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机械》2014,(7):152-15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对于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责任的企业来说,不仅要注重企业的发展效益,还要注重构建和谐企业,所以就必须发挥企业政工的作用,企业政工应该合理运用“三气”即:正气、骨气、底气,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和谐建设。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政工在建设和谐企业中的作用,进一步论述了企业政工如何运用“三气”来促进企业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2.
王航  崔铁生 《装备制造》2009,(6X):101-101
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为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企业,就是要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油田稳产四千万吨做好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完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做为特车队的员工,就是要安全行驶油田作业万无一失,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人才的作用,务求把重建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之中,以促进油田发展推出和谐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民的重要任务。一个文明、进步、和谐的社会,应该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人际关系诚信友爱、国家制度法纪严明、公益慈善事业完善、社会环境安定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人人有责。构建和谐企业、和谐行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安全生产是基础。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客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企业近几年来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基础平台。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产经营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以创建安全和谐的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局面实现了有序可控,  相似文献   

5.
在和谐形势下企业管理的新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会议提出的重大任务,分析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形态,寻找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源,利用绿色、生态、和谐管理理论,解决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形成和谐形势下企业管理的新形态,推动国有企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高等教育界奏响了和谐理念的最强音。围绕“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理念、实践、创新”的主题,与会代表们就“大学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大学教育理念与和谐社会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智力支持,高等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和谐社会要求,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大学和谐教育机制,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社会都在进行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其最基本的要求是高度关注民生,关爱民众,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安全生产是属于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此,我根据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谈谈电气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旱作农耕技术在近代发展的最新成.果.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改善生态环境,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和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0引言 随着延边州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已深入到农机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几年来,延边州农机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正确的舆论为导向,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密切服从服务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以农民的需求作为信息宣传工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睢雯婷 《机械管理开发》2011,(6):150-150,153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无论历史或现实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就企业而言,他既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这个根本要求贯穿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过程中,从而达到促进企业与员工两者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以社会回报为着眼点,在企业发展低碳化转型中,提出了既要回报中外股东的投资收益,更要回报社会和员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以循环经济、自主创新、绿色设计为宗旨,致力于企业产品节能环保、周边生态环境和谐、职工身心健康、客户享用绿色产品。坚持标准国际化先行,引领企业发展低碳化。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社会最富有活力的组织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企业和谐、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推动和谐发展建设和谐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国 《机械管理开发》2007,(3):109-110,112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阐述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地位和内涵、途径及其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以人为本,以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目标。作为安全生产战线上的全体同仁,都应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增强自己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笔者结合基层企业目前安全生产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及现状,就坚持以安全发展为导向,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钟媛  丁福海  黄凤新 《哈尔滨轴承》2006,27(4):48-49,51
详细阐述了企业文化的本质、概念、发展过程及方向,倡导“以人为本”,加强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如果用“1000”代表一个企业,后面的“0”分别代表产量、效益和发展,那么“1”就是企业的安全。安全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条件,不仅影响企业发展的“量”,更决定着企业发展的“质”,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近年来,孝义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把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的进步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创全国百强县市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收入的增加放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机电安全》2006,(6):7-20
“安全发展、国泰民安”是全国第五个安全生产月的主题。 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安全发展”纳入十一五规划,为安全生产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出了界定。这是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然,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坚持“安全发展”思想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和指南,“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是今年乃至今后企业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实现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企业依靠自身的努力,通过严格的监管、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位,切实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为了进一步贯彻十一五规划“纲要”,落实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精神,搞好安全月活动并指导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我们在本专辑中,重点刊登了有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程序和经验,以供机械制造企业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从我国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而安全生产,则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一种最佳状态。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实现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以人为本,首要的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必须始终贯彻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势必以关爱生命为第一要务。试想在一个企业中,如果隐患四伏,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的鼓舞下,中央企业坚持以创新为灵魂,立足国情,刻苦攻关,从茫茫戈壁到浩瀚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