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静宜 《中国陶瓷》2007,43(7):66-67
著名的景德镇松柴窑,简称镇窑,已属于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建造、生产过程及烧制的瓷器,正是该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着重介绍这些概念和内容,说明新建个别小型柴窑,恢复其制瓷烧造,不仅可以产生很大经济效益;对保护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更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婺州窑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其特有的制瓷烧造工艺和鲜明的文化艺术特色如何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传承继承和创新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文章以婺州窑传统器型的传承制作和婺州窑现代瓷器之创新两个支点,阐述关于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理念,对研究传承婺州窑烧制技艺以及弘扬婺州窑传统,在历史经验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均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胡家旺景德镇古窑"把桩"师傅镇窑,是景德镇所特有的传统陶瓷窑炉形式,以松柴为燃料,亦称为柴窑或马蹄窑。镇窑体积260立方米,根据产品的需求,每窑多则可以烧制十几吨瓷器,少则仅烧制一只小小的汤匙。窑炉烧制,满窑是关键。从满窑开始,将不同瓷坯装进相应尺寸的匣钵里,搬到窑室里垒好,排列紧凑,留出火  相似文献   

4.
论文应用质性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剖析和逻辑实证,研究了景德镇柴薪、窑炉、陶瓷三者构成的文化生态景观,揭示了燃料与热量的转换、窑室与容量的关系、窑型与烧制的联系及其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郭演仪 《中国陶瓷》1998,34(5):21-25
本文通过传世哥窑瓷器与宋官窑、汝官窑、临汝窑、龙泉哥窑及景德镇仿哥窑等相关窑区的瓷器以及典型原料成分的对比,提出了传世哥窑烧造地点的新看法,认为传世哥窑瓷器首先与北宋官窑瓷一起在河南窑区烧造,随后又可能与南宋官窑瓷一起在杭州窑区利用河南引进的部分原料生产制作。同时文中证实了龙泉哥窑应改称为龙泉仿官窑瓷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张丽军  彭尊善 《陶瓷》2021,(1):93-95
窑山传统制陶技艺延续至今,尤其是陶缸烧制技艺,属江西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百年窑火不断.陶缸烧制技艺工序复杂精细,地域性特征明显.但随着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窑山手工制陶业日渐式微,烧制技艺濒临失传,窑火面临停火熄炉的危险局面.面对现状,拟出"生产性保护"方案,完善手工制陶及烧制工艺,改变销售方式,以期达到窑山传统制陶技...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集清代外销浆胎瓷器物样本进行整理和研究,科学分析了其烧造区域的分布特点、烧造时间、瓷胎吸水率、烧成温度及化学成分组成上与景德镇传统外销瓷器的区别,弥补了此类器物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清代外销浆胎瓷胎薄,质轻,干涩;釉面常有细小开片,釉色微黄;装饰主要以青花为,发色艳丽;烧造区域集中位于景德镇戴家弄和中华南路一带,主要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烧造,应是采用瓷土精淘后极细部分制作。  相似文献   

8.
缪松兰  徐乃平 《陶瓷研究》1996,11(3):131-136
本文展示了景德镇地区一种历史悠久,用饮窑的独特技术烧制青色砖瓦的传统砖瓦土窑的结构,分析了这种窑炉的特点,论述了青砖青瓦暨“金砖”传统的烧制方法与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已有的考古资料可以证实,江西在晋代已经能生产青瓷。在江西丰城的罗湖一带,还发现了南朝时烧造瓷器的作坊。因此,可以认为:江西是我国古瓷生产较早的发源地之一。而景德镇的烧造瓷器则可能是晚唐或五代的事了。早期烧造的多是白瓷和青瓷,以支钉技术烧制碗、盘、盆、壶等生活用品为主。在我国瓷业繁荣昌盛的宋代,景德镇窑的产品已与当时的龙泉窑、耀州窑、汝窑、均窑等著名瓷窑的产品可以比美。从烧青瓷和白瓷,发展到烧造青白瓷,瓷胎体匀薄、釉色素润,由宋迄元盛烧不  相似文献   

10.
正龙泉青瓷是人类陶瓷文明的杰出代表,为加快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2017年龙泉市成立了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研究会,并确定了"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规划,一年多来,共计烧制传统龙窑30余窑次,总计烧制青瓷作品、产品2万余件,成为龙泉青瓷和旅游的品牌项目。此其  相似文献   

11.
引言景德镇窑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窑场,早在唐代,它就能烧造符合现代标准的瓷器,在烧制技术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自明以后,它在瓷器方面的声誉,一直居全国之首,故有“中国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无论在原料上还是胎釉的配方上,甚至它的外貌与使用性能上均有其独特的优点。因  相似文献   

12.
早在汉代,景德镇的先民们就依山建窑,采木为薪,始烧陶器。到了唐代,镇民陶玉、霍仲初烧制“假玉器”进御于朝,才始有冠名“陶窑”、“霍窑”之私人窑场。但是,至今仍未找到“陶窑”、“霍窑”的窑址。其窑器若何对今人来说是个“谜”。五代(南唐)时期,镇内有窑18处,但规模均较小窑址遗物堆积都不厚,  相似文献   

13.
龙窑烧制是青瓷烧制中最原始、最悠久、最具挑战性的非遗烧制技艺。龙窑烧制的关键性问题探讨是继承传统,弘扬非遗技艺的重要课题。文章从适当的倾斜度窑床体现龙窑引导火路的优势;龙泉窑大多设置隔墙或分室烧制;龙窑烧窑是极严谨的技术活;匣钵使用是龙窑烧制的重要突破等角度探讨龙窑烧制关键性问题,值得研究龙窑烧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龙泉窑龙窑烧制历史悠久,结合实践探索对龙窑的建造技艺进行深入研究的较少。该文以理性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阐述了龙泉窑龙窑烧制的历史发展,并对龙泉窑龙窑结构和烧制实践探索进行融合探索,对研究龙泉窑和研究龙窑烧制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龙泉窑是宋代六大著名窑系之一,以烧制青瓷著名。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研究、保护、传承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能更好地延续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生命力,更好地体现龙泉青瓷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更好地促进当代龙泉青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茶洋窑创烧于北宋,主要以生产黑釉瓷为主,同时兼生产青瓷、白瓷、绿釉等产品,具有出色的烧制技艺,且产出量大,并远销海外,为世界陶瓷文化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茶洋窑有着出色的釉色烧制技艺,且在后期因为大众审美的变迁,也着重于对青瓷、白瓷技艺的加强,同时茶洋窑出产的陶瓷制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可以说,茶洋窑是我国陶瓷文化历史上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深入分析茶洋窑多种釉色的烧制技艺。  相似文献   

17.
广西宾阳县邹圩镇下窑村制陶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和烧制技艺独特而成为广西桂陶三大系列之一。本文对广西宾阳县邹圩镇下窑村龙窑烧制技艺进行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实验等研究方法对它展开全面记录并做出理论梳理和归纳,最终提出降温二次烧制技艺的建议,希望能改善还原焰气氛,提升产品落灰艺术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振华  黄蔚 《陶瓷研究》2010,(2):109-110
1、宋代景德镇陶瓷雕塑 入宋以来,景德镇的匠师在总结越窑青瓷、邢窑等北方诸窑白瓷特征的基础上,大量烧制出介于青、白之间的青白釉瓷,即影青瓷。景德镇迅速成为南方影青瓷烧制中心,并运用于装饰陶瓷雕塑,成为当时景德镇陶瓷雕塑的一大特征,流传于后世。  相似文献   

19.
宋代景德镇是青白瓷的代表,生产青白瓷的景德镇窑已被大家所熟知。但在其它地区还有诸如吉州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也生产青白瓷。本文选取宋代这些青白瓷窑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应的出土实物详细阐述了各窑的青白瓷的烧造特点,并与景德镇青白瓷对应比较。  相似文献   

20.
6月16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锣鼓齐鸣,气氛热烈,景德镇清代镇窑(第2窑)复烧开窑认证仪式在此举行。首都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接收了镇窑(第2窑)复烧的6种12件复仿制首都博物馆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的古瓷藏品,并宣读了收藏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