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针对该课程内容多、理论深奥、概念抽象,传统教学模式效果差的现状,提出工程案例与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分析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阐述工程案例与虚拟实验组合教学模式的特点,介绍工程案例与虚拟实验组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策略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最后以反应谱理论知识讲解为例,详细介绍案例教学与虚拟仿真混合教学模式在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教学中以抗震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主线,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可视化的地震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强调启发式教学,加深学生对抗震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条件下案例教学法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媒体条件下案例教学法是建筑抗震设计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文章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的特点,阐述了多媒体条件下案例教学的作用及实施,并指出了多媒体条件下案例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新型低层装配式民居结构的抗震性能,文中根据已完成的单层新型装配式民居结构的地震台试验,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DINA建立房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法和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的自振周期为0.4878s.结构在发生地震时主要以剪切方式变形,处于结构正面的门窗之间的墙体部分是整个结构的薄弱处.结构的位移随着地震...  相似文献   

4.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核心课程,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结合该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采用专题模块化教学,明确各模块的学习主题,对不同模块的知识点进行精细化讲解,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快速高质量吸收。教学中借助现代新型教学手段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并与其他专业课内容相互渗透,与最新规范相结合。同时,融合工程案例,在案例中让学生体会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经典案例,对其进行研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发散学生思维。运用BIM仿真教学,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知识视野。通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实现与抗震知识点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抗震行业的最新前沿技术及相关理论。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回答问题和互动讨论积极,进而熟练掌握各章知识点,教学效果良好,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孟丹彬 《住宅产业》2008,(10):39-40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大地震作用下住宅工程抗震的基本规律,对住宅工程进入屈服后的应力和应变进行了分析。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提出了计算原理,并利用所得到的概念对抗震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为今后的住宅工程抗震设计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1)
未来化工产业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为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构筑并实施"生活案例—理论教学—工程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引探、类比、启发等教学方法将生活案例、理论教学、工程案例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工程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仿真试验进行结构地震反应的理论和计算分析,将理论分析结果、振动台试验结果和计算机仿真结果三者结合起来,研究和分析地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及其抗震性能。通过数值模拟,解决试验中土压力盒损坏的问题,得到地震动激励下桩–土接触压力峰值的数据,并由此分析桩–土接触压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提出桩基上的支盘是基础减振的主要构件,并承受动荷载,减轻地震波对上部结构的冲击力,同时消耗上部结构反馈给基础的振动能量。承台和桩基两侧的土压力时程曲线呈反向关系,说明基础在同一时间一侧受压,另一侧受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框架结构和承台下的桩–土在振动时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导致承台出现转动效应、建筑物产生倾倒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工程结构抗震类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综合性课程,教学对象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课程理论知识点较多,涉及结构抗震技术最新发展。受学时和教学经费限制,实验教学一般限于梁、柱构件在拉、压、弯、扭等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试验,很少进行如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构件耗能能力测试、结构地震响应等结构动力荷载试验。介绍了工程结构抗震类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了现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开设结构抗震性能相关实验课程、建筑和桥梁减隔震装置力学性能实验课程的建议,并从编写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教学讲义,编制实验报告模版,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最新工程实践和课堂教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充分了解了各类减隔震装置、最新结构设计理念和新型结构体系,得到了规范化的试验操作技能训练,对学生就业后快速理解工程建设程序和标准,或继续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灌浆的数值仿真分析模型探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在岩土工程中,就灌浆这一施工措施对岩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灌浆对岩土体变形、强度、损伤及渗透等力学量的量化影响模型与分析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在岩土工程数值仿真分析中考虑灌浆的力学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地震灾害的角度研究了学习结构抗震设计知识的意义,根据抗震设计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从教学知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就如何教授建筑抗震设计这门课程进行了探讨,以达到寻求最合理的抗震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近些年,我国地震灾害频发不断,地震灾害给国民经济及国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危害;建筑房屋是地震灾害中受创比较严重的物体之一,据有关地震灾害研究专家分析,致使人们在地震中丧生的主要原因是建筑房屋的抗震性能差,难以抵挡地震灾害的冲击破坏,建筑房屋的倒塌使得人员伤亡量惊人。所以在此形势下,为了能够防御地震灾害,尽可能地减少地震灾害对社会的危害,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结构工程中抗震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就建筑结构工程中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浅显探讨,并对抗震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以期能对有关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安徽建筑》2019,(12):182-183
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对每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师生共同完成案例项目。文章从案例的选择和案例教学的实施分析了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以提升学生的工程经济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4.
工程抗震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文章结合大量工程抗震案例,按因问设景和因势利导两个步骤进行探究式教学法的实践探索。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将其引入场景,并层层推进探寻问题,使学生从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并按教学内容进行串联式和并联式场景转换,在互动中强化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使新型的认知结构同化于心、顺应于物。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4,(11)
作为建筑专业的学生,工程索赔这一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不是很感兴趣。下文以一具体案例介绍工程索赔运作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9,(16)
本文通过讨论地下结构抗震的特性,以及地下结构工程抗震发展历史和地震反应的特点,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地下结构工程抗震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述,通过深入的研究提高未来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提升地下结构工程抗震意识。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数值仿真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优点,通过ABAQU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了拉压杆、受扭转圆轴和受弯曲外伸梁的基本受力变形特性。数值建模和模拟结果的分析对帮助学生更深刻形象地理解材料力学基本受力变形特性、改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震反应谱和时程分析的方法对北大红楼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砖木建筑的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从中找出薄弱环节,可指导加固改造工作。数值仿真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1)结构的位移反应较小,说明结构整体刚度较大,结构中部的刚度相对较弱,这和横墙间距过大有直接的关系,整体结构的最薄弱部位集中在结构中部两侧对称区域的横墙上;2)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剪应力出现在结构层1的底部;3)木龙骨楼板具有内力传递的方向性和不均匀性,整体性相对较弱;4)结构加固的重点应该在结构中部两侧对称区域的横墙和楼板的整体性加强上。  相似文献   

19.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是土木工程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为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能力,文章提出了"模块化"教学方法,介绍了该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建设情况,以及在建设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结合结构抗震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对周边农村民居抗震性能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目前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普遍现状及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提出提高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措施和对策,由此,探索在实践中培养和强化学生抗震设计理念、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