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鞍钢3200 m3高炉因炉缸事故停炉大修,更换了炉底、炉缸砖衬及冷却壁。在开炉过程中,通过制定详细的烘炉和开炉方案,确定合理的开炉工艺参数、及时调整高炉操作等措施,实现了顺利开炉。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鞍钢鲅鱼圈1号高炉(第一代)大修停炉出残铁操作的过程以及经验总结.本次操作是鞍钢首次4000m3高炉出残铁,从出残铁方案的审定,残铁口位置的确定,残铁沟与残铁坑的设计与制作,都进行了严密的论证.从操作实践结果看,放残铁效果较好,炉缸残留渣铁较少,放残铁操作圆满成功,为高炉大修工程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按流体分布状态和所允许最大热流强度的方法,对鞍钢3200m~3高炉炉缸冷却水需求量进行了计算,并就冷却水流速、水管直径和气隙参数对冷却壁热面温度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鞍钢3 200m~3高炉炉缸冷却壁用φ50mm×6mm水管和1250m~3/h的冷却水量,对冷却强度和系统回路阻损的设计都是偏小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莱钢3号3200 m3高炉多次因炉缸活性引起炉况波动的分析,分析了炉缸活性变化的表现、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对炉缸的活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唐钢2座3200m3高炉因炉缸活性引起炉况波动的分析,分析了炉缸活性变化的表现、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对炉缸的活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鞍钢3号高炉(3200 m^3)炉缸活跃程度,对造成炉缸工作状态差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控制煤比在合理范围、保持充沛的物理热和合适的炉渣碱度、提高鼓风动能、优化钒钛矿使用模式、加强炉前出铁组织等措施,提升了炉缸活跃程度,高炉稳定顺行,各项指标均有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7.
鞍钢4号高炉停炉大修更换炉缸耐材后,高炉出现炉墙结厚现象。通过对炉墙结厚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加强原料质量管理、降低冷却强度和调整装料制度等措施,炉墙结厚得到有效处理,高炉炉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唐钢2560m^3高炉炉底、炉缸侵蚀状况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唐钢2560m3高炉大修时炉底、炉缸侵蚀状况,结合该高炉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了炉底、炉缸的侵蚀机理,并为新建高炉提出了减缓炉缸、炉底侵蚀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鞍钢3号3200 m3高炉生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高炉送风参数与燃料消耗和透气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鞍钢3号高炉燃料消耗和顺行状态受鼓风动能、风速、炉腹煤气量等影响明显,合理的鼓风动能范围为150~175 kJ/s,风速范围为275~300 m/s,炉腹煤气量范围为7 200~8 100 m3/s,高炉阻力系数K 为2.9~3.4.  相似文献   

10.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2580 m3高炉炉缸局部环炭温度升高问题,采取了钒钛矿护炉、炉缸2段部分改高压水、堵风口降强度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2580 m3高炉炉役末期安全生产,各项技术指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济钢第二炼铁厂1^#高炉大修后炉腹以下全部采用铝碳砖砌筑,烘炉时铝碳砖砌体发生严重的氧化侵蚀,分析其原因是炉缸未加保护砖、风量和风压过高等。为此,采取了加砌保护砖、控制风温、限制风量、改进导气管等方法,保证了炉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2.
方大特钢4号高炉风口喂线护炉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4号高炉风口喂含钛包芯线护炉的试验及生产应用过程。该技术所使用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炉况顺行,并能根据生产需要随时投入运行,可实现快速、定向修补炉缸异常侵蚀部位。风口喂线对炉缸局部侵蚀的修复效果比单一的添加含钛矿护炉的效果要好;该技术若与含钛矿联合护炉并控制铁水中钛的质量分数为0.10%~0.20%,护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高炉炉缸安全是高炉长寿的主要限制环节,首钢股份公司环保限产期间对2号高炉进行了在不切割炉壳情况下的炉缸保护性清理和浇注修复施工。在此期间对高炉炉缸的破损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了首钢股份公司 2 号高炉风口以下炉缸渣皮、风口区域、出铁口前泥包的状态和炉底陶瓷垫的侵蚀状况,并分析了造成炉缸炭砖侵蚀的原因及炉缸中钛和锌元素的物相。研究发现炉底陶瓷垫未形成锅底状侵蚀,越是靠近炉墙位置,陶瓷垫侵蚀越严重,说明了炉缸活跃度不够。而象脚区炭砖侵蚀主要是受铁、钾和硫等元素的渗透侵蚀;炉底象脚区域发现大量古铜色碳氮化钛沉积物,沉积物呈带状分布;破损炉缸中发现的大量ZnO富集物是黄绿色而非传统的白色。此次破损调研为后期炉缸浇注、高炉操作以及今后的炉缸设计提供现实可靠的依据,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宽厚板厂热处理设备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要介绍了现代化宽厚板厂热处理区域主要设备及其发展动态,其中包括辐射管加热无氧化辊底式炉、明火加热辊底式炉、双步进梁炉等加热设备,辊式淬火机组、压平式淬火机组等淬火设备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以期为宝钢宽厚板厂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蓄热式板坯连续加热炉炉底强度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吕以清  孙玮 《工业炉》2004,26(5):42-44
蓄热式加热炉炉底强度的合理选取与炉子的炉长、实际加热能力、加热质量、炉子的运行工况(燃烧负荷、炉压、检修周期、炉体寿命等)密切相关。而蓄热式加热炉炉底强度的计算目前尚无详细资料。通过济钢中板3#蓄热式加热炉设计中对炉底强度的选取,经使用与炉子实际能力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对宣钢4#高炉(有效容积1 800 m3)中修开炉及达产的生产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开炉前的精心准备,如清除炉缸焦炭、烘炉操作、系统试压检漏、配料及装料、布料测定等,制定详细周密的开炉方案以及合理准确的操作制度,炉况调剂准确得当,实现了高炉顺利开炉并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17.
济钢高炉在立足济钢原燃料质量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炉炉内气体动力学的研究,以提升风量和鼓风动能、活跃炉缸为手段,逐步减少炉缸中心死焦堆的体积,增加循环区的面积,吹透炉缸中心,优化高炉工艺操作,实现高炉稳定顺行,炼铁成本低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年红钢3号高炉(1 350m3)的有害元素负荷升高。为了确定炉缸侵蚀速度与有害元素入炉量的关系,应用热传导微分方程,建立了炉缸炉底二维传热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近2年1 150℃的炉缸侵蚀线分布。结果表明:红钢3号高炉炉底侵蚀速度从50mm/a上升至60mm/a,炉缸侧壁侵蚀速度由35mm/a上升至40mm/a,对比同期有害元素入炉情况,侵蚀速度随有害元素负荷升高而有所加快,但无明显象脚状侵蚀。  相似文献   

19.
陈川  程树森 《钢铁》2012,47(12):24-29
 高炉大型化是炼铁发展的趋势,随着高炉炉缸直径的不断变大,中心不活跃区域越来越大,如何引导煤气到达炉缸中心已成为炼铁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上述难题,通过建立炉缸煤气流动三维模型,应用CFX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煤气流速,分别研究了炉缸直径、焦炭粒径、空隙度以及鼓风动能对炉缸煤气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炉缸内焦炭粒径及空隙度分布均匀,边缘煤气流速依然大于中心煤气流速,并且炉缸直径越大,中心煤气流越弱。炉缸内焦炭粒径和空隙度分布影响煤气流分布,提高炉缸中心焦炭粒径和空隙度有利于引导煤气到达炉缸中心。同时,为了保障高炉稳定顺行,鼓风参数必须和炉缸透气性协调一致,不能过于依靠提高鼓风动能吹透中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3种典型炉缸结构的特点及在我国高炉的应用效果;对合理死铁层深度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近年世界上新建的部分高炉的死铁层深度及死铁层深度与炉缸直径之比。介绍了目前已获得应用的炉缸状态监测技术,以及实践证明较好的炉缸缝隙压浆和护炉新技术。指出强化冶炼情况下,炉缸死铁层深度应至少为炉缸直径的20%;炉缸出现缝隙时,用重油压浆比用碳糊效果好;如能开发出含钛化物的炭砖,既能起到较好护炉作用,又不会像添加含钛矿那样会造成焦比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