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源箝位正激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仿真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PFC变换器和有源箝位DC/DC变换器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有源箝位正激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介绍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定义了一个开关周期的4个工作阶段;借助Saber软件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实现主开关管、辅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额定条件下功率因数可达0.98以上,提高了变换器的功率密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耦合电感替代滤波电感的方式,提出新的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Buck变换器.对该变换器工作过程的各个模态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给出软开关实现的条件及主电路的参数设计方法,讨论耦合电感匝数比改变对该变换器性能的影响.对新电路进行仿真研究,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新电路中所有开关器件都实现了软开关.试制一台48V输入、32V输出,开关频率为50kHz的基于耦合电感的软开关Buck变换器样机.实验结果与理论和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该变换器理论和设计的正确性,实验测得最大效率达到96.5%.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关电源效率、节约能源,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Buck变换器的设计方案,该变换器工作在断续状态,能实现二极管零反向恢复损耗.首先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然后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方案设计正确、结构简单,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全桥并联谐振变换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一种升压变换器拓扑——全桥并联谐振倍压变换器进行了分析。该变换器通过电路谐振实现了开关管的零压开通,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通过对该变换器的稳态工作过程分析及理论推导,得出了该变换器的零电压条件与电压增益曲线,并通过PSPICE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普通开关电源因电流纹波较大而无法满足电源高品质要求的问题,对带耦合电感的Cuk DC/DC变换器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Cu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带耦合电感的Cu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实现输出电流零纹波的条件.其次,通过小信号建模得到了该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并根据得到的模型对变换器进行了闭环设计.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带耦合电感的Cuk变换器的开环和闭环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闭环电路既消除了高频纹波,也有效抑制了低频纹波,实现了输出电流零纹波.  相似文献   

6.
移相式FB-ZVS-PWM变换器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移相式FB-ZVS-PWM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用PSPICE通用电路分析软件对该电路进行仿真的基础上,研究了零电压开通条件、相关元件参数的选择和死区时间的设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整流电路由于滤波不彻底,输出电压会产生纹波,即使采用电池供电也会因负载的波动而产生纹波.因此传统的Buck型变换器不可避免地出现输出电压纹波.文章分析了Buck变换器纹波成分的来源以及与电路参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交错并联的Buck电路以减少纹波,并分析了该电路的运行原理,最后对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交错型Buck电路可以有效减少纹波.  相似文献   

8.
DC-DC变换器在某些特殊参数下,其工作行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由稳态发展成混沌态,输出特性呈恶化趋势。以PWM型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电路参数下的输出信号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识别DC-DC变换器的混沌行为,首先对DC/DC变换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特征值的提取,并提出了改进学习算法,加快收敛速度,最终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LCC谐振变换器存在多个谐振元件、谐振模式复杂、通过空间建模法建立的模型及表达式十分复杂等问题,对LCC谐振变换器电路进行了数学分析,推导了电压增益及电路特性表达式.鉴于表达式的复杂性,通过仿真给出了电路参数与电路特性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为谐振元件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一致,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容量,高效DC-DC变换器的应用,引入一种新型高效的正反激结合型隔离倍压拓扑,详细地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正反激变换器的电路工作过程,通过与传统升压变换器和传统正激变换器对比,表明该电路能提高变压器利用率,更加有效的提高电路动态性能,并基于PSIM仿真软件对其仿真实验进行分析,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输入电压Boost型DC-DC转换器的启动电路.该电路先通过开环工作使DC-DC芯片启动,再采用从输出端取电方式来提供电源让芯片正常工作,它的最小启动电压可达1.5V,电源引脚工作电流极小.此电路已在UMC 0.6μm BCD工艺线上投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芯片可以在大于或等于1.5V的输入电压下进行启动并正常工作,电源引脚静态电流仅为18μA,在1.5V转7V的应用条件下,电感峰值电流达2A.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SG3525电压词节芯片实现PWM Buck三电平变换器控制的原理.基于SG3525电压调节芯片的控制方法用集成芯片代替分立元件,大大简化了电路,可以较好地解决电路的不均压问题.最后验证了采用上述控制方法来实现对输入电压为120V(90~180 V),输出为48 V/4A,开关频率50kHz的PWM Buck三电平变换器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降压型DC/DC变换器的器件选择及参数的最优化设计问题,基于Buck变换器建立了一种数学模型,然后利用PSpice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研究了电路的暂、稳态过程及性能。结果表明:暂态阶段电流和功率较大,稳态输出电压的大小受到电路电感元件和负载阻抗等器件参数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零电压转换正激变换器开关管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的选取零电压转换电路的谐振参数,利用Pspice对零电压转换正激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电路参数与各开关管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之间关系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优化选择了电路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中子管离子源电源高效率小体积的要求,设计一种串联谐振推挽倍压变换器的技术方案。该变换器利用功率管寄生参数消除电路寄生振荡,利用倍压电容作为谐振元件实现开关管的ZVCS,降低损耗。研究中采用基波分析法建立电压增益数学模型,反映谐振品质因数对电压增益的影响,给出一种适用于推挽LC谐振倍压电路的参数设计方法,利用saber仿真并制作一台50W样机验证该变换器原理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现场加热措施和加热装置,采用短路法对变压器从内部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加热干燥的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本加热措施具备向特高压换流变压器输出额定电流的能力,可以通过调节输出电流,使变压器油温度保持恒定,加热效率高,对提高器身绝缘处理的效果明显,大大缩短了工艺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特点,使得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电压稳定性较差。设计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的大功率、宽工作范围双向DC/AC/DC变换电路,对变换电路进行了原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直流母线电压的不同运行状态,设计了控制策略,通过控制能量在超级电容器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之间相互传递,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电路的正确性、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运行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直流电压稳定是关系到电压源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确保电压源型直流输电系统在一侧换流器故障时仍能有效控制直流电压,在分析电压源换流器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的外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控制器采用该策略后,能实现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与直流电压控制模式之间的自动转换,确保定直流电压控制的换流站故障退出后,输电系统仍能有效地控制直流电压。最后以一个两端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超级电容器组单体电压动态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级电容器在串联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利用先进的高效率双向DC/DC变换技术,将多个双向推挽变换器通过一个多绕组的变压器实现相互耦合,应用多源激励变压器原理的超级电容器组单体电压的动态均衡电路,通过能量的耦合,实现了串联超级电容器组单体电压的实时动态均衡,使超级电容器组延长有效使用寿命,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全负载范围内取得高转换效率,提出一种根据占空比来自动实现模式跳转的脉冲宽度调制(PWM)/跨脉冲调制(PSM)双模式的低功耗、高压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它的输入电压为3~24 V,输出电压为2.5~(VIN-0.5)V.当负载电流较大时,芯片采用开关频率为1 MHz的PWM工作模式;当负载电流减小时,采用开关频率降低的PSM模式,从而保证了在全负载电流变化范围内的高转换效率.PWM到PSM模式的跳转采用简单逻辑及最小占空比电路实现,达到了模式的自动转换.电路采用CSMC公司的0.5 μm 40 V高压混合信号模型设计并完成流片加工.测试结果表明,在5 V的输出下,当输入电压到达最大值24 V时,芯片保持了55%以上的转换效率.芯片在2种模式间可以实现平稳过渡,具有良好的负载电流调整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