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鸿翔  王小飞 《热加工工艺》2014,(18):156-158,162
以17Cr2Ni2Mo齿轮钢为原型,采用V、Nb微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新型齿轮钢棒材。通过OM、SEM+EDS、TEM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过程中齿轮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920℃奥氏体化+200℃回火处理后,齿轮钢取得了较好的强度与冲击性能的结合,这主要与齿轮钢基体中析出的V(C,N)和NbC粒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硬度测试、连续冷却相变(CCT)试验以及OM、SEM、高温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正火工艺参数对50 mm塑料模具钢718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贝氏体、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较低,在0.05~1 ℃/s的冷速范围内均可以得到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在65~155 min的正火加热时间内,随着正火时间的延长,硬度变化较小,但厚度方向的硬度和组织均匀性有较大的提高;回火态硬度对正火加热时间的敏感性较小,在不同的冷速下,890 ℃正火125 min均能得到沿截面均匀的硬度和组织。  相似文献   

3.
4.
在略低于Ac_1的温度对试验钢进行退火加热,由于铁、碳等元素的扩散,α相通过回复、再结晶形成多边形的铁素体,渗碳体不断聚集、长大成粗粒状,渗碳体的球化成为软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进行660℃×20h,炉冷至小于300℃空冷的退火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既经济又实效。  相似文献   

5.
杨英芸 《铸造技术》2014,(6):1213-1215
对20CrNi2Mo和20Cr2Ni4钢进行渗碳热处理,研究了其微观组织、硬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性能。结果表明,钢材的表层硬度由表及里逐渐降低,同一深度下,20CrNi2Mo钢的硬度要高于20Cr2Ni4钢。20CrNi2Mo钢渗碳热处理后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完全正火、亚温正火/亚温淬火对冷轧+回火态20MnV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回火态20MnV钢的组织由针状铁素体+块状铁素体+珠光体组成,完全正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中的珠光体中片状渗碳体演变成断续分布的球状或者短棒状;800℃正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的组织为铁素体+M/A岛+细小碳化物;800℃淬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回火索氏体,晶内和晶界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碳化物颗粒。冷轧+回火态20MnV钢具有较高的强塑性和较低的低温冲击韧性,完全正火/亚温正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的强度和塑性相对冷轧+回火态试样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是低温冲击吸收能量明显提高,在正火温度为800℃时强度降低最为显著;亚温淬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的强度与冷轧+回火态试样相当,断后伸长率略有减小,而-25℃和-45℃冲击吸收能量明显提升。与冷轧+回火态20MnV钢冲击断口截面上的剪切裂纹相比,800℃正火/800℃淬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中的微裂纹数量更少、长度和宽度更小,裂纹扩展呈现弯曲和曲折状;800℃淬火+冷轧+回火态20MnV钢具有较高的强塑性和最佳的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7.
对18CrNiMo7-6齿轮钢进行了温锻余热等温正火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温锻余热等温正火工艺中,冷却速度、等温温度、等温时间为关键的工艺参数。较低冷却速度和较高的等温温度,可在有限等温时间内有效提高珠光体的转变量,减少残留奥氏体含量及室温马氏体和贝氏体等非平衡组织,获得理想的组织及性能。以0.1 ℃/s和1 ℃/s冷却速度降至等温正火温度650 ℃保温1 h 后冷却可获得硬度163~164 HBS,F晶粒度10~11.5级,带状组织1.5级,组织及性能均符合技术要求,可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后续热处理工艺提供理想组织。  相似文献   

8.
对齿轮钢20CrMn和20CrMnTi进行渗碳处理,分析了渗碳处理后齿轮钢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Cr Mn钢和20CrMnTi钢经渗碳处理后,渗层组织主要由针状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心部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经980℃渗碳后,晶粒尺寸大于930℃渗碳后晶粒尺寸,抗拉强度和冲击功低于930℃渗碳处理时,20CrMnTi钢韧性高于20CrMn钢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工艺对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硬度和金相分析,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模具材料H13钢(4Cr5MoSiV1)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热处理后的试样缺陷。结果表明,H13钢经1050℃×200s (560 ̄600)℃×2h回火,可使其硬度达到较佳的使用范围(48 ̄52HRC);采用同样的回火工艺进行二次回火后,其组织更加稳定和均匀,且硬度适中。  相似文献   

10.
《铸造技术》2015,(8):1993-1994
以ECAE热挤压处理GCr15钢为对象,研究退火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GCr15钢微观组织中的碳化物形貌发生变化,由大块状最终变为细小颗粒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GCr15钢试样的硬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吴扬  张军 《模具制造》2022,22(1):81-83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对比分析了正火+回火与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下SAE4140钢板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变化,为制定代替原调质工艺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3mm厚SAE4140钢板在850℃正火,540℃~560℃区间进行回火得到的NT态钢板性能与QT态钢板相近,并且批量生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李润娟  贾宇向 《铸造技术》2014,(11):2554-2557
在880℃和920℃奥氏体化温度下对不同直径30Mn Si钢筋进行直接淬火和分段淬火处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段淬火使30Mn Si钢筋微观组织中马氏体、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改善30Mn Si钢筋的硬度分布。  相似文献   

13.
石江龙  卢军 《热处理》2009,24(3):21-24
比较了H13钢盐浴分级淬火、盐浴分级淬火+200℃×2h回火、真空高压气淬和真空高压气淬+200℃×2h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H13钢真空高压气淬后的力学性能更为优良。这主要是因为H13钢盐浴分级淬火后,存在拉应力,而真空高压气淬后存在压应力;同时还与真空淬火具有脱气作用,残留奥氏体较多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分级淬火后应快速冷却,减少贝氏体量,增加马氏体转变量,抵消部分热应力,有利于减小模具的畸变和提高韧性。  相似文献   

14.
以Cr12MoV冷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道激光扫描与多道激光扫描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单道激光表面淬火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单道激光表面淬火下,激光功率为1 450 W时可以获得良好的硬化效果;搭接率为10%左右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搭接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秀娜  吴伟 《铸造技术》2014,(5):930-932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W6Mo5Cr4V3Co8高速钢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面方向和不同尺寸规格的高速钢显微组织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淬火温度范围较宽,并且淬火后均匀细小的碳化物颗粒阻碍了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高温回火后,高速钢呈现出明显的二次硬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不同工艺处理后的X52热轧(HR)管线钢母材的组织和性能,得出热处理工艺对热轧态管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相近或相同钢级热轧态管线钢无缝钢管、弯管、管件的热加工及热处理提供实践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对高钒高速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热处理对高钒高速钢残留奥氏体、硬度、冲击韧度及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筛选了适用于磨粒磨损工况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碳化钒形态分布无明显影响,但对高钒高速钢基体中奥氏体含量和耐磨性有重要影响。淬火温度越高,回火温度越低,则残留奥氏体含量越高。残留奥氏体含量在20%-40%,耐磨性最好。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00-1050)℃淬火,550%一次回火,此工艺处理后试样硬度较高,冲击韧度适中,耐磨性最好。多次回火后,高钒高速钢硬度降低,耐磨粒磨损性能下降。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经过合适热处理工艺处理后,高钒高速钢的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经不同介质和不同温度淬火并于250℃回火后衬板用低碳高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淬火和回火后钢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少量残留奥氏体及碳化物,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该钢获得良好的韧性与硬度配合的热处理工艺为1020℃油淬、250℃回火。  相似文献   

19.
高婕 《铸造技术》2014,(11):2576-2578
以Cr、Mo和V微合金化模具钢为对象,研究了淬火和回火温度对模具钢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为1 080℃时模具钢具有较好的硬度与冲击韧度。在1 080℃淬火580℃回火条件下,模具钢基体中大量弥散分布的纳米级V(C,N)、Cr23C6和Mo2C析出物,起到了有效的弥散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