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程斌 《云南建筑》2014,(5):52-57
从2008年参与“丽江和府皇冠假日酒店”的设计,到后来参与台湾李祖原事务所合作的“雪山云项项目”,以及主创的丽江晶雪琼海山苑度假地产,安徽九溪恒辰地产等项目,无不与地域建筑息息相关。结合做过的项目,浅谈一下地域建筑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反映时代经济技术的建筑,其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许多造型新颖、采用高新技术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这些新建筑给建筑创作领域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高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观了建筑创作的形式和风格,但随着这些形式的再次“国际化”又不得不令人担忧。 目前国内应运而生一些所谓的  相似文献   

3.
余卓群 《华中建筑》1993,11(3):18-19,4
该文认为在建筑创作中,重要的是寻找功能技术、环境意识与文化现象之间的恰当结合点。并从历史的延续性、时代的延展性、文化的关联性、民族的习惯性、地域的物质性五个方面来考察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筑创作,先哲与同行已有许多真知灼见,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和引导。在创作中,感悟这些至理明言,实非易事,然而确是我们所孜孜追求的。文化丰富环境把握环境和认识文化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作一个比喻,两者是河床与源泉的关系。环境的层次较为丰富,有自然的环境、人文的环境,有技术的层次和景观艺术的层次以及生态的层次,重要的是运用文化观念去解读。如用生态文化去解读环境中的土、木、山、水等资源以及建筑中的阳光、空气;而用历史文化的观念去因借环境中的人文传统资源。文化会赋予环境丰富的内涵,提高环境的质…  相似文献   

5.
有感于莫言先生在瑞典皇家学院的45分钟演讲:这位喜欢讲故事的中国作家,面对全世界的目光,继续讲他的故事:文学、故事、家乡、亲人。这些关于中国的故事打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也通过诺贝尔奖在形式上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回顾2012年,"中国叙事"一次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吴良镛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技技术奖;王澍先生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等等。莫言先生的故事,《北京宪章》的倡  相似文献   

6.
浅谈建筑创作中的文脉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延婷 《山西建筑》2009,35(6):29-30
对现代建筑创作、情势、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重视群化意识、尊重自然环境、注重审美情趣、强调地域特色、兼顾远近形势五个方面对建筑创作中文脉延续的手法进行了论述,从而解决了新时代谋求新的创作思路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段锐  黄俊翔  梁锐 《山西建筑》2021,(10):37-40
在探讨地域建筑发展沿革的基础上,搜集建筑作品实例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了影响地域建筑要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与材料,并整合建筑学、文化遗产、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当代地域建筑面临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探讨了地域建筑创作设计的手法,为地域建筑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早 《南方建筑》1998,(2):34-35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改造者。好的建筑作品是环境中的一员,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母题的。色彩的、文化内涵的或符号式的,等等;应完美地解决基地存在的先天缺陷与不足,使基地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应与周围环境有着对话的关系,并共同创造出良好的城市整体视觉环境。本世纪中叶,面对现代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孤立设计、漠视环境带来的人工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环境的整体性,注意到环境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于是建筑环境心理学应运而生,同时,建筑学结合生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建筑文化意义的阐述,强调了以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特色为主线来塑造城市特色、城市建筑,指出保护好自然和人文资源,在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与旧城改造,以及更新观念,繁荣建筑创作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刘谞 《新建筑》1999,(4):34-36
通过几项工程实例的分析,认为应重视贫困地区的建筑创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小城市建筑创作的唯一途径。“大建筑”和“小建筑”在客观上存在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差距,“差距”的本身意味着小建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极大想像空间。  相似文献   

11.
张炯 《新建筑》2004,(5):73-75
在分析现代和后现代建筑文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出文化的分化和整合造成了建筑创作两种不同的大视野。阐明了从现代到当代,文化语境从分化到整合对现当代建筑创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指出在21世纪,发展中国建筑创作首先应该具备上述双重视野。  相似文献   

12.
梁思成“建筑可译论”之前的中国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赖德霖 《建筑师》2009,(1):22-30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针对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建筑可译论”。他相信将西式建筑中的构图要素替换为相应的中式要素,就可以将建筑转变为中式风格。本文探寻19世纪以来,在梁思成理论表述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的”西译中”建筑实践。作者认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一个曾经同时被中国和西方建筑史视为边缘的领域及其对于两个学科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它在对一种看似混杂的建筑现象进行解释的同时也将厘清若干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线索。此外,它还试图引发人们对于“建筑可译性”在实践过程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包括:对应词汇的选择及其与社会文化和专业的语境的关系,翻译所导致的语义转变,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差别所导致的“非互换性”。更进一步它还将质疑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主义史学中的”折衷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13.
地域建筑创作与建筑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艳 《华中建筑》2008,26(6):12-14
该文提出了建筑的地域性格,论述了地域建筑与自然、技术妁关系,最后提出地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叶青  刘虹 《福建建筑》2006,(2):15-17
建筑创作思维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思维过程,它常常具有猜测性和探索性。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结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教育和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实践,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从而发挥创作的主体能动性,提高思维想象能力,达到建筑作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西南是中国西部乡土建筑众多的区域,文化的积淀是多彩的,它对现代化新建筑创作、对乡土建筑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和坚实的根基,本文依西南乡土建筑文化,引东部民间建筑及国外建筑,通过对建筑文化及环境、情感的探讨,进而说明建筑创作应立足于本土建筑文化,同时与外来优秀建筑文化、思想观念“嫁接”,必然产生积极后果。建筑创作应是环境、情感及文化“嫁接”三者关系的产物,是方法,又是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丁俊杰  吴永发 《安徽建筑》2010,(2):17-18,20
在建筑创作中,越来越多的需要关注到"形质"与"意象"的相互渗透。伴随着现代建筑设计出现的问题,文章中阐述分析了"形质"与"意象"的能动关系,并叙述了渗透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原理,同时通过自身做过的项目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郑炎  凌育洪 《建筑科学》2007,23(3):107-110
阐述建筑美是艺术和技术的融合,杰出的建筑作品依赖完美的结构技术,慎密的结构构思缔造优秀的建筑作品;通过实例分析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精湛结构概念,并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的结构艺术,同时例举国内外一些反例;最后从教学、工程设计和考核等方面提出建议加强建筑师的结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以获奖工程实例阐明建筑创作的基本原则:意先于形、实用经济、立足现实。  相似文献   

19.
王轶男 《城市建筑》2014,(32):47-47
在建筑设计中,会有一些约束和创造的问题,而在这些约束条件的作用下,要想实现建筑设计的质量提升,就需要建筑设计者进行适当地创造。本文就建筑设计中相关的约束和创造的应用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桥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延伸了桥梁的结构跨度;而现代化思想交流的多元化也拓展了桥在建筑创作思维中的表达深度。“桥”在建筑创作中体现出多义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