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中耐药菌的分布现状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斌  刘冲 《广州化工》2012,40(13):5-7
耐药菌问题已是逐步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已广泛存在于水、空气、土壤等各种环境中,如果这些耐药菌携带的耐药基因传播到致病菌上,并感染人群,将对人群造成严重后果。耐药菌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本文针对最近耐药菌的研究,概述了耐药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危害,目前国内外环境中耐药菌的分布现状,以及耐药基因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
纳米银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银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催化性质,其制备方法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综述了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微乳液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法、超声波还原法、溶胶-凝胶法等。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研究进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纳米银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纳米银因其有着特殊应用成为金属材料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银粒子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制备纳米银粒子的方法,主要包括液相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和分子自组装等,分析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制备过程及优缺点,阐述了纳米银粒子在化学反应,光学领域及抗菌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不同形貌、大小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及纳米银在化工催化、光学、电子工业、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纳米银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1):2058-2060
纳米银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可催化多种化学反应。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合成法还原氧化银制备纳米银。用吸附色谱柱法将钠米银吸附在Al2O3上制得Ag/Al2O3催化剂,以此催化Se6+还原反应。结果表明,Ag/Al2O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催化Se6+还原为Se、H2Se。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15,(11):2058-2060
纳米银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可催化多种化学反应。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合成法还原氧化银制备纳米银。用吸附色谱柱法将钠米银吸附在Al2O3上制得Ag/Al2O3催化剂,以此催化Se6+还原反应。结果表明,Ag/Al2O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催化Se6+还原为Se、H2Se。  相似文献   

8.
《山东化工》2021,50(13)
纳米银(n Ag)的使用增加了人类健康潜在风险,这迫切需要对n Ag做出安全评估。本研究方法:选取20,50,80 nm粒径nAg,2,4,8,16,32,64,128和256μg/m L不同浓度,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GRM02)处理24 h,MTT法检测计算细胞存活率,并筛选出不引起细胞大量凋亡或死亡的20 nm nAg,在20μg/m L浓度下处理GRM02细胞24 h,通过对培养细胞膜关键损伤指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抗氧化酶系统活性以及关键凋亡因子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相较实验组细胞膜损伤关键指标LDH含量升高约3.2倍(p0.01),CAT降低约86%(p0.01),caspase-3含量提高了32.72%。结论:n Ag会诱导GRM02细胞产生氧化应激,降低抗氧化酶活性,破坏细胞膜结构,激活了凋亡因子Caspase-3相关途径,介导细胞凋亡或死亡。  相似文献   

9.
赖文忠  林幼卿  肖旺钏 《应用化工》2012,41(2):266-268,285
以PVP为表面活性剂和保护剂,甲酸铵为还原剂,在室温条件下液相还原硝酸银制备纳米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控PVP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室温条件下可制备不同形貌、不同分散性的纳米银。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2):369-372
针对纳米银粒子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还原法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纳米银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二糖法、多糖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提取物法等。同时介绍了纳米银离子在净水处理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认为,糖类作为还原剂可生成具有良好催化及杀菌性能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的形貌可控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法中微生物及植物的选择技术等是今后纳米银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纳米银粒子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还原法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纳米银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二糖法、多糖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提取物法等。同时介绍了纳米银离子在净水处理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认为,糖类作为还原剂可生成具有良好催化及杀菌性能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的形貌可控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法中微生物及植物的选择技术等是今后纳米银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三乙醇胺与硝酸银溶液形成的络合物水溶液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分散剂,在40℃左右合成水溶性纳米银溶胶,并与银氨络合物为前驱体进行对比试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前者最大吸收峰远大于后者,表明前者纳米银的形成速率较快;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当银离子的浓度为100μg/mL、PVP浓度为400μg/mL,40℃反应半小时,形成的纳米银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5nm左右。  相似文献   

13.
纳米银粒子的独特性能使其在电学、热学、光学、磁学、抗茵和催化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纳米银制备技术迅速发展,方法多种多样.生物法因其成本低、绿色环保和反应过程简单等优势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采用细茼或真菌等微生物合成纳米银材料一直是新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对近几年国内外生物合成纳米银材料的方法及机理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10):2653-2656
由于纳米银的许多特殊性能均取决于其粒度,因此制备粒度可控且均一的球形纳米银是非常重要的。以硝酸银为银源,鞣酸和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制备了不同粒度的球形纳米银颗粒。实验分别考察了硝酸银、鞣酸和柠檬酸钠的用量,以及混合温度对粒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不同粒度球形纳米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双还原剂液相还原法能够制备分散度好、粒度均一的球形纳米银。随着硝酸银用量的增加,纳米银的粒度变化不大,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鞣酸用量的增加,柠檬酸钠用量的减小和混合温度的升高,纳米银的粒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医院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的球形纳米银粒子,并研究了其对未水洗羽毛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银对羽毛表面细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当纳米银粒子浓度为1.8μg/mL时,漂洗液中90%以上的细菌已经被杀灭,浓度大于18μg/mL时,对细菌的杀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纳米银-壳聚糖复合膜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利用计时电流法对不同光照时间纳米银颗粒组装的酶电极响应电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光照纳米银颗粒可以抑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响应电流;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纳米银颗粒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光照时间达到120min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响应电流最小(-3.953μA/cm2).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响应电流的抑制可能是由纳米银颗粒表面的Ag+离子浓度及表面性能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Fenton法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和耐药菌(ARB)的去除效果,以明确Fenton对于降低污泥ARGs和ARB传播风险的有效性。采用宏基因组测定Fenton处理前后污泥,分析ARGs、移动遗传元件(MGEs)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此外,以5种常见抗生素为基础,从Fenton处理后的污泥中筛选出ARB并推测其致病性。结果表明,经Fenton处理后污泥中ARGs明显下降,总去除率达到了67.36%。其中,特曲霉素类、春日霉素类、喹诺酮类和磷霉素类ARGs的去除量最高,分别为1.12log、1.04log、0.78log和0.69log。另外,Fenton处理后污泥样品仍筛选出9株ARB,其中4株ARB与寡养单胞菌亲缘关系接近,具有致病性;2株ARB与蜡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相似,可能为未知致病菌;剩余3株ARB虽具有抗性,但目前无证据显示其对人体致病。由此可知,Fenton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污泥ARGs和ARB,但仍有部分ARGs和ARB难以去除,它们可能会随着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再次进入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作用于含有单体AMPS、MMA和交联剂MBA的Ag NO3水溶液,使Ag+还原为纳米级的银粒子,与此同时单体和交联剂形成共聚物,从而在无引发剂和还原剂的条件下制备出纳米银/P(AMPS-MMA)复合水凝胶。TEM表明,制备的纳米银粒径在10~20nm,粒径分布较窄,且均匀地分散在水凝胶聚合物里;通过研究纳米银/P(AMPS-MMA)复合水凝胶和P(AMPS-MMA)水凝胶的溶胀率、溶胀动力学、退溶胀动力学和温敏性质等表明,纳米银增强了复合水凝胶的吸水性能和提高了复合水凝胶的温敏性。  相似文献   

20.
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芝华  王炎伟  卢健体 《化工学报》2009,60(6):1351-1356
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技术备受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还原沉淀法、软模板法、电化学沉积法、热沉积法等化学制备技术,探讨了化学法制备片状纳米银粉的形成机理。片状纳米银粉由于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表现出独特的光、热、电、磁、催化等性能,在导电、杀菌、催化、生物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技术显示出诱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