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况 鹤壁四矿赵家荒风井净径5米、深320.2米。井筒基岩段大部分为砂质页岩与砂岩互层,其余为少量的页岩及煤层,岩性属于中等硬度。井壁厚300毫米,为200号混凝土。井内设有梯子间,预制钢筋混凝土梯子梁、隔板及塑料围板(图1)。井筒施工期间涌水量5米~3/时。 二、井筒施工 井筒上部掘砌段高为4米,采用成型木模板浇灌混凝土井壁。至井深135.2米后,改  相似文献   

2.
北票矿务局工程处1966年至1970年施工的台吉主、副井,井深924和892米,采用溜灰管下混凝土浇注井壁。冠山副井井筒,井深1036米,至1979年2月底已施工943米,也采用溜灰管下混凝土。混凝土标号150~200号,基本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三河尖矿主井净径5.6米、深817米,现浇混凝土井壁,标号250号,壁厚400毫米。井筒穿过的围岩为粉砂岩、细砂岩,有缓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夹泥质薄层,张剪裂隙发育,方解石充填。井筒涌水量5米~3/时。由于裂隙发育,岩层破碎,施工方法由长段掘砌单行作业改为短段掘砌混合作业。 1.掘砌段高考虑到采用1米高的装配式模板,分灰器直接放在工作面,溜槽不宜过  相似文献   

4.
立井井筒支护质量是评价井筒的主要技术指标。目前广泛采用浇注混凝土永久支护,井壁设计厚度常为400~500毫米,混凝土标号100~200号。支护费用占井筒造价近一半,当支护后井筒内淋水超过10米~3/时,则需进行壁后注浆堵水,将使支护成本增加一倍以上。如果提高支护浇注强度,则能使井壁厚度减少1/4、相应掘、砌成本可降低15%以上,同时能提高施工速度约15%。有助于缩短建井工期,对大型深井将节约资金百万元以上,因而提高支护质量很有现实意义。全面地提高支护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下料方式的选择是井筒支护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峰峰万二矿中部立风井,采用伞形钻架打眼,深孔爆破,大抓岩机出矸,喷射混凝土井壁作为永久支护,两个多月把200多米井筒打到底,施工速度较快,机械化程度较高。风井井深231.2m,净径5.5m,除表土段22.1m为现浇200号混凝土500mm厚井壁和井底马头门9.2m用料石砌(石旋)外,其余199.9m井筒,均采用喷射150号混凝土,喷厚150mm。唯有井筒中部有3段共计54.5m软岩,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井筒每4m安装一层梯子间,4趟排水管,5条钢丝电缆。万二矿1984年移交时,对风井锚喷井壁  相似文献   

6.
一、工程概况 童亭副井总深551.5米(包括23米井底水窝)。表土段300米采用钻井法施工,净径6.8米,厚6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井壁。300米以下为基岩,采用普通法施工,其井筒净径6.5米,450毫米厚混凝土井壁。基岩段穿过的主要岩层有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及两个薄煤层组。岩石硬度一般f=4~6,砂岩f=6~8,局部砂岩f=10。基岩段有三个含水层,采用超前钻探水和工作面预注浆措施,以实现打干井。采用长段高  相似文献   

7.
溜灰管,或称溜灰筒,用于竖井井筒施工下混凝土已有30多年。国外,苏联、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及南非地区,广泛采用。我国自1958年以来,也陆续采用溜灰管下混凝土,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从普通法凿井到冻结段施工,从壁后充填到井壁浇注,最深的井筒900多米。最近,一些竖井井壁,出现漏水、跑砂现象,有些同志认为溜灰管下混凝  相似文献   

8.
新密矿务局超化矿井副井筒深285米(不包括井底水窝),净径6米。掘进断面37.39米~2。锁口及井颈10米为6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井壁,表土段33米为450毫米厚吊挂钢筋混凝土井壁,其余为400毫米厚素混凝土井壁。施工中采用多台YTP—26型风钻凿岩;长绳悬吊0.6米~3大抓斗装岩;JK—2/20型绞车提升2米~3吊桶出矸;四块组装、高2.65米金属活动模板和溜灰管下料浇注混凝土井壁。井内悬吊2台NBD—50/250型吊  相似文献   

9.
甘豪煤矿副立井筒为素混凝土井壁,采用金属移动模板自上而下短段掘砌施工。由于井筒较深(从井口至井底水窝478米),穿过含水层及施工不善等原因,井筒施工完毕后,在井壁上出现数处出水点,井筒淋帮水达18.16米~3/时,局部井壁强度低于设计标号,有蜂窝麻面存在,达不到验收规范规定“总淋水量不得超过10米~3/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永城矿务局新庄矿主井井筒设计净直径5m,井深420m,表土层厚147m。基岩段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有三大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砂岩、粉砂岩和砂质泥岩。设计规定表土层及基岩段含水层采用冻结法施工,采用双层井壁,外井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设计标号350~#。冻结基岩段高度162m,深度150~312m。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孔集西风井,净径4.5米,全深270米,表土厚65.5米,含有流砂层,冻结深度112米。冻结段采用沥青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以解决回采井筒煤柱的问题。 在冻结井筒外层井壁施工中,采用喷网混凝土临时支护。这项技术成果在七十年代曾在淮南潘集冻结试验井等井筒进行过试验,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数据。1984年,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英国井筒掘进永久支护作业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其内容包括水文地质数据、设计载荷、设计原理、混凝土设计和井壁设计新原理.目前,英国全部新建煤矿立井井筒都是采用就地浇注混凝土的工艺,该工艺对英国地层条件特别适宜.因为混凝土井壁有能使自己同所掘进井筒围岩紧密结合的能力,而且井壁增量较小,可以有计划地同掘进工艺相结合进行施工.在强度方面,混凝土井壁能充分经受住英国采矿规程中所规定的设计载荷,混凝土也能符合不渗透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冻结施工的立井,广泛采用双层现浇混凝土井壁。这种井壁结构的特点是:①外层井壁要受冻土壁的约束,内层井壁要受外层井壁的约束。②施工阶段温度变化大。外层井壁是随井筒冻土由上而下分段挖掘,并在一个段高内由下向上砌筑。混凝土浇注几天后,转入负温(-5~-12℃之间),待井筒掘砌到基岩,打好壁座,扎好  相似文献   

14.
旋转钻井法技术现已发展到可以钻凿直径为20英尺(6.1米)、深度超过3000英尺(914.4米)的井筒。把适当高度的预制混凝土井壁下沉到井底,并在井底进行组装的永久支护方法也已经得到发展。用这种方法支护的井筒,既可承受井底静水压力又不漏水。 还研究过其他两种支护方法。一种是钢井圈,焊接后悬浮下沉,另一种是混凝土井壁,在地面连接后悬浮下沉。用钢井圈支护一般用于较小直径的井筒,但是,当井筒净直径为14英尺(4.27米)时,用钢井壁比用混凝土井壁几乎贵两倍。在悬浮下沉混凝土井壁时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在地面连接井壁所需时间,另一个是在悬浮过程中,万一有一  相似文献   

15.
井筒是矿井的咽喉,其质量对矿井生产,影响较大。冻结井筒,井壁受力情况复杂,施工过程要承受冻结壁塑性变形和土壤冻结压力,解冻后井壁要承受永久土压和水压。一旦井壁破坏,修复相当困难。为确保井筒安全,很久以来,国外就全面研究冻结井壁结构、材料及施工工艺,而最成功的是复合井壁。西德的预制砌块、钢板和混凝土井壁奥·维克托利亚8号井,冻结深度227米,井径6.75米。冻结段采用砌块、砂浆充填层、沥青、钢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复合井壁(图1)。混凝土砌块预制成楔锥形,内小外  相似文献   

16.
(一) 我国已施工的冻结井筒,基本上是采用单层或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在井壁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其因甚多,筑壁温度剧变,则是原因之一。冻结井筒,现浇混凝土井壁的养护条件差,井帮温度为0~-10℃,而混凝土入模温度一般为15~20℃。为加快混凝土硬化和防冻,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速凝剂,加快温升,浇注1~2天,温升达到高峰40℃以上。井  相似文献   

17.
朱村立风井全深138.89米(包括马头门、井底水窝),荒径4.8米、净径4.0米,混凝土井壁。该井在井筒附近没有地质检查孔,可参考的钻孔距井筒在200米以外。根据资料推算,该地区冲积层厚约48米,其它为砂岩、砂页岩、页岩组成的基岩。该井筒涌水量预计为91.42吨/小时,其中冲积层预计涌水量为36.82吨/小时。基岩预计涌水量为54.6吨/小时。  相似文献   

18.
平煤十矿北二进风立井,井深1 119.572m。井筒穿越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的各煤层之间厚度不等的砂岩含水层。防治水是井筒掘进施工中的重点工作,也是井壁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井筒施工中,对影响井壁质量的不利因素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查找和试验,逐个加以排除,最终使得井壁表面观感质量、接茬处理、混凝土抗压强度等方面,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煤炭工业中已采用冻结法施工了150多个井筒,取得很大成绩。冻结井筒穿过的岩层松软,地压大,水头高,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井壁,混凝土的标号一般为200~300号。随着冲积层埋藏深度的增大,要求采用400号或更高标号的混凝土。近年来,由于采取双层井壁施工和推广液压滑升模板套壁,井壁的封水性较好。但在混凝土强度方面  相似文献   

20.
1975年8月27日夜,兖州兴隆庄矿副井冻结施工掘砌至147米处,忽然出水。不久,钢筋混凝土井壁的钢筋压弯,混凝土大面积垮落。这是水文观察孔被堵塞造成的。一、井筒工程概况井筒净径7.5米,表土段井壁为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壁总厚1.2米,外壁0.5米,内壁0.7米。表土第四纪冲积层厚度188.6米,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深度22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