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概念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或城市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是产生城市空间特征,从而形成城市特有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滨水景观。“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使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刘滨谊  周江 《中国园林》2004,20(3):49-52
从生态、河流动力学、景观及游憩等4个角度对护岸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提升、结构安全稳定、视觉景观美化和亲水可游4大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和探索,提出护岸规划设计对策,并结合作者自身具体工程项目的实践,阐述了两类较合理的护岸做法,最后针对我国的国情,在结论中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风景园林到游憩规划设计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吴承照 《中国园林》1998,14(5):10-13
本文从城市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传统风景园林在理论与方法上都面临一次转变和飞跃,在理论上要从审美艺术理论走向大众生活游憩理论,从传统的美化生活走向健康生活,从客体走向主体,以人的精神需要,健康需要为目标,在方法上要以人的需要和游憩行为为依据进行规划设计,在内容上要从传统的园林绿地扩展到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从局部地块砖向整体系统,把体育,文化,娱乐,自然,教育等方面的游憩活动综合平衡,发展游憩学和游憩规  相似文献   

4.
罗兰 《中外建筑》2002,(1):30-31
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城市文明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危机成为了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和最严峻的挑战,全球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对于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而……  相似文献   

5.
重塑山地滨水城市的景观要素--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峰  徐煜辉 《中国园林》2006,22(6):61-64
分析了山地滨水城市景观中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构成特征,并从自然要素保护、恢复滨江水岸活力、重构垂直步行系统、提高空间使用效率4个方面,提出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创造山地滨水城市景观新地域性特征的相应策略。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积极探索了新形势下山地滨水城市景观塑造的新思维、新方法,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涵义,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类似的山地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泰安市泮河泰肥铁路—泰山大街段东侧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归纳出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对其原有生态景观,特别是水体资源进行有益的发掘和积极的利用,按照可持续发展和人的休憩规律进行生态恢复性设计,建立科学的人工植物景观,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城市河道综合整治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城市滨水区规划的原则、景区性质及发展目标,探讨了城市空间布局、景点设计、植物配植规划、防洪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构思,论述了河道整治和滨水地带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游憩满意度是使用者对环境进行"环境特征-环境感知-真实反馈"主观感知的评价结果,目前针对环境感知的量化和衡量标准较为缺乏.以重庆市九龙坡绿道为例,借助感知价值的方法,基于使用者的需求特征,从时间感知、安全感知、功能感知、氛围感知和设施感知5个方面归纳出绿道游憩满意度评价体系,利用IPA-Kano模型测度绿道游憩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郭梦涵  季岚 《河南建材》2021,(10):99-101
目的绿道作为城市的重要连接纽带,起到生态保护、绿地系统完善、游览休憩空间营造、文化资源保护的作用.运用园林学、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石家庄鹿泉区山前大道的植物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现状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结论通过对项目整体及植物的分析,提出每个分段植物群落的设计要点及营造方式等,为绿道植物群落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慕尼黑"伊萨河计划"对长8km的伊萨河流域进行了为期11年的河床改造、河岸重塑、河堤加固以及水体改良与水量控制,其在提高城市河流防洪能力的同时,构建了自然化的城市河流景观,并为市民们提供了优质的滨水游憩空间。该项目在可持续、动态的改造过程,优化游憩系统以及恢复具有地域特征的河流景观等方面堪称同类项目中的典范,对我国城市河流景观的修复与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艳红 《风景园林》2007,(2):105-109
通州运河城市段作为古运河的终点和新北京城市发展重地,其景观设计直接影响城市区域发展,“大景观”的理念在此项目中得到实践和体现。风景园林师通过运河两岸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直接参与主导了城市的区域规划设计,并运用了尊重地方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设计手法,在保护、发展通州运河区域原有的自然生态的同时,提炼运河历史上水文化的设计元素,通过把车行道路远离水岸、人行路引近邻水等一系列具体的规划设计手法,力求为北京展现一个现代的滨水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2.
黎金炎 《风景园林》2007,(2):114-116
中国南方城市自古大多临水而建,依山傍水,城市滨河绿地将亲水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紧密有效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上虞国际大酒店西侧滨河绿地的规划设计从尊重场地,重视人文关怀角度出发,致力于打造生态、惬意、精致的城市滨水休闲绿地,在形成城市园林绿化面貌和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翠蓁  姚亦锋 《中国园林》2004,20(10):24-27
滨水景观的设计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话题,如何在滨水景观中再现历史文化的承载,也是其中重要的一课.现以南京外秦淮河规划为例,对那里的资源现状作了调查,剖析今后发展方向,探讨如何对历史文脉进行归整、再现,最后讨论滨水景观设计对历史古迹及文化再现的重要性,和南京滨水城市发展的特色之处.  相似文献   

14.
京城滨水新景观——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中 《中国园林》2007,23(3):16-23
通州运河城市景观以自然的生态理念、丰富的景观形态,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功能性主题城市开放空间中,通过设置媒体制作、国际生态住居、休闲娱乐等多种产业形态,将生态、文化等景观要素有机地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北京地区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都市空间。以“岛影、塔影、楼影、树影”为总体设计理念,规划形成“河源文化、历史人文、运河风情、运动健康、商务休闲、生态教育”六大功能主题板块。  相似文献   

15.
贡宇 《中国园林》2003,19(7):29-32
以四川省德阳市旌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在城市景观创造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性,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创造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日照市北部海岸线景观规划实践,从规划内容、方法及实施途径,着重论述滨海景观规划中的管控策略对景观开发建设管理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并探讨景观管控策略框架的内容及可操作性。景观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带着社会发展的烙印,好的管控政策及有效执行必然会使景观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树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协调保护自然滨水景观,坚持治理开发和管理保护并举,使城市滨水区得以持续发展。城市滨水区应从滨水生态环境建设入手,提高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质量;新的城市滨水区建设应避免先破坏后恢复的历史弯路。  相似文献   

18.
赵锋  齐乃源  曾伟 《中国园林》2005,21(12):45-48
滨河公园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经常遇到的设计类型,但在这类设计中,如何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形态景观,并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是设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实例,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圣泓 《中国园林》2007,23(1):25-32
城市滨水地区不仅具有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它更应该是居民工作和生活延续的场所。本规划试图以新运河的建设为依托,有意识地将文化娱乐、游憩购物、商业办公、生活居住和产业开发等公共空间功能复合在一起,尊重城市已有形态与肌理,新旧之间以协调补充的姿态展开对话,构筑高度互动的城市格局和丰富的都市体验,实现一个整体、有机、舒适、便捷、高效的现代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滨水生态新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