子汤组分药材川楝子与栀子、诃子配伍前后小鼠急性肝毒性分析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分离柱,以V(乙腈)∶V(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238 nm,HPLC法测定栀子苷含量。小鼠给药,禁食12 h,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取小鼠肝脏,称重,制成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测定肝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含量。结果表明,栀子与川楝子、诃子按等质量比配伍后,栀子苷含量均比单味药材栀子中栀子苷含量降低,且对小鼠肝毒性明显降低。因此,三子汤三味药材等质量比配伍,能降低蒙药复方三子汤的毒性。  相似文献   

19.
栀子黄色素提取液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精制后得到高纯度的栀子黄色素及舍高浓度栀子苷的废液。从土壤及菌种保藏室中分别筛选到4株霉菌和2株杆菌,并将其应用于栀子黄废液发酵转栀子蓝色素实验。结果发现,霉菌中2#和4#菌株的转蓝效果较好,发酵液色价E1^‰ cm(590nm)分别为129.0、171.5,达到了国际市场标准;杆菌中枯草芽孢杆菌的转蓝效果较好,发酵液色价目‰(590nm)为48.9。  相似文献   

20.
用大孔树脂富集回收栀子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栀子黄天然色素生产中栀子苷的浪费和流失,采用几种树脂从生产废液中富集回收栀子苷,栀子苷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通过静态实验筛选出合适的大孔树脂D101,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栀子苷浓度为0.5 mg·mL-1,吸附流速为5 mL·min-1,洗脱流速为10 mL·min-1,70%乙醇洗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