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吉林油田在长深1井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长岭断陷蕴含丰富的天然气,为扩大勘探开发成果,提高勘探效率,推广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通过欠平衡技术推广与完善,钻井速度大幅提高,气藏保护效果显著,促进了欠平衡钻井配套技术的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
低压欠平衡钻井--勘探钻井中技术发展新动向(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国外欠平衡钻井的发展与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压欠平衡钻井技术系列,它是一套特殊工作液(气体、充气液、特殊泡沫、低密度液体)、特殊压力控制(平衡、欠平衡、过平衡)、低液柱压力与特殊屏蔽暂堵相结合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石油经济和供求前景分析出发,得到了石油工业上游领域必须重视难拿储量、重视改造挖潜、重视增产增效、重视提高探井水平的结论。从这些必须要重视的技术领域出发,分析了地质特点、储层特点和经济技术特点,指出了完成这些艰巨任务必须要采用低压欠平衡钻井技术。最后介绍了国外低压欠平衡钻井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西南石油学院近7年的储备研究成果,介绍了我国低压欠平衡钻井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低压欠平衡钻井-勘探钻井技术发展新动向(待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世界石油经济和供求前景分析出发,得到了石油工业上游领域必须重视难拿储量、重视改造挖潜、重视增产增效、重视提高探井水平的结论.从这些必须要重视的技术领域出发,分析了地质特点、储层特点和经济技术特点,指出了完成这些艰巨任务必须要采用低压欠平衡钻井技术.最后介绍了国外低压欠平衡钻井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西南石油学院近7年的储备研究成果,介绍了我国低压欠平衡钻井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欠平衡钻井打开储层时,油气通过多孔介质渗流进入井筒,地面监测产量反映储层信息,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实现随钻储层评价。分析了随钻过程储层渗流边界特点,建立和求解渗流数学模型,并耦合井筒多相流模型进行随钻解释。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得到的储层评价结果与对应测井结果一致,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欠平衡钻井多相流模型评价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给欠平衡钻井工程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井底压力预测模型,比较了利用均匀流动方法(Guo Boyun模型)、经验公式方法(Beggs-Brill模型、0rkiszewski模型、韩洪升和陈家琅模型)以及力学方法(Hasan-Kabir模型和修正的Ansari模型)建立的三类欠平衡钻井稳定流动模型.利用FORTRAN90分别对6个模型进行了编程求解,模拟了欠平衡钻井过程的环空气液两相流动规律,预测了充气液欠平衡钻井的井底压力.并把模型预测结果和现场施工数据以及全尺寸试验井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分别指出了6个模型的预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用力学方法建立的修正的Ansari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以满足欠平衡钻井井底压力设计的工程精度要求.推荐在欠平衡钻井工程设计中使用该方法,保证全过程的欠平衡钻井,实现欠平衡钻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低压及欠平衡钻井中注气量对井内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相瞬变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井筒内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并对低压欠平衡钻井中注气量对井内压力的影响关系和规律进行计算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注气量对井内压力的影响除与注气量本身大小有关外,还与井深、井眼与钻柱结构尺寸、井内液相流量和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单纯增大注气量并不一定就必然会导致井内压力的降低,这取决于所给条件下构成井筒内气液两相流体的静液压力和流阻间的平衡关系。介绍的模型及方法对确定低压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各相关参数、地面压缩机组的配置、以及设计方案等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堡2号构造潜山主力储层为奥陶系灰岩,属典型的裂缝型和裂缝—孔双重介质油气藏其储层裂缝为高角度裂缝,油气成藏条件复杂、储集性能评价难,且纵横向非均质性强,为有效地提高裂缝钻遇率、安全性和勘探开发效果,针对冀东南堡2构造潜山储层地质条件,研究应用了水平井欠平衡及控压钻井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适合于南堡高温潜山有效勘探开发钻井技术,对指导国内外同类储层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充百泉1井井漏等复杂实际情况描述,结合氮气泥浆欠平衡钻井技术特点的阐述及该项技术在百泉1井应用可行性分析,利用欠平衡钻井工程软件,优化充氮气泥浆欠平衡钻井参数,制定合理工艺措施,为该井利用充氮气泥浆欠平衡钻井技术实现控制井漏、发现油气藏及适当提高机械钻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九龙山构造勘探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的问题,分析九龙山欠平衡钻井提速的效果及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九龙山欠平衡存在的工程难题,由此提出九龙山欠平衡钻井提速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油酸钠表面活性对酸碱度的敏感性,探讨油酸钠泡沫的可循环性,研究稳泡剂种类、含量、pH值和油酸钠质量分数对油酸钠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稳泡剂含量的增加,油酸钠泡沫的发泡能力逐渐降低,泡沫的半衰期逐渐延长,确定的最佳稳泡剂配方为0.2%XC+0.2% FA367;在油酸钠含量相同情况下,随pH值的升高,油酸钠的发泡能力逐渐增强,在pH为10左右达到最大,再增加pH值,发泡能力稍有降低;在8<pH<10时,随油酸钠加量的增加,其发泡能力逐渐增大,当油酸钠加量超过0.7%后,发泡能力增幅很小.通过调节pH值,可实现油酸钠泡沫发泡-消泡-再发泡的循环目的,循环10次仍保持良好的发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羽状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煤层气开发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减少储层伤害、提高低渗储层煤层气采收率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技术特征,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现场井例分析了井筒环空内各流动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井底压力随泥浆排量的增加单调递增,同一泥浆排量条件下,环空注气量越大,井底压力值越低;羽状井自注气点至井口的井筒环空内,水平段由于静液压力占主导,空隙率、混相流体流速增长幅度较小,混相流体密度少许降低,压降损失也较少;竖直井筒环空内空隙率及混相流体流速自井底沿井筒向上初始缓慢增大,当环空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气液滑脱效应,而急剧增大,环空内混相流体密度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环空压力自井底沿井筒向上呈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13.
南堡油田常规的过平衡钻井过程中存在漏、喷、塌、卡等复杂钻井问题,既影响勘探与开发效果,也对储层造成严重伤害。为解决这些问题,结合南堡油田xx构造上南堡128井东三段实际地层条件,评价并优选出充气欠平衡钻井为最适合在该井的欠平衡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从储层保护角度,阐释了实施全过程欠平衡钻、完井的意义。从工艺角度给出了实现全过程欠平衡钻井、完井所需要的关键装备,同时提供了实现钻进、起下钻、测井、完井等作业条件,保持井筒欠平衡状态的工艺方法。文中,介绍了近年应用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在新疆油田克拉美丽气田取得的发现、保护效果。最后,对全过程欠平衡工艺在油田应用与推广给出了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吉林探区欠平衡钻井条件下录井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吉林探区深层天然气井的成功应用,给录井技术带来了新的考验,利用现场录井经验,结合欠平衡钻井工艺的特点,对欠平衡钻井条件下录井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深井钻井具有高温高压及地层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间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极为狭窄的特点,这为在深井钻井过程中保持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针对深井钻井的特点,运用流变学、传热学和物质平衡的基本原理,建立钻井液循环和静止状况下的钻井液温度分布模式及高温高压密度模式和高温高压流变模式,应用这些模式和地层流体的PVT特性对一些实钻深井的溢流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井眼水力系统流体热力学模型对深井、超深井的压力平衡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稳定泡沫钻井技术是解决高温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低、井漏严重的有效方式之一.GWDC通过运用抗高温的稳定泡沫流体、合理的套管程序和有效的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肯尼亚OW904地热井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全井漏失和超高温等技术难题,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了钻井成本,顺利地完成了该地热井钻井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井下套管封井器是作为一种用于全过程欠平衡钻井的核心工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但美国威德福公司和我究院的产品,均不具备阀底压力测量功能。为进一步提升井下套管封井器的性能,解决阀底压力的测、传难题,我院开始研制井下套管封井器的二代产品。本文重点介绍了我院开展的可测量阀底压力的Ф244.5mm井下套管封井器的研制情况,如结构设计、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9.
利用Bradford法和SDS-PAGE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直观地比较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同品种大麦中热稳定蛋白质与萌发过程中泡沫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结果显示,大麦中热稳定蛋白质含量与大麦总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同品种大麦在热稳定蛋白质及泡沫蛋白质含量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其蛋白质组成基本相同;在发芽过程中,高蛋白质含量大麦中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Bradford法和SDS-PAGE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直观地比较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同品种大麦中热稳定蛋白质与萌发过程中泡沫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结果显示,大麦中热稳定蛋白质含量与大麦总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同品种大麦在热稳定蛋白质及泡沫蛋白质含量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其蛋白质组成基本相同;在发芽过程中,高蛋白质含量大麦中的泡沫蛋白质含量略高于低蛋白质含量的大麦。此实验数据及方法可为评估大麦以及预测麦芽和啤酒泡沫的品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