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海相油气藏的油层与水层电阻率对比度低,直接用阿尔奇方法难以实现对其束缚水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的精确计算。为了解决该问题,从地质因素分析入手,根据岩心、测井等资料,结合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探索海相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并在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储层饱和度精细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绿石的束缚流体特性和附加导电性,是导致其形成低阻油层的主控因素;基于主控成因的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和基于导电因素校正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所得出的低阻油层的饱和度,与岩心压汞实验分析得出的束缚水饱和度进行对比,吻合度较高。将基于导电因素校正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应用于Oriente盆地海相砂岩低阻储层综合评价中,提高了解释符合率和储层参数解释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验证了该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深化对建南构造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储层的认识,对中国石化首口以水平井方式开发的页岩气评价井——JYHF-1井东岳庙段岩心与测井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建立了东岳庙段泥页岩岩性、储层识别、储层矿物含量、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含气量解释计算模型,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页岩气储层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其解释模型并可拓展用于中扬子及其它地区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  相似文献   

3.
长宁区块页岩气藏源储一体,区块构造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优质页岩储层发育,基于实钻井测井资料总结了长宁区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①电性特征整体表现为“四高三低一扩一发育”的特征;②储层参数横向对比表明在长宁背斜中奥顶构造井游离气含量、总气含量最高,电阻率最高,长宁中奥顶构造南翼井石英长石含量最高,电阻率最低。以实例阐述储层评价方法的应用:①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和阵列声波测井资料推断该区块龙马溪组地层地应力分布,最大主应力方向整体表现为区块西部井至东部井最大主应力在北西西-南东东向,区块北部井最大主应力在南西西-北东东向;②用核磁共振成果资料分析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径孔隙度大小分布,表明基质孔隙较发育,储层富含游离气特征明显;③用岩石力学参数结合电阻率成像资料进行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分析、可压裂性评价,在压裂设计上选择最小水平主应力较低的层段射孔,以利压裂缝开启和缝高控制;④应用储层测井资料响应特征和解释处理成果,综合评价页岩储层品质,依据甜点小层的划分标准划分优质甜点小层,以作为后期水平井开发的箱体。  相似文献   

4.
将NMR资料和常规测井结合能大大提高泥质砂岩的岩石物理评价水平。NMR资料可以确定一些重要的储层性质,而在以前如果没有岩心测量资料是极难办到的。用NMR确定的储层特性包括:与矿物成分无关的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渗透率、粘土束缚水体积、泥质体积、泥质分布和Qv、结合NMR和电阻率资料,能够更好地确定地层电阻率因子和饱和度指数,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含水饱和度。通过直接比较由电阻率计算的含水饱  相似文献   

5.
针对辽河坳陷牛心坨洼陷牛心坨油层低孔、低渗砂砾岩储层测井评价的难题,在研究区内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物理分析.通过"四性关系"研究,确定了牛心坨地区砂砾岩储层的含油性下限、岩性下限以及物性下限.根据试油、试采资料建立了本区的油层识别图版.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岩心分析资料标定测井建立孔隙度解释模型;应用"岩电"分析资料确定了本区含油饱和度计算过程需要的参数,分别利用阿尔奇公式以及压汞资料求取砂砾岩储层的含油饱和度.研究过程中形成一套有效的砂砾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6.
油层润湿性对测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对塔里木盆地某储层岩心样品洗油后及老化后的岩电实验及润湿性测量结果研究表明,老化前后储层岩样的润湿性有明显改变,且反映其电学性质的饱和度指数差别很大。根据L油田某油基泥浆取心井测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和岩心分析的含水饱和度对比,表明油藏润湿性的变化对测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有较大影响,所以,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油藏饱和度一定要考虑油层润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恩平凹陷储层岩石颗粒细,泥质含量高,油藏幅度低,低电阻率油层发育,流体性质识别比较困难。由于受高泥质含量的影响,采用了能够消除泥质影响的印度尼西亚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利用孔隙度和渗透率建立与束缚水饱和度的关系,确定束缚水饱和度;利用相渗实验建立油水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的关系,由此确定相对渗透率。在准确确定这些参数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含水率,由含水率大小确定储层的产液性质。实际应用表明,利用含水率能够较好地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确定储层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8.
尕斯库勒E3^1油藏水淹层机理实验研究及测井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岩心资料,通过模拟地层条件进行岩电机理实验,研究尕斯库勒E3^1油藏水淹特点,提出了分岩性类型认识储层孔隙结构和原始油藏饱和度特征;基于电测井响应划分油层润湿性并选择测井评价模式;采用混合液矿化度特征确定地层混合液矿化度;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中高含水期测井水淹层分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混积页岩油甜点岩性种类多、矿物成分复杂、非均质性强,基于常规测井的参数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精度低。以研究区岩心、岩石薄片、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岩心刻度测井、聚类分析、数据挖掘及分布交会的方法,依据岩性主成分将20余类岩性归类为9类岩性,挖掘常规测井敏感参数,构建了混积页岩油常规测井岩性识别标准;基于页岩油甜点七性关系及阿尔奇公式饱和度主控因素认识,明确了5类页岩油甜点优势岩性,分岩性确定孔隙度模型和岩电参数;采用密闭取心资料分析含油饱和度并结合岩电参数反算求得地层水电阻率,构建了混积页岩油不同岩性的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应用到混积页岩油有效厚度储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将计算的含油饱和度与岩心分析含油饱和度对比,平均误差为2.06%,符合储量标准小于5.00%的要求,为混积页岩油常规测井高精度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辽河坳陷牛心坨洼陷牛心坨油层低孔、低渗砂砾岩储层测井评价的难题,在研究区内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物理分析。通过"四性关系"研究,确定了牛心坨地区砂砾岩储层的含油性下限、岩性下限以及物性下限;根据试油、试采资料建立了本区的油层识别图版;利用岩心分析孔隙度标定测井资料建立了孔隙度解释模型;应用"岩电"分析资料确定了本区含油饱和度计算过程需要的参数,分别利用阿尔奇公式以及压汞资料共同求取砂砾岩储层的含油饱和度。研究过程中形成一套有效的砂砾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提高了测井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李阳  薛兆杰 《石油物探》2020,(2):159-168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被认为代表了21世纪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丰富的油藏生产动态资料信息联合,提高了地球物理对油藏描述的精度,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油气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岩性油气藏、深层超深层、深水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主要勘探开发方向。针对我国油气藏特点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需求,总结了中石化近年来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以多尺度资料联合高精度成像、储层反演和油藏建模为核心的油藏描述技术,以油气藏流体监测为主的动态监测及分析技术,以随钻、微地震为主的工程优化技术。讨论了技术的发展方向,注重挖掘油田开发信息,井、震、动、模等一体化联合和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攻关井中地震技术,研发解释、建模油藏工程一体化应用平台,发展随钻地震、微地震及动态监测技术,推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隐蔽油气藏的概念与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2,自引:18,他引:4  
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中国隐蔽油气藏勘探前景广阔, 已经成为中国油气储量增长的重要方向。笔者把很难依据现有资料或地质理论判明圈闭和油气存在的油气藏称为隐蔽油气藏。可以按隐蔽油气藏判别的难度、隐蔽方式、油气富集动力学机制等对其进行分类。“隐蔽油气藏”是勘探范畴的术语, 是据圈闭的隐蔽性和油气藏寻找的难易程度提出来的, 随着勘探技术和勘探理论的发展, 隐蔽油气藏圈闭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在勘探实践中, 需要注意不能把岩性地层油气藏、非构造油气藏与隐蔽油气藏等同起来, 仅强调后两者的研究, 某些特殊类型的油气藏的勘探容易被忽视。岩性地层油气藏在目前仍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体, 而隐蔽油气藏是各类以非构造为主的圈闭类型的一种通俗表达, 也包含某些目前识别和评价难度较大的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13.
油藏地球物理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油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技术发展经历了构造油气藏勘探、非构造油气藏勘探和油藏地球物理3个阶段;主要技术也从地球物理勘探成像技术逐步发展为油藏描述、油藏模拟和油藏预测技术,并且从非地震、地震、井筒、油藏开发技术和地质理论等技术领域逐步转为油藏地球物理技术领域。为能较全面地了解从勘探地球物理到油藏地球物理的发展历程,讨论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同时介绍了东方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多年来关于油藏地球物理的研究与认识成果,希望能达到共同讨论和共同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裂缝性油藏是胜利油区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主要包括古潜山油藏、火成岩油藏及湖相碳酸盐油藏等。其特点是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构造内幕、储集空间类型及油水关系非常复杂,渗滤规律目前尚认识不清,造成油藏的开发难度极大,总体开发效果较差。本文对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的攻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该类复杂油藏描述的精度,为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储层相对稳定性及其在储层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储层相对稳定性是以一定的表征尺度为基础,储层参数在给定的空间(或时间)变程内的变化量是变程的函数.这是沉积储层所普遍具有的特征.储层相对稳定性提供了一种综合测井、地震、地质资料进行定量储层模拟的新途径,它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井的高垂向分辨率和地震的高横向分辨率信息,从而提高模型的表征精度.将储层相对稳定性作为储层横向变化的约束条件,并与地震随机反演相结合用于定量储层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储层横向预测的精度和外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致密砂砾岩气藏储层由于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加砂压裂时面临易产生多裂缝及施工难度大等难题,以新场须四下亚段砂砾岩储层为例,通过对产生这些难点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可采取减小井斜度、优化射孔及段塞技术来控制多裂缝的产生,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压裂液的滤失量;针对不同特征的储层,优化了压裂施工的...  相似文献   

17.
火成岩油气藏作为特殊的油气藏,储集条件特殊而且严格。本文以胜利油田惠民凹陷临9-临13沙二上段储层为例,从油源、油气运移、储层性质、圈闭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形成火成岩油藏的必要条件,并对研究区火成岩油藏类型进行了划分。特别指出了该区断层对火成岩油气藏的形成所起的优化作用。研究得到的火成岩成藏规律不仅有利于本地区油藏,也对其他地区相同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的成像测井评价及裂缝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具有复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非均质性,为了实现对基岩油气藏的储层精细评价和裂缝预测,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将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地震资料与地质理论相结合,对研究区的7口井进行了裂缝及孔洞分析、现今地应力与裂缝有效性分析和储层裂缝定量评价,综合预测了裂缝发育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古生界变质岩地层中基本以基岩内幕油气藏为主;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和北东东-南西西向;裂缝的主要走向与古潜山主断层走向大致平行,属纵裂缝;裂缝主要发育在东西两侧靠近断层、近源的构造陡坡上的硬脆性变质岩段。此解释结果与试油资料、地质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大庆油田萨零组粉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庆油田粉砂岩储层呈现低孔、低渗的特征,容易受到敏感性的损害。对大庆油田粉砂岩储层按照敏感性评价标准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储层压力敏感性中等偏弱,围压对渗透率损害率43.2%,随围压降低渗透率恢复性好,恢复率从70%到95%。这类储层没有速敏性或很弱,盐敏性明显,程度中等偏弱,临界矿化度1800mg/L。水敏程度中等偏强,水敏指数56%。研究结果对油田的注水开发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震属性参数在安棚深层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地震数据体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 ,不同的地震属性值可能与某些地质参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利用地震属性参数可以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描述了地震属性特征参数的意义 ,并对安棚深层系核三段V和VI号砂层组进行了振幅、频率和衰减等属性提取分析。V号砂体的反射波具有连续性好 ,振幅强 ,频率低 ,能量衰减快的特点 ,预测它属于亮点型油藏 ;VI号砂体反射具有连续性差 ,振幅弱 ,频率高的特点 ,属于暗点型油藏。预测与实际钻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