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而死亡赔偿金性质的认定在实践中又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关于死亡赔偿金能否作为遗产继承,是否定性为精神损害赔偿,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带着这样的问题对死亡赔偿金进行探讨,其目的是希望能够对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附带民事诉讼性质上为民事诉讼.但与单纯民事诉讼相比,在赔偿要件及程序特有规则方面没有差异,在实体赔偿及程序法共性规则方面又具有其特殊性.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各为独立的诉讼程序.二者在法律层面上不存在关联,仅在日常生活这一非法律层面存在关联.因此二者分离在法律层面不存在任何障碍,但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一并审理并无不妥.  相似文献   

3.
死亡赔偿金制度一直受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批评,死亡赔偿金标准的不统一是其遭受批判的主要原因。本文试从其性质入手,深入分析对死亡赔偿金制度批判的原因以及死亡赔偿金标准差异的合理性因素。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能否被社会公众所知晓,能否被社会可接受,都是该制度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纳入我国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被害人在自己的权利遭受损害时,有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但当被告人的侵权行为涉嫌犯罪时,被害人因该侵权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却得不到我国刑事法律救济,受害人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也不能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司法实务中,该制度矛盾重重。随着人权意识的觉醒、人本意识的回归精神损害赔偿范围逐渐扩大,法律人性化成为主流和方向。而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禁止精神损害赔偿与立法方向是违背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应是正当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合同是市场经中的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违反经济合同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经济合同中承担违约责任的两种重要形式违约金和赔偿金的概念和执行条件,以及违约金与赔偿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运用案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问题.虽然《行政诉讼法》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都纳入到了范围内,但这只是概括的总结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对各类行政行为的内容是否都可以适用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说明,理论界也对各类行为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对此,应该从最大限度的维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符合三权分立的宪政价值、关联性、借鉴实践经验等角度探析确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适用范围的标准,并通过这些标准来确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前人身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中分散多元立法,提出当前存在于侵权死亡赔偿中的"同命不同价"问题,然后分析同命不同价的根源及不合理性,论述生命价值和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得出同命同价的法律意义。通过阐述司法实践中同命同价的实现以及该相应法律的进步,特别是《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使得"同命同价"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同命同价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前人身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中分散多元立法,提出当前存在于侵权死亡赔偿中的"同命不同价"问题,然后分析同命不同价的根源及不合理性,论述生命价值和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得出同命同价的法律意义。通过阐述司法实践中同命同价的实现以及该相应法律的进步,特别是《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使得"同命同价"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同命同价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残疾、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抚慰金的概念分野面临着效应价值和规范技术上的质问.在我国民法典之民事责任法设计中,理应对在违约场合中不能借助侵权责任法加以实现的某些精神损害救济留出应有的通道.我国国家实定法对主体精神利益的保护总体持谨慎态度,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主体精神利益保护需求与救济制度供给不足的矛盾;有关主体精神利益保护的现行制度框架存在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的双重冲突.  相似文献   

10.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以刑事诉讼的存在为前提条件,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直接物质损失,有权通过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赔偿.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公有制单位未提起的,检察院有权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负有赔偿责任的人不限于刑事被告人,具体包括五种情况.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间应限定在一审阶段法院受理案件到法庭辩论终结前.  相似文献   

1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以刑事诉讼的存在为前提条件,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直接物质损失,有权通过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获得的赔偿,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公有制单位未提起的,检察院有权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负有赔偿责任的人不限于刑事被告人,具体包括五种情况,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间应限定在一审阶段法院受理案件到法庭辩论终结前。  相似文献   

12.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比普通民事诉讼案件执行更难,有其自身特殊原因。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问题已不是执行机构单方面的努力所能解决的,而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相关机构的配合。  相似文献   

13.
分析公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工作面临的困境,论证了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轻刑化功能的正当性,提出了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轻刑化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4.
宋律师信箱     
宋律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请教您:2005年5月7日上午,我表弟在乘坐公交车时与一位姓林的先生发生口角,后发展到相互撕打。在厮打过程中,林某用其携带的工具箱里的一把铁锤将我表弟的头部砸伤,经医学鉴定,属于重伤。事发后。林某被抓。2005年8月,林某被公诉机关以故意伤害罪起诉。在诉讼过程中,我表弟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林某赔偿其医疗费、手术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鉴定费、伤残生活补助费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共计人民币20余万元。但法院说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于法无据,没有支持。请问宋律师,我们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到底是怎么规定的?为什么说是于法无据呢?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规定存在二大禁区:一是不适用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害的案件;二是不适用精神的损害赔偿案件。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不符合设立附带民事诉制度的初衷,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诉讼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自然也应成为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调解实践中存在法官、当事人诚信缺失现象,强制调解、恶意调解行为时有发生.法律没有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科以明确的惩罚、制裁.应将诚实信用原则明确规定为诉讼调解原则,并出台有关司法解释,明确诚实信用原则对法官和当事人的要求,明确不诚信行为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保障权利受损者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进行了分析;然后从诉讼经济,维护司法统一,树立司法权威,解决现行审理方式弊端等方面做了论述,提出了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比较严重,对这一问题应当从法律的角度来寻求解决的途径.应当明确,农民工也属于《劳动法》的保护范围.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成因有立法、执法、司法等多个方面,应采取多种法律对策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进行了分析;然后从诉讼经济,维护司法统一.树立司法权威,解决现行审理方式弊端等方面做了论述,提出了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业主委员会是否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也并不一致。从业主团体的性质来看,业主委员会具有一定民事行为能力;从诉讼权利能力和实体权利能力分离的趋势来看,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突破了民事主体的限制,业主委员会作为其他组织,可以成为民事诉讼主体。但由于业主委员会不是独立的法人,其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从业主委员会的设立程序、主要职责等方面考察,其诉讼主体权能具有局限性,即业主委员会只有在物业管理活动产生纠纷而形成的诉讼中,才为适格的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