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KJ208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伟  李晓刚  郑确  张亮  崔宏明 《煤矿安全》2006,37(11):47-49
采用RFID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对坑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井下工作人员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跟踪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KJ250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开发研制。该系统基于2.4G有源射频识别技术.是微波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据远距离传输技术的综合应用,系统由地面系统计算机和系统接口、人员位置检测分站、人员标识卡等部分构成,通过对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管理以及生产统计管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并以此为基础从软硬件两方面进行了矿井跟踪定位系统的设计,使其能自动识别和定位井下人员的位置,实现井下管理信息化、可视化,同时提高煤矿开采生产管理和作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侯艳文  姚有利  贾泽琳  苏丹  王晓义  郭康 《煤》2023,(11):33-36+91
煤矿井下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传统的矿工不安全行为防控主要依靠人来管控,智能化水平较低,难以实时自动发现并智能决策预警。文章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相关技术结合,应用于煤矿井下员工不安全行为识别。基于YOLOv5目标检测算法、OpenPose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对视频数据中物的状态及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行为判定方式,来识别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将煤矿井下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结合,提出一种实时分析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方法,有助于实现煤矿井下广泛场景中矿工不安全行为的自动识别,可用于应用层服务系统,实现预警等功能,为矿工不安全行为智能识别和预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RFID识别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近年来,RFID技术已经成功地引入到矿山安全管理领域,并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RFID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旨在推动我国矿山安全管理技术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基于RFID的煤矿井下物流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井下人员、安全物资跟踪定位以及灾害事故、责任事故预防与灾后搜救等关键问题,将RFID技术引入煤矿井下物流管理系统,通过人员和物资的动态、静态信息识别获取,实现实时管理。RFID非接触识别等技术特点与煤矿井下管理作业流程相结合,辅之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提高井下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RFID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实用性很强的通讯技术,将其应用于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可有效地提高煤矿井下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化管理,保证井下生产作业安全,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和物资设备安全,促进煤矿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入井人员管理困难问题,设计了非接触式智能识别卡考勤定位系统,系统由井下分站、入口总站、内部监控和安全监管部门组成。井下分站负责记录工作人员的位置信心,并通过CAN总线传输给入口总站;入口总站负责接收井下各分站发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给监控中心显示调度和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数据备份。  相似文献   

9.
《煤矿机械》2017,(1):162-164
煤矿井下通信环境复杂多变,现有的煤矿井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煤矿井下泛在覆盖、布设成本、电磁干扰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对可见光通信理论进行研究,以煤矿物联网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全IP煤矿井下通信系统,实现照明和通信的融合,可有效解决目前煤矿井下通信网络末端接入问题和目标精准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人员及设备的准确定位,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而目前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基本是采取区域定位模式,不能够实现井下任意位置的连续监控定位.如果将WiFi技术与GIS地理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基于WiFi的无线感知网络,实现对井下移动目标的连续动态定位,并且感知矿工周围环境信息.将实时感知的位置信息、周围环境信息和地理空间位置融合,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矿井实际测绘成果图中定位人员及机车位置.查询目标历史轨迹并回放于电子矿图上,实现对煤矿井下移动目标的动态实时定位,从而有效地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与合理调配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矿井运提设备变频器调速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矿井运输与提升设备驱动技术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变频器调速技术具有节能、自动化、工作效率高和设备质量好、维修工作量小、劳动强度低等优良性能及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任子晖  黄涛  米兰  钱远银 《煤矿机械》2012,33(11):173-174
介绍了一种矿用非接触式红外热电堆测温仪,该测温仪是基于TMP006红外热电堆传感器进行设计的。区别于以往的红外测温仪,该测温仪将环境温度的测量、目标温度的测量集成在一颗测温芯片上,因此省去了多次测温、测距的麻烦。测温仪测量精度更高,实时性好,便于用户携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提高图像目标识别率,采用卷积神经网络,重点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层级结构,主要研究了卷积层、全连接层、池化层,设计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实验样本,针对数据集进行了十类识别目标任务,得到了Sar10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对于不同目标,卷积核提取独有的特征。最后进行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AR图像目标识别。研究得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大大提高图像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14.
微计算机技术-RFID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式近距离识别目标,通过RFID技术构建一个完善的非接触式的智能公交票系统,并通过借助GPS,实现公交总站对各个运行车辆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5.
彭克青  华钢 《矿山机械》2007,35(6):41-43
介绍了嵌入式RFID卡矿用考勤系统的结构,并对各部分的实现进行了详细设计;对非接触式RFID卡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仔细研究,并给出了解码算法。利用以上研究成果设计一套基于嵌入式的矿用考勤系统。  相似文献   

16.
用图象分析仪测定矿物试样,很难依据光学象灰度区分各待测矿物相。通常以电子探针代替光学显微镜,改测X射线象。然而X射线成象太慢,不得不损失一定的图象精度来缩短成象时间,使测量可行。颗粒重心靶技术是:(a)由成象快、形状准确的背射电子象分割出全部矿粒的二值图象,用于测定颗粒面积;(b)在每个矿粒重心处形成一个9-象素的小正方形,作为电子束扫描的靶,用于收集X射线谱来辨别矿相;(c)根据模式识别原理把X射线谱按相分类,分别累积各相颗粒面积,从而求得各矿物百分含量。这样,分别利用了背射电子信号成象快、形状精确与X射线信号相辨别能力强的优点,平均每帧测定时间由几分钟减少到几秒钟。  相似文献   

17.
矿井提升机无触点开关启动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  付艳  刘勇军 《煤矿机械》2013,34(6):214-215
交流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的启动方式,既可提高启动力矩,又能限制启动电流,实现满负荷启动和调速;分析交流绕线异步电机转子回路串电阻3种启动控制的线路、原理,探讨用交流无触点开关实现矿井提升机启动控制的方法、电路、原理。  相似文献   

18.
金星 《煤炭工程》2011,(8):119-121
 设计一个矿井高压电缆接头温度测控系统。该系统利用非接触供电技术为监测终端供电,以GSM作为数据传输链路,用LabVIEW开发系统软件平台,设计温度调理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实现了电缆接头温度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温度曲线显示、数据分析与保存、温度范围控制、温度超限报警等多种功能,极大增强了电缆接头的温度控制能力,提高了电缆接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交流固态继电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畅鹏 《煤矿机械》2007,28(2):175-177
固态继电器是20世纪70年代新兴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它的无触点特性,使其在电气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分析了交流固态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阐述了固态继电器的特点,并介绍了几个交流固态继电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孔凡梅 《煤炭技术》2012,31(10):244-246
PCB板缺陷识别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是系统成败的关键,因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对象和不同缺陷,正确地选择和采用PCB板缺陷检测算法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PCB板缺陷检测算法主要有3大类:参考比较法、非参考比较法和混合法。在分析这3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所检测的对象特点,提出适合与工厂实际的缺陷检测策略,即采用参考法思想,来对PCB板上典型元器件的焊接缺陷进行检测。并在缺陷检测出来后,根据各类型缺陷的特点,对缺陷进一步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