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上海地区完成了五种运行模式下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运行供暖试验,分析比较不同模式系统运行特性,确定并联模式下上海地区居住建筑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较佳流量配比以及串联模式下的最佳串联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并联运行模式中蒸发器出口流体进入蓄热水箱和地埋管的比例为1:1时为较佳运行模式,此模式下平均系统COP和运行结束时平均土壤温降分别为2.19和3.01℃;串联模式1的系统运行特性优于串联模式2,运行周期内串联模式1的系统COP和运行结束时平均土壤温降分别为2.12和3.33℃。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循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联合循环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可供应用的基础数据不足,还不能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本文就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总结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特性,提出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为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循环技术在建筑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郭元 《机电信息》2012,(22):95-97
太阳能光伏电池工厂冷热负荷相差较大且系统连续运行时间很长,必须要考虑采用辅助排热的手段,以保证地源热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结合工程设计实例,介绍地埋管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在大中型电子工业洁净厂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建成的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多功能热泵试验系统上进行了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联合与交替供暖运行特性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联合运行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日间系统运行效率,且U型埋管可作为热源缓冲体自动储存日间富余太阳能,以改善夜间运行效率,联合运行测试期内太阳能与地热能热源的承担比例为43.3%:50.2%;交替运行模式可以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前提下有效恢复埋管周围土壤温度,从而可提高太阳能与地热能的综合利用效率;整个供暖测试期内,地源热泵与日间太阳能热泵的平均COP分别为2.37、2.72,对应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模式、昼夜交替运行模式及太阳能-U型埋管补热交替运行模式的平均COP分别为2.69、2.65及2.56.  相似文献   

5.
对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特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目前该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TR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在严寒地区对太阳能和地源热泵联合应用技术的可行性和参数优选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严寒地区采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联合供热采暖系统是可行的,采用并联型源侧补热模式的效率相对较高,建议选用平板式集热器,并联型源侧补热系统的全年COP随集热器面积的增大,非线性提高到一定值之后,COP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卫波  董华  周恩泽  胡军 《流体机械》2004,32(2):41-45,49
针对青岛地区的气象条件,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的各种模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土壤源热泵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土壤源热泵相比,联合运行各模式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其节能率在12%以上,可作为实际工程设计、运行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沈阳地区典型民用住宅建筑为例,对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暖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利用TRNSYS软件,建立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暖系统仿真模型和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暖系统仿真模型,对2种系统的蒸发器进出水温度、热泵机组COP,及热网加热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暖系统相比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暖系统的平均出水温度提高了50.41%;平均进水温度提高了53.08%;平均COP由3.167增加到4.65;热网运行时间由1540h增加到2032h;热网供暖季的平均换热量由114566.62kJ/h减少到101257.27kJ/h。  相似文献   

9.
孙洲阳  陈武 《流体机械》2013,41(8):78-82
针对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招投标报价等环节,以太阳能—地源热泵工程系统方案设计和工程报价咨询为研究对象,以节省投资、快速准确报价和实现经营管理现代化为目标;基于决策理论、智能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库等技术,提出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专业解决方案和工程造价速算系统的构思;开发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的太阳能—地源热泵工程系统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使得从业务分析员、工程技术人员乃至企业总体决策的CEO,都可直接进行个性化的信息访问、数据分析和创建报表,提供准确及时的报价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雷宇  朱娜  彭波  彭力  胡平放  雷飞 《流体机械》2015,(2):75-79,12
相变蓄冷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的结合既能实现节能,又能实现电力上的移峰填谷。本文介绍了武汉某办公楼地源热泵系统+相变蓄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对不同蓄冷比率下的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地源热泵与相变蓄冷的联合运行模式及最佳蓄冷率。  相似文献   

1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冬季运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源热泵试验装置及测试装置的建设过程与冬季运行试验.分析了冬季地源热泵试验的有关数据.得到热泵运行前后土壤不同深度温度,地下5m以下土壤初始温度基本稳定在15.5~17.5℃,启动2h后地下50m土壤温度由运行前的17.2℃下降为12℃左右.地下土壤温度的恢复比开机运行时温度降低速度要慢.进出地下埋管的水温分别为6~8℃和9~11℃,温差一般为2~5.5℃.热泵供水温度为43~48℃,回水温度一般在39~43℃之间.温差一般为2~4℃.单位管长换热量在25~45W/m之间.机组平均COP为4.0,系统平均COP为2.3.  相似文献   

12.
王维想  李婷  马林 《机电信息》2011,(27):90-91
主要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的节能潜力进行研究,分析其运行管理中易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运行管理节能措施,从而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运行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为了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控制模式的优化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制取热水。综合考虑了辅助热源形式、供热水模式、天气等不同情况,设计了控制系统的形式,提供了在连续供热水和分时段供热水两种情况下供热水箱最低水位的计算方法,并对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控制模式进行了优化。通过供热水箱最低水位控制的方法,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在阴天(多云)天气情况下对太阳能的最大化利用。该控制模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提高了系统的太阳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地源热泵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东  陈沛霖  张旭 《流体机械》2001,29(7):42-45
介绍了地源热泵的特点,分析了地源热泵的关键技术,并与相关的热泵技术进行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在竖直埋管式地源热泵技术方面的研究:改进和深化了现有的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在国际上首次求得有关地热换热器传热的三个重要问题的解析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地热换热器设计和模拟计算软件“地热之星”;研制了测定深层岩土热物性的方法和仪器;开发了相关的施工技术、配件和设备;同时进行了埋管式地源热泵供热空调技术的工程应用和推广。实践表明,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是实现建筑供热和空调节能的有效和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浅析地源热泵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析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各自特点,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独具的11条优势,并提出了推广应用中须注意的4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下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工程施工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中包括工程钻孔问题、注浆过程等方面,其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在该系统的设计、施工中,对实际工程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联合运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秘文涛  张建一  陈天及  张艳 《流体机械》2007,35(8):72-75,50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地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技术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了两者联合运行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构思出了一套以生态理念构建的复合式新型能源系统.最后结合目前国内在建的首个地源热泵及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工程,阐述了该工程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控制策略,并对该新系统的经济性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表明,该新型的复合式能源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混合式地源热泵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参数。通过试验对比了在相同运行方式下冷却塔与地埋管串、并联时混合式地源热泵的运行结果,得出了基于系统综合效率与热平衡条件下的南京地区较合理的混合式地源热泵连接与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