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混纺比对甲壳素/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并采用相同的纺纱工艺纺制了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甲壳素/棉混纺纱,研究了不同混纺比对甲壳素/棉混纺纱物理机械性能和抗菌抑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甲壳素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明显下降,条干CV%、细节、粗节和棉结显著增加;毛羽逐渐增大,甲壳素纤维质量分数大于30%时,混纺纱毛羽急剧增大;抗菌抑菌效果显著增加,当甲壳素纤维质量分数大于10%时,混纺纱具有抗菌性,当质量分数大于30%时,抑菌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菠萝纤维的可纺性,本文以抗菌聚酯纤维、莱赛尔、长绒棉和菠萝纤维为原料,对菠萝纤维多组分混纺针织纱线的纺制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原料混合的工艺方法,在棉纺普梳纺纱的工艺流程上,纺制了抗菌聚酯纤维/莱赛尔/长绒棉/菠萝纤维18.2tex四合一混纺针织纱,并给出了混合纺制针织用纱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工艺参数,对其关键的纺制技术进行分析,制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对菠萝纤维混纺纱进行了织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菠萝纤维混纺纱各项质量指标均满足针织物用纱的要求。该研究成功的开发出满足生产要求的针织混纺纱,拓展了菠萝纤维的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把具有很好抗菌与抑菌性能的纳米银抗菌涤纶与具有良好服饰性能的天丝混合,开发出纳米银抗菌涤纶/天丝A100 50/50混纺18.5 tex赛络紧密纺纱.根据纳米银抗菌涤纶与天丝A100纤维的特性,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和配置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了生产顺畅.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混纺纱的强伸性、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在混纺纱中的分布及混纺纱的抗弯刚度等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混纺纱的优化混纺比,优化结果表明,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在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混纺纱中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质量分数达到40%左右时,即为最优混纺比,该混纺比可以保证混纺纱线性能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采用相同的纺纱工艺纺制了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研究了不同混纺比对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物理机械性能和调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蓄热调温纤维质量分数大于30%时,混纺纱具有调温性,且随着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增加,调温效果逐渐增大,混纺纱的毛羽、条干CV值逐渐下降,而强伸性能呈波动性变化;当蓄热调温纤维质量分数小于50%时,40/60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的强伸性能较好;质量分数大于50%时,混纺纱的强伸性能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纤维”,将其以不同捻系数纯纺及与天丝纤维以不同混纺比混纺成纱,对其成纱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并探讨了纯纺纱捻系数、混纺纱的混纺比与纱线强度和伸长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纺纱的混纺比与纱线强度之间的关系是符合汉姆伯格简化力学模型。确定了聚乳酸纤维与天丝纤维混纺时的最佳混纺比及聚乳酸纤维纯纺和混纺纱的临界捻系数在405.9区域附近。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混纺纱的强伸性和弹性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对各种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棉混纺纱的强伸性和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棉混纺纱的强度与混纺比间关系总体趋势与简化模型不一致,随着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强度和弹性逐渐增加,达一定程度后,混纺纱弹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纯海藻酸钠制备的海藻酸纤维力学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本文采用改进的霍姆斯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并以盐酸溶液作为凝固浴,对添加了GO的海藻酸钠溶液采用湿法纺丝,成功制备了GO改性海藻酸纤维,并考察了改性纤维的结构特征(化学结构、微观结构与聚集态结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纤维在径向表面上分布有不规则的沟壑、横截面形貌同样不规整,GO的加入使改性纤维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当GO的质量分数为5%时,断裂强度为普通海藻酸纤维的199%,断裂伸长率为普通海藻酸纤维的125%。而且与普通的海藻酸纤维相比,改性纤维的阻燃性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对二价铜离子保持着良好的吸附性。该研究为制备功能型海藻酸纤维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竹炭纤维/棉混纺纱中竹炭纤维含量与混纺纱拉伸性能的变化关系,对不同混纺比的竹炭纤维/棉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炭纤维/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随着竹炭纤维含量的增加先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然后增大。竹炭纤维/棉混纺比小于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变化趋于平直;一旦超过临界混纺比,随着竹炭纤维含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大。在实际应用中,混纺纱最低断裂强度对应的临界混纺比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选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磁性纤维和竹、棉纤维进行多元混纺,分析不同混纺比条件下混纺纱的性能,并采用1stopt软件得出混纺纱性能指标与各纤维含量的关系式,然后应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磁性纤维多元混纺纱的混纺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权重系数为[0.25、0.2、0.3、0.25]时,得到最优混纺比为磁性纤维、竹、棉纤维各占67%、23%和10%.  相似文献   

11.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文安斜坡内带深层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等方法研究识别隐蔽油藏.通过兴隆1井地层重新划分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应用,将该区沙三、沙四段地层之间重新确定为不整合接触.在三级层序地层框架建立的基础上,刻画各体系域砂体展布特征,构建了坡折带控制沙四下自生自储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通过钻井实践,首次在霸县凹陷发现沙四下段含油层系及新的烃源岩层,实现了深层自生自储式油藏类型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3.
数学优化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数学优化方法及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优化方法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将率定成果与API模型进行了对比,说明这3种优化方法在大宁河流域参数率定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变截面梁变形计算的初参数法,运用该方法求密炼机转子的变形,并得到了精确的解。  相似文献   

15.
主要借助螺线特性,对一类含间隙分布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特征方程λ+c=d(1+λT)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浓度的纤维索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对红豆杉种子的胚进行了处理,采用3% 0.5%(m/v)的纤维索酶 果胶酶混合液效果好.得到了红豆杉胚原生质体;同时采用了B5、V-KM、MS3种培养基对所得到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初步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V-KM附加椰子汁(含天然植物激素)培养基培养胚性原生质体效果较好,并研究了植物激素的浓度和光照强度等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的影响,表明采用IAA和NAA对愈伤组织生长效果较好,光照强度在1000lx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学校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现行高校固定资产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设想,研究了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会计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扬声器的自滤波特性与D类功放失真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圈式扬声器的电—力—声类比等效线路对动圈式扬声器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扬声器的自滤波性能改善因D类功放移相网络引起信号相位失真的方法。同时,采用比较、反馈的方法对音频信号的谐波加以抑制,使得数字功放的总体失真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圆锥面截交线为椭圆时的投影方程,分析了截交线的投影形状,为准确作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用解析法分析了圆锥面与圆柱面正交时相贯线的投影形状、特殊点位置及其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