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娜  曲亮  庄敬宜 《安徽建筑》2024,(3):129-130
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是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剖析专业实践课程思政现状,发掘思政融合的痛点与难点,提炼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策略,对实践教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进行探索与研究,进而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实现思政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特色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与思政融合新路径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继东  刘京  肖凯  黄源 《建设监理》2022,(11):49-52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数字化建设被提到第一项主要任务中。监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数字化建设,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应将工作标准化、模块化、数据结构化等思路融入数字化平台,不断开展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研发,将企业一系列工作模板、工作标准、履职数据进行有效嵌套融合,进而实现工作标准作业指导、履职履责查询、企业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数字化应用场景,大大提升企业质量安全的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实名约谈和就业单位评价等方式,围绕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教学收获,对西南交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10—2015连续5届本科毕业生展开了培养过程中植物类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归纳出目前建筑学科背景下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存在课时量不足、基础课程设置缺失、课程深度不够、实践与设计脱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学科重视程度、改革课程体系、完善师资结构、构建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培养兼具科学思维与艺术审美的风景园林人才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4):30-35
以轨道交通特色专业平台课程"铁道概论"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跨专业课程开发团队,基于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并进行跨专业分模块授课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本文探讨建筑学专业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通过梳理并优化课程目标、思政元素、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举措,构建德育与智育并举的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石静  王晓飞  张坤 《砖瓦》2023,(7):163-166
基于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关系,首先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并以工程造价类专业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课程内容结构优化、课程实施平台搭建、教师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举措,转换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张永强 《安徽建筑》2022,(2):117-118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比较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功能。文章通过分析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原因,以及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建工专业核心课“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为例,从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教学考核评价等三个方面,探讨该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并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于高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从课程育德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借助信阳红色教育资源展开了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程思维意识和责任担当,敬业奉献的大国工匠精...  相似文献   

9.
许玥  刘中华 《四川建筑》2021,(1):277-278
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长期分离,目前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以钢结构设计原理为例,探讨土木工程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各大高校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但如何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共进,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挖掘土木工程专业所蕴含的德育元素,以同济大学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建设工程法规为例,研究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进一步探索土木工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改革提出建议:首先,结合课程特色,以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为重要抓手,将思政教育内容具体化;其次,强调隐式教育,发挥教师“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作用;最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政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张雨汀 《中州建设》2013,(13):63-64
从对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课程体系的分析入手,阐明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科目及大纲内容对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导向作用,总结专业系统性学习的必要性,同时提出教学建议,以期对该课程体系的改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34)
高职教育是目前我国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要使培养出的人才真正符合社会的需要,就必须落实好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以思政课程为主,单纯的思政课堂教育目前已经面临了不少困境。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思政教育现状,以高职院校汽车车身结构课程为例,为思政课程转变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是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尝试,是培养一流人才、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课程为例,在深刻理解土的特点与工程问题、全面厘清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土力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根据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育人目标定位,确定土力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组建教学团队,创建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深入挖掘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凝练出课程的四大思政元素: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工程伦理、专业兴趣与认同,依据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育角度,遴选出一批典型的、本土化的思政教学案例,将其有机、有效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如盐入水,润物无声,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和熏陶。通过实施土力学课程思政,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提高,职业责任及安全意识增强,专业兴趣与认同感提升,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融合,形成了土力学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效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有效补充和辅助力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2)
当前,如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是各高校及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课程思政"指出各类课程都肩负德育的责任,都要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项目组以"课程思政"的开展为契机,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以学校平台及教师自身政治素养为依托,探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药人才。同时,也为其他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4)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下,基于职教新干线平台开发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显得十分必要。动漫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对于动漫教学、科研、专业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资源库的建设能促进动漫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文章在分析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前提下,探讨如何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出资源库建设的框架设计、内容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肖丽娜  李子萍  贾如 《华中建筑》2011,29(6):185-188
文章以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的教育为背景,以住宅设计课程为例,通过将西安交通大学和新南成尔士大学两校的住宅设计课程设置及两个作业进行多层次的深入比较研究,试图找出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差异与共通点,为我校的建筑学发展提出操作性强的借鉴性建议,从而促进我校建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对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专业课的教案设计是保证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工科课程特点,遵循教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为例,通过对课程总体定位的思考和凝练,在教案设计融入适当的情感价值等思政教学目标是做好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中,需要思考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结合方法;在教学步骤与教学策略部分,要详细设计思政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切入时机与传递方式;在教学时间安排中,应合理纳入思政部分;在作业反馈评价部分,用专业开放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3)
文章分析当前美术院校学生留院作品资源库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留院作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留院作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为例,详细介绍网络环境下学生留院作品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课程思政已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高校专业基础课是普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纽带,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目前,思政教学实践普遍存在“表面化”“硬融入”的问题,专业基础课程也不例外。专业基础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覆盖面大、受众广的特点;因此,提高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提升授课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要让全体授课教师在理念上认同,在能力上胜任。其次,要符合专业育人特点,充分体现授课对象的差异性,深度挖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建立具有课程特色、专业特色、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库。根据学科、专业、教材的不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因材施教,实现价值塑造。最后,从课程质量标准、教材、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全方位做好课程思政设计,通过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导、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大育人目标,确保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要求全课程育人,各学科要与思政课协同作用,以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着巨大的德育资源,是发展学生德育的重要教育途径。因此,高中音乐教育应该加入传统音乐的学习,以促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实现美育和德育共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本土传统音乐的继承与传播。国家虽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传统音乐的发展与继承,但其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学校音乐教育增设地方特色传统音乐的学习有利于传统音乐的发展,挖掘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渗透德育。教师可以采取传统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学习的规模。此外,教师也要具备传统音乐素养和育人意识,以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