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海绵城市在新建工程项目中的规划及施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车库顶板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及其他设施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优势、应用合理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车库顶板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等设施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实现雨水渗透净化,减少降雨径流外排流量,降低场地内降雨径流的污染负荷,保护场地内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校园内涝、水污染问题对校园环境的破坏不断增加,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校园建筑设计中被提上议程。该文从校园绿地、建筑、道路、广场四个方面入手,探索海绵城市理念在微观层次的表达。基于《宜昌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通过海绵设施分布图、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汇水分区图等施工图纸设计,计算得出下沉式绿地率、雨水资源化利用率、透水铺装率等指标,使其满足宜昌市海绵城市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亚丽  曹春霞  龚浩 《规划师》2022,(11):97-103
文章针对山地城市的自然地理、空间布局、气候水文、降雨产流等特性,结合城市防涝与韧性发展需求,开展“韧性城市”与“海绵城市”耦合的山地城市防涝规划研究,通过对山地城市进行立体化防涝顶层设计,优化山地水系“韧性海绵”格局,维护“韧性海绵”水循环系统,统筹协调“韧性海绵”用地、空间及设施布局,实现“上游海绵蓄洪削峰、城市海绵韧性防涝、末端海绵弹性行泄”,并构建了“外涵、内敛、韧性、安全”的山地城市立体防涝体系。  相似文献   

4.
重庆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LID设计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典型的山地城市,其山地条件增加了径流流量、流速、水质的控制难度,降雨条件增大了径流就地消纳和利用的难度,土壤条件增大了低影响开发工程设施的建造难度,针对上述地域性挑战提出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LID设计的主要应对策略,梳理出山地城市绿地的LID设计简要流程,探讨了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绿地等主要类型在典型坡地条件下的LID设计方法,旨在为山地城市绿地的LID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海绵城市工程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领域.在公园绿地建设中应用海绵设施,降低城市地块的雨水排放压力,削减雨水径流污染排放量,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以玉溪大河下段3号地块的设计为例,应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采用了多种海绵设施处理场地内雨水径流,使场地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源头径流控制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含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对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雨水径流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等的作用不可或缺。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设施运行维护规程还不成熟,缺少相应的运行维护体系。为此对源头径流控制设施维护过程中关于责任分配、维护人员要求、维护要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海绵城市源头径流控制设施的健康长久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期间,建成了一批海绵设施。具有水量控制功能的海绵设施主要包括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这类海绵设施能有效控制的雨水径流包括:通过设施自身调蓄、蒸发、下渗回补地下水的雨水径流,以及通过设施土壤、填料等过滤、吸附作用净化后由底部盲管收集外排的径流量。因此,海绵设施的外排径流量即为通过设施溢流井外排的雨水径流总量,海绵设施进水口径流总量与外排径流总量即为设施雨水径流控制总量。本文主要以雨水花园为研究对象,监测其进出水口流量结合降雨量及降雨强度进行具体分析,综合评估雨水花园对径流控制的效果,为雨水花园的设计及推广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省三亚市某危旧房改造项目为案例,分析了绿色雨水设施在工程设计和场地径流控制中的应用。该项目通过综合采用透水铺装、绿化屋顶、下凹式绿地、雨水蓄水池等绿色雨水设施,满足了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径流峰值控制三大总体控制目标,同时满足透水铺装率、绿化屋顶率等引导性单项控制指标。径流洪峰控制采用SWMM (雨水管理模型)软件建立。该项目的绿色雨水设施应用与径流控制计算对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沿海区域多为山地丘陵地带,地形复杂,暴雨汇流历时短,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存在沿海台风增雨、洪水暴涨暴落、水土流失、径流污染缺少控制等问题影响。以龙岩市上杭县为例,从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提升、水资源统筹四个方面进行问题和需求剖析,提出适用于沿海山地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方法和模式,以期为其他沿海山地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期间各地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已实施的建筑小区海绵项目,在径流控制方面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对于海绵设施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少关注。因此,基于南方多雨气候条件下,对建筑小区海绵化建设后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研究,识别关键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十四五”期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生态设计理念,主要利用场地竖向高差构建生态调蓄空间,对降雨径流进行调蓄和净化。通过对多个居住类海绵项目进行调研评估,海绵设施在完成自身调蓄雨水的功能外,其景观效果无法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因此提高住区内海绵城市的景观效果是后期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文结合景观设计及海绵城市设计要素,探讨居住类项目内海绵设施的设计手法,为相关业内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树池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技术设施,是城市道路、广场树木生长所需的人工构筑物,已有较多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种城市树池的建池原则、处理方式、植物灌溉、雨水回用等特点,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设计并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净化初期径流并储存回用雨水的海绵型改进优化树池,并相应地提出了该新型树池的构造要求、设计方法与参数,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要求,对其应用特点与要求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设施具有径流控制与节水效果高、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昌某住宅项目的场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设计进行实例展示,对场地雨水实施径流总量控制,场地设计连同景观设计,结合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实现住宅项目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的目标,满足绿色建筑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4.
润玉园小区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应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对其进行雨水设施体系和中心湖的改造,从而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5%、SS控制率 45%、水体为地表水Ⅲ类水质的目标。此项设计中充分利用场地现状、当地材料、乡土植物等因素,综合构建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海绵系统,通过LID设施组合,如雨水花园、植草沟、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等,实现了8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排水防涝标准达标,满足水量控制、内涝防治、水质控制等要求。  相似文献   

15.
《居业》2015,(19)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旨在指导各地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认为,海绵城市,就是要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先利用场地源头设施对径流进行促渗减  相似文献   

16.
从海绵城市问题导向和景观环境全面提升的角度,对深圳已使用20多年的居住建筑小区——天健花园进行海绵化改造。在解决小区局部积水、地下室顶板渗漏等痛点问题的同时,改变场地径流组织,重塑景观格局,将海绵城市技术融入景观方案,通过三区立体海绵设施布局,赋予庭院雨水自然积存、滞、蓄、净化功能,形成丰富的雨趣文化。通过薄型下凹绿地和轻质透水铺装等技术创新,解决地下室顶板荷载限制下海绵设施设置问题。对雨水总排口的长期监测表明,改造后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从约17%提升至大于65%,是老旧小区宜居改造和海绵城市达标改造的一次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7.
石玫  黄河 《重庆建筑》2021,20(8):21-23
该文以重庆市广阳岛为例,对海绵城市设计进行研究.依据重庆市海绵城市相关设计要求,对广阳岛地形岩土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对广阳岛进行海绵设施设计.该设计选择采用生态湖塘和小微湿地的海绵设施,并通过ICM模拟验证了场地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以达到设计目标,可为类似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海绵城市的水分特征与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提出了对雨水径流的源头实施减控、建立滞流量控制设施的调控系统、健全组织机构等海绵城市的建设路径,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相似文献   

19.
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有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定义进行了公式化表达。发现在设定的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情况下,采用容积法确定LID设施规模的场地,其能达到的理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之间存在差异。对两者的偏差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各场降雨综合径流系数的因素均对偏差值产生影响。偏差值恒为负值,即因忽略了本底超额控制雨量,按照容积法确定的LID设施规模具有一定的安全度。以广州市降雨序列为例,计算了不同径流系数、不同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情景下,按照容积法设计的海绵场地所能实现的理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总是大于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其相对偏差值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对于建设密度较大的老城区,因其径流系数较大,采用容积法设计的海绵设施规模安全余量较小,应当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结合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貌、排水系统、暴雨径流等特点,重点分析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提出了建设一系列更适合山地地形特色的多层次立体海绵设施,并结合重庆市悦来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情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山地地形的海绵城市规划策略,以期为山地立体海绵设施的建设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