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泵—缸式液压回路换向时液压冲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泵—缸式液压回路在换向阀换向时产生的液压冲击的分析,表明液压缸回油管路中的液压冲击是由油液的惯性力和负载的惯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液压缸回油管路中液压冲击的增压压力计算公式,结果可为液压系统和管路的防振减噪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锁紧装置液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锁紧装置,讨论其构成,对作为驱动装置的液压系统进行设计并作出原理图,运用solidworks和3D Studio Max软件对锁紧装置进行建模仿真.锁紧装置液压系统的设计主要采用比例阀控制的同步回路和用顺序阀的顺序动作回路来分别实现液压缸的同步运动以及顺序动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新型液压同步多马达(简称液压多马达)的同步特点,并分析其同步性能,把液压多马达用作同步马达应用在同步回路中,设计液压多马达的同步回路;对新型多马达同步回路和传统同步马达同步回路所实现的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液压多马达的自身结构来研究影响其容积效率的因素;利用已加工出的液压多马达样机,组成三液压缸同步液压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液压多马达驱动多缸同步回路的同步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液压多马达同步回路能够完全实现传统同步马达同步回路的功能,并且马达使用数量少,能够实现不同缸径液压缸同步,同步精度高(1.0%~1.7%).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现有闭塞模锻模架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双冲头作用式闭塞模锻液压模架。本模架利用上下液压缸完成模具开合工作,压力机上滑块下行时,通过四连杆机构实现上、下凸模以预先调定的速比联动。在8000kN框架式液压机上利用该模架进行了捷达轿车差速器半轴齿轮闭塞冷锻工艺试验。试验证明,该模架设计合理,动作安全可靠,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挤压成型液压机侧液压缸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的液压缸结构特点、设计方法。以SolidWorks为软件支撑平台,以Access为后台数据库,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而形成一个系统,解决了液压机侧液压缸设计中数据的管理与调用、零件的设计计算、侧液压缸各组成部分的参数化设计、运动仿真、装配图与爆炸图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主动防翻装置的要求,设计了基于分流阀的液压系统.以虚拟试验得到的液压缸输出作用力为液压系统仿真的输入量,输出位移为其合理性验证的依据,应用AMESim软件对分流阀和液压回路进行了建模、仿真.仿真的结果为:前、后液压缸输出位移与试验值分别相差0.003 m和0.001 2 m,同步精度达到2.8%;两个液压缸的输出速度也稳定在0.000 5 m/s左右.表明所设计的基于分流阀同步液压系统满足主动防翻装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液压技术的普及,液压同步回路的应用获得了工程行业广泛的认可,但是当前最为常见的几种同步回路却存在很多弊端,如何更好的实现同步运动实现效果,获得更多的同步运动形式,获得更高的同步精度是液压同步回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双定子多输出泵作为一种新型的液压元件,由内泵和外泵构成,能够实现多输出,还能根据要求实现比例输出,并且内外泵之间相互独立,能实现单独输出,也能实现联合输出。将这种新型液压元件进行回路设计,取代原有的液压同步回路设计,探究新型液压元件双定子多输出泵(简称双定子泵)在同步回路中应用的性能特点,研究其驱动多液压缸同步的规律。借助于液压系统的分析,设计出了单作用双定子泵、双作用双定子泵的同步回路,以这种回路为基础,与传统的同步回路进行比较,发现新型同步回路具有能驱动不同缸径的液压缸同步、能实现多种同步速度、回路功率损失少、泵的使用个数少、同步精度高等优点;用已加工出的双定子泵样机组成同步回路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确实能够达到较高的同步精度,并且发现影响新型同步回路同步精度的主要因素为双定子泵的内部泄露。因此,应用双定子多输出泵能消除当前液压回路中的一些问题,这无疑为同步回路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为双定子液压元件的应用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产中早已有许多类液压微量调速回路得到应用,但是,它们或因回路结构复杂,或因负载特性软等原因,因而使用有限。本文介绍用微量调速阀调速的两种具有大负载刚性的液压微量调速回路。进油路和回油路微量调速回路图1是进油路微量调速回路。它可以控制液压缸的活塞以很低速度(根据液压缸直径大小而定)移动。在液压缸中,采用合适的活塞及活塞杆密封装置,确保无内外  相似文献   

9.
基于AMESim的随车起重运输车支腿垂直液压缸回路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SQ5型随车液压起重机的垂直液压缸回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液压回路模型.首先根据整车的有关参数对回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AMESim7.0A的液压回路动态仿真方法.依据AMESim软件作出了仿真模型,设置了软件的相关参数,给出了仿真曲线.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利用该软件建模仿真方便且可行性强,同时也可以看到仿真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液压系统是液压机的核心部件,其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正常运转,但是液压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故障的随机性,造成液压故障难以诊断.针对液压机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运用无线传感技术进行液压参数实时监测,远程在线故障诊断.采用该技术可以快速排除故障,降低维护维修成本,保证液压机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分析卷取机夹送辊液压回路存在问题和缺陷,运用电液伺服阀控制上夹送辊液压缸塞腔改造由三通减压阀控制控上夹送辊液压缸塞腔,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新型特种陶瓷液压压机的技术特性,论述了采用梁柱式结构、内置增压及液压集成设计技术研究和开发出的可满足干粉压制成型工艺要求的压机结构及液压控制系统,通过可编程控制实现了该液压机的全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13.
望远镜主镜支撑用液压缸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支撑系统作为大型望远镜的主镜支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支撑液压缸是液压支撑系统的关键技术,而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又是液压缸设计的关键参数。本文给出一款利用滚动薄膜作为密封件的液压缸设计,并对液压缸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得到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关于各个设计参数的理论表达。并分析了各个设计参数对液压缸刚度的影响。发现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只是和滚动薄膜的各项参数有关,和滚动薄膜的弹性模量成正比,且受滚动薄膜几何参数如薄膜的厚度、高度、内外圈半径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液压滚切剪的剪切机构,建立了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通过求解液压缸换向前后的两腔压力,比较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和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两种形式的压力冲击。通过仿真软件模拟两种形式的液压缸换向冲击,可以看出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换向压力冲击较小,符合理论计算的结果。依据仿真结果设计合理的液压系统,有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通过采集现场样机液压缸的两腔压力,证实了采用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液压缸的换向冲击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大型液压设备中,一水平安置的增速组合液压缸速度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及所采取的包括关动连接在内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械驱动的曲柄连杆机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易损坏,且坯面质量不易保证的问题,在分析结晶器振动机构的振幅、振动曲线、拉坯速度以及液压振动机构的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对液压驱动的结晶器振动机构、液压驱动设备进行了改造,由液压缸取代了曲柄,成为液压缸连杆振动机构。改造后的连杆机构在实际应用中达到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使车辆垂直平稳进出地下车库,减少上下坡道占地面积,设计了一种新型地下车库液压升降机,通过由3组钢丝绳滑轮传动、2组链轮链条传动构成的钢索提升系统及单个液压缸间接顶起载车板的传动方式,解决了单个液压缸举升大面积平台受力不均的问题,避开了多缸同步举升大面积平台不同步的弊端,实现了升降高度为液压缸行程二倍的效果;所设计的液压系统成本低,功率利用合理。  相似文献   

18.
从液控单向阀的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入手,分别介绍了液控单向阀在锁紧回路、同步回路和平衡回路中的正确使用,提出了在锁紧回路中液压缸两腔的开锁条件及换向阀的中位机能的正确选择;在同步回路和平衡回路中,分别列举了正确和错误的使用实例,从而得以正确地将液控单向阀应用于上述三种液压回路中.  相似文献   

19.
对某塔式起重机支架回缩时产生的爬行现象进行故障分析,在总结液压系统爬行现象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根据对塔机故障的诊断提出故障是由液压系统中平衡回路不完善使液压缸下行时产生爬行所致,同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分布式波浪能装置液压传动系统中不同支路液压油汇集时的压力不均衡问题,提出新型的数字液压缸组以替代常规的液压缸. 该液压缸组由多个面积不同的液压缸组成,由高速开关阀控制液压缸组切入传动系统的液压缸数目,这意味着可以控制不同液压支路的压力以实现不同支路之间的压力匹配. 通过建模仿真和半物理试验表明,与基于传统的液压缸的分布式波浪能装置相比,基于数字液压缸组的分布式波浪能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在不同波浪载荷作用下的不同液压支路的压力不平衡,系统中不同浮力摆均能够吸收波浪能对外做功,驱动液压马达稳定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