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非织造布工业的高速发展,非织造布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天津纺织工学院为顺应时代的要求,适应企业对非织造布行业人才的迫切需要,于一九八九年特增设我国第一个“非织造工程”(本科)专业并招生。该专业是界于纺织、化纤、造纸、塑料、染整复合加工等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的新专业。它主要是从事研究和开发以天然纤  相似文献   

2.
在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加入具有增白效果的高岭土填料制成涂层用浆料,然后对涤纶针刺基布进行涂层整理,通过研究涂层浆体系各组分用量及涂层工艺对涂层材料耐折力、附着力、断裂强力及表面性能等的影响,确定最佳涂层浆配方及涂层工艺,从而制备适用于数码喷墨印花的涤纶非织造布涂层材料。结果表明:当分散剂CF-10用量为0.3 wt%,交联剂SAC-100用量为0.3 wt%,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用量为20.0 wt%,涂层剂与高岭土质量比为1∶4时,可以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涂层浆;将所制涂层浆用于非织造布涂层,当后处理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90 s时,可以制备得到耐折力和附着力好、手感较佳的涂层材料;对制备的涂层材料进行UV数码喷印,所得图案的干摩擦色牢度为4~5级、湿摩擦色牢度为3~4级,图案颜色鲜艳且边缘清晰。该涤纶针刺非织造布涂层材料对于拓展非织造布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非织造布是现代工业的一种新兴材料,纺粘法热轧工艺是非织造布生产中一种常用技术.文章介绍了纺粘法生产非织造布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均匀轧辊热轧机的工作情况,对均匀热轧辊的结构原理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的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我国的纺织业出口主要是以为世界各名牌纺织品、服装作生产链底端部分的加工生产为主,因此,该行业是典型的利润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的纺织行业出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热轧机纺粘法生产非织造布的工艺分析与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织造布是现代工业的一种新兴材料,纺粘法热轧工艺是非织造布生产中一种常用技术。章介绍了纺粘法生产非织造布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均匀轧辊热轧机的工作情况,对均匀热轧辊的结构原理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异丙醇/水的混合溶液中,通过紫外辐照诱导接枝的方法将丙烯酸丁酯单体引入聚丙烯(PP)非织造布基体表面,对其表面进行亲油改性处理,对辐照时间、单体浓度、辐照距离等影响纤维接枝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聚丙烯非织造布基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柴油为被吸附有机物考察了聚丙烯非织造布接枝前后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改性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吸油倍率主要取决于非织造布的接枝率,当改性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接枝率为11.42%时,非织造布的吸油倍率达到最大值12.55g/g,是改性前聚丙烯非织造布吸油倍率的1.65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针刺非织造布空气过滤材料进行了初步研讨,介绍了针刺非织造布空气过滤材料的分类、原料、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等,重点介绍了耐高温空气过滤材料;提出要了解、消化并吸收国际上新型针刺非织造布空气过滤材料所采用的新技术,尽快在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熔喷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为基材,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在PP非织造布表面上引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制备了PP-g-BMA吸油材料。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压强、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并考察了液相接枝制备聚丙烯吸油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材料表层化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接枝率为7.2%,对甲苯的饱和吸附率为13.8g/g。  相似文献   

9.
针刺非织造布空气过滤材料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针刺非织造布空气过滤材料进行了初步研讨,介绍了针刺非织造布空气过滤材料的分类、原料、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等,重点介绍了耐高温空气过滤材料;提出要了解、消化并吸收国际上新型针刺非织造布空气过滤材料所采用的新技术,尽快在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非织造布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非织造布产业市场、技术现状,阐述了世界及我国非织造布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原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企业,进行基于职业岗位标准和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是自动化专业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以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探讨了三个方面:一是调整理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二是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抓好实验室建设,强化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环节,凸显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三是注重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通过教学实践,试验班中该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SMS非织造布的横向机械性能和纵向机械性能,并分析SMS非织造布的热压点尺寸及形状等直观表达非织造布热压点分布状态的数据,找出了非织造布横向及纵向机械性能差别与热压点分布的关系,为SMS非织造布机械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行的评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以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MBPP)为基材,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单体复配,二苯甲酮(BP)为光敏剂,异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通过紫外辐射的方法将两种单体接枝到非织造布上,制备了可以吸附极性更为广泛的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吸油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接枝改性后的非织造布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BMA、LMA质量比为4∶4,辐照时间90min,BP质量分数0.5%,溶剂异丙醇与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4。试验证明,接枝改性后的非织造布对原油的饱和吸附倍率及保油率都有提高,断裂强力和拒水接触角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聚酯(PET)非织造布的性能,将导电材料通过表面改性引入PET非织造布,采用单宁酸(TA)作为桥联剂,功能化石墨烯(GN-g-MAH)和聚吡咯(PPy)作为导电功能层,制备得到多功能PET非织造布,并使用SEM、XRD、TG等测试了PET/GN-g-MAH/PPy的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循环自组装法及低温化学聚合法成功制备了PET/GN-g-MAH/PPy非织造布,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表面电阻率低至3.11×10-2Ω·m,表面由疏水转变为亲水。基于此,非织造布也表现出优异的电热性能,对其施加3 V驱动电压时,可在20s内产生约40℃的饱和温度。此外,还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当光照强度为300 mW/cm2时,照射20 s后,表面温度可稳定到105.8℃,非织造布还表现出优异的光热抗菌性,当大肠杆菌的菌液浓度为1.6×108CFU/mL时,使用氙灯模拟太阳光源照射后,抗菌率达到99.6%。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PET非织造过滤材料的性能差异及应用状况,选用杭州金百合非织造布有限公司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为原料,经非织造工艺制造的不同平方米重量的非织造过滤材料。对比其平方米重量、透气性等性能认为PET非织造过滤材料能够达到过滤的良好效果。随着平方米重量的增加透气性下降,且不同平方米重量的PET过滤材料的应用不同。根据性能测试与对比研究出几种PET过滤材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热轧非织造布工艺流程和卫生用热轧非织造布原料的特点与选择,通过对3个试验的描述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详细地论证了温度、压力和速度对热轧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根据市场的现状,发表了对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发展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非织造布力学各向异性与顶破强力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讨非织造布力学性质估算方法,取对称于垂直轴的各向异性于面体,各方向的应力一民应变保持线性,应用平面全任意方向的拉伸模量与主模量间的关系式,推导得出上述平面体的顶破强力计算公式,顶破强力计算式中包括含弹体常数(材料拉伸应力方向与主模量方向间夹角的函数)材料最小裂伸长率和试样尺寸等参数,设令非织造布符合上述平面体模型,采用非织造布力学性质实测资料验证其适应程度,本文给出两种涤纶热轧非织造布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测试了水刺非织造布的性能,通过对比几种水刺非织造布的测试结果,分析比较了不同试样的纤网结构、厚度、面密度、透气性、透湿性、力学性能、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顶破强度、耐磨性、尺寸稳定性、拒水性、硬挺度等,实验发现非织造布材料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透气性、透湿性、尺寸稳定性、拒水性、硬挺度等均与面密度和厚度有一定关系,得出水刺非织造布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适合开发各类功能性产品,在医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在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上成功沉积聚吡咯(PPy),制备高效电磁屏蔽非织造布。系统研究聚合温度、单体浓度、涂层次数对PPy涂层PP非织造布的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主要的屏蔽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前后PP纤维的形貌变化,比较不同涂层条件时非织造布电性能的差异。研究表明,更低的聚合温度(0-4℃)、更高的单体浓度、涂层次数的增加均有利于PPy涂层非织造布的屏蔽效能的提高,而且电磁波的吸收是主要的屏蔽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