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辛耘 《测井技术》2004,28(5):435-435
据2004年6月的美国《JPT》杂志和相关网站报道,Statoil和贝克-休斯INTEQ公司最近宣布研制成功随钻(LWD)地层压力测试系统——TesTrak。该系统通过直接与地层接触来测量地层压力,并实时地将测量数据传送到地面。研究人员使用一个智能化的闭合环路控制系统在不到5S的时间内完成一次测试。测试地层压力时,测试器在钻杆停钻的间隙用一个极板将井壁上一小  相似文献   

2.
《测井技术信息》2004,17(5):41-41
据六月份的美国《JPT》杂志和相关网站报道,Statoil和贝克-休斯INTEQ公司最近宣布研制成功随钻(LWD)地层压力测试系统——TesTrak。该系统通过直接与地层接触而测量地层压力,并实时地将测量数据传送到地面。研究人员使用一个智能化的闭合环路控制系统在不到5秒的时间内完成一次测试。  相似文献   

3.
SDC-Ⅰ型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准确地获取地层压力,实时调整环空压力,及时调整钻井液的密度,控制井底的当量循环密度,研制了SDC-Ⅰ型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该测试器分为井下测试系统、地面信息接收及处理系统2部分,井下测试系统负责完成地层压力的测试并存储和上传数据,地面信息接收及处理系统负责对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现场试验表明,该测试器设计合理,可靠性高,压力测量精度达到0.1%,温度测量精度达到±0.5℃,井下供电功率达到160 W。可随钻实现数据上传和井下存储功能,地面可随钻获取井下准确的环空压力、温度、地层压力和地层流度。  相似文献   

4.
小友 《小型油气藏》2005,10(3):60-60
地层孔隙压力对于储层描述和钻井作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为了能在钻井过程中测量这一参数,贝克休斯和哈里伯顿公司开发了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  相似文献   

5.
随钻地层测试器预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随钻地层测试器的整体结构,分析了随钻地层测试器中程控预测试技术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地层渗透率的实际大小范围选择相应的操作模式,从而获得最佳的测试结果,求出地层渗透率.  相似文献   

6.
随钻地层测试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随钻地层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以随钻地层测试仪器(Geo-Tap)为例分析随钻地层测试的技术特点、工作原理、仪器参数和在油气田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介绍目前我国随钻地层测试技术的现状、发展该技术的主要攻关方向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双封隔器模式结构具有流体取样和流体实时分析功能,是随钻地层测试仪器主要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随钻测量...  相似文献   

7.
8.
提出了一种基于随钻测井资料的地层压力监测方法,能在钻井过程中利用随钻测井资料实时监测地层孔隙压力。首先,以WITS数据格式和TCP传输方式为基础开发了随钻测井数据实时采集程序,实现了随钻测井数据的实时采集;其次,根据邻近地区的已钻井资料建立初始压力监测模型,然后利用实时采集的随钻测井数据对目标井进行压力监测;最后,利用钻井过程中获取的地层压力信息(实测压力、钻井液密度等)对初始模型和压力计算结果进行校正,进而获取较为准确的地层压力监测结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系统软件,介绍了其主要功能模块。该监测系统在南海莺琼盆地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监测地层压力,运行稳定、操作方便、监测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
地层压力测试在油藏开发设计中至关重要,为研究地层压力剖面,估算地层渗透率,确定流体界面,防止井漏、井喷等井下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的数据。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可高效获取高精度地层压力值,确保井下安全。介绍了中海油服自行研制的随钻实时地层压力测试器(IFPT)的工作原理、测试流程以及在渤海X油田的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IFPT测压技术验证了储层压力的变化情况,为后期调整开发注采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随钻测井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大斜度井、水平井钻井活动推动了随钻测井技术的发展,在海上钻井中几乎100%使用随钻测井.目前大多数电缆测井项目都可按随钻的方式进行,一些LWD探头的测量质量已经达到同类电缆测井仪器的水平.随钻遥测,随钻电法、声波、核、核磁共振、随钻地震等技术近几年具有长足的发展.随钻测井资料主要应用于地质导向和地层评价.大力发展随钻测井技术是国外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一个主要关注方向.我国发展随钻测井技术要有新的思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紧跟世界石油工业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达到提高国内随钻测井技术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钻伽马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随钻自然伽马测井仪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遭到干扰及放射性测量的统计涨落等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噪声,影响了地质工程师对地层变化的准确判断。为此,提出首先要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滤波的方法滤除干扰噪声。探讨了适应随钻自然伽马测井提高测量精度以及滤除干扰噪声的滤波方法,分析了其滤波效果。现场应用表明,对原始随钻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滤波后,提高了随钻自然伽马测井的垂直分辨率,与常规电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比较,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随钻测量数据的井下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随钻测量和随钻测井技术中,近钻头传感器测量数据的传输一直是个难题,为此,提出了用电磁感应电流场建立短距离无线传输信道的方法将近钻头传感器测量数据跨井下马达传输,或遥控无法穿线缆的井下工具。分析了建立无线短传信道的原理,介绍了关键部件的设计和无线短传通信机的工作过程,以厦无线短传系统的试验情况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随钻核磁共振测井的核心问题即安装在钻具上的仪器的过度震动或侧向运动所导致的核磁测量共振区和极化区的不一致以及内部磁场变化的问题,以哈里伯顿公司的MRIL-WD和斯伦贝谢公司的proVISION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为例,介绍了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MRIL-WD采用对运动不敏感的T1测量技术,而proVISION则采用了改进的T2 CPMG采集技术和实时测量钻杆运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钻地层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国富  马建国 《测井技术》2005,29(4):385-387
随钻地层测试是新的采集地层压力数据的技术.简介了当前随钻地层测试仪器的种类.以DFT随钻地层测试器为例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情况.DFT主要由双封隔器、压降泵和石英压力计等组成,可以在地层几乎未受到污染的条件下完成地层压力测试.它利用泥浆脉冲遥测技术来传输井下地层压力数据到地面.可以进行多次压力测试以建立地层压力梯度,从而判断油、气、水界面.测试1个点只需不到30 min的时间,缩短了占井时间,节省了钻杆地层测试和电缆地层测试要求的起下井次数,减少了作业风险,节约了直接和间接的地层评价费用,其应用效果十分经济.  相似文献   

16.
FEWD在阶梯式水平井钻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塔里木油田哈得4号构造上的CI和CⅡ油层厚度分别为0.9m和1.5m,用常规水平井及随钻测量系统开发具有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为此,采用了阶梯式水平井技术、配合应用FEWD系统对这两个薄油层进行开发。已完成的8口薄油层水平井的平均油层穿透率87.35%,原油产量是直井的3.6倍,经济效益非常显著。重点介绍FEWD仪器的原理、传感器的特性、施工要求、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哈得逊油区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随钻测井资料主要应用于地质导向和地层评价。随着仪器性能完善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重点已转移到随钻测井资料解释评价上。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指出随钻测井地层评价的难点主要有5个方面:仪器设计、测量方式、环境影响因素、解释模型和参数计算。分析了随钻测井仪器在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核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中的地层评价功能。介绍了随钻测井数据处理和定量解释技术的新进展。基于大量的数值模拟,从定性的角度对随钻测井响应分析应当注意的问题作出说明。指出了随钻测井解释评价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随钻测斜与电缆连斜测井数据计算的垂深误差较大。对比分析了长庆油田32口水平井井眼轨迹,对同一口井的随钻测斜与电缆连斜数据,均采用平均角法计算井眼轨迹,从测井工艺、深度计量、测量仪器精度等方面分析了垂深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随钻测斜与电缆连斜井眼轨迹误差校正方法。实际计算结果表明,应用该误差校正方法后,计算出的水平井井眼轨迹更接近实际,这对于正确分析水平井眼与地层关系,以及评价水平井测井资料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钻测井作业与钻井作业同步进行,在钻井液滤液还未侵入地层或者侵入井壁很浅时获得测井资料,能准确反映原状地层特征,油气储量评价准确。图像压缩是随钻电阻率测井实时成像的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多种图像压缩方法,发现小波编码适合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在此基础上,分析嵌入式零树编码和多级树集合分裂编码2种小波变换算法,进行Matlab仿真。多级树集合分裂编码方法在50倍压缩率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可满足随钻电阻率测井实时成像数据压缩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