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草炭腐植酸钠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黑龙江省独有资源草炭为原料,用现代科学手段分离、提取、筛选出六个有效活性部位(humic acid A、B、C、D、E、F);筛选过程中保持了天然特性,无任何污染和破坏,通过适当的抗炎、镇痛动物模型,以生理盐水作空白,以抗炎镇痛抗风湿药物的典型代表阿斯匹林(ASPIRIN)作阳性对照药,对各有效部位作药理实验,从而筛选出了最佳真能、抗风湿的有效部位,找到了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的依据;根据15例风湿和类风湿患者一个疗程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15患者植物血织素阳转阴率为70%,管状畸形人数改善者占71.4%,从而证明了药用泥炭腐植酸的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2.
女性护理液为中药苦参醇提液加三氯羟基二苯醚复配而成,根据药理方法学以实验动物建立模型,观察护理液的抗炎、止痒作用。结果,单独使用三氯羟基二苯醚,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但是止痒作用不明显。以苦参醇提液和三氯羟基二苯醚复配,其抗炎、止痒作用均接近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4.
通过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a)模型,考察了当归净油对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净油在最大安全质量浓度25 mg/L时,能有效增加HDF-a细胞分泌Col-Ⅰ达33.5%。利用痤疮丙酸杆菌刺激人急性单核细胞THP-1,建立了特异性痤疮炎症细胞模型,考察当归净油对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人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净油最大安全质量浓度为12.5 mg/L,此时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THP-1细胞炎症因子IL-1β分泌抑制率高达94.51%,当质量浓度减半为6.25 mg/L时,抑制率为64.34%。当归净油作为一种芳香性中草药,有望成为抗衰老及抗炎祛痘的个人护理天然原料,在化妆品中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依克多因、羟基积雪草甙、姜黄挥发油、姜黄素组成的天然复合活性物(Natural Compound Active,NC)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细胞及体内动物试验对其抗炎功效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上,NC有效降低NO含量.进一步通过TPA诱导耳肿胀模型测试,NC有效降低由TPA诱导的耳肿...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检测平台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代谢组学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炎症模型,通过分析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研究红茂草挥发油的抗炎效果和对血浆代谢物的影响.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别分析,寻找血浆样品指纹图谱,筛选比对鉴定出12种差异代谢物.研究表明,不...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12):2613-2615
制备对皮肤无副作用并具有抗炎功能的防晒霜。采用加入碱性膨润土抗炎成分,并减少氧化物防晒成分和不加化学防晒成分的配方,测定不同碱性膨润土加入量对紫外线吸收、使用效果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霜质地均匀细腻,易于涂抹,无刺激性,符合防晒霜基本要求,其各成分配比为:白油15%,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3%,单硬脂酸甘油酯3%,甘油8%,山梨糖醇液14%,碱性膨润土4%,Ti O21%,去离子水52%。所得到的防晒霜不但可以隔离紫外线,更重要的是还能抗炎,可以更好保护皮肤。  相似文献   

8.
以姜黄素为原料,通过高压均质工艺获得姜黄素乳液。以乳液粒径为评价指标,优化工艺参数,并测定姜黄素乳液在光照、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进一步测试姜黄素乳液对体外脂多糖LPS诱导细胞模型及体内TPA诱导动物模型的抗炎活性及其对炎症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姜黄素乳液高压均质工艺条件为60 MPa、35℃、均质处理1 h,循环6次,所制备的姜黄素乳液粒径为(200±50)nm,姜黄素含量为5%,姜黄素乳液及其化妆品配方在光照、60℃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姜黄素乳液浓度为1~50μg/m L对LPS诱导的产生的NO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涂抹剂量为0.4mg/ear的姜黄素乳液对TPA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抑制率达57%以上,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分泌和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物碱(Alkaloid)是一类天然存在的含氮碱性有机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物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菌等药理作用。炎症反应是大多数疾病的发病基础,且目前炎症的发病率仅仅次于感染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高强度的抗炎活性。本文针对具有抗炎活性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归纳并概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叶绿素铜钠盐牙膏的抗炎止血效果。方法:以二甲苯致小白鼠耳廓急性炎症肿胀为模型,在急性炎症肿胀耳廓局部涂抹受试物,观察样品对急性炎症肿胀的抗炎效果;用小白兔实质器官肝脏局部创面损伤出血的止血时间为评价指标,观察样品的止血效果。结果:与牙膏空白基质组比较,牙膏试验组的抗炎、止血效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叶绿素铜钠盐牙膏具有较好的抗炎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对比杭菊花和杭白菊花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杭菊花和杭白菊花蕾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鉴定出菊花主要化学成分27种(75.85%),菊花蕾主要化学成分21种(61.25%)。结果表明:杭菊花和杭白菊花蕾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但其化学成分种类有明显的差别,在入药及保健品开发时均需认真紧慎对待。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4-methylcyclopentadecanone (4-MCPC) on edema models in mice and aimed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of 4-MCPC after acute exposure. The acute toxicity of 4-MCPC was evaluated by oral administration to rats of single doses of 0, 5, 50, 500 and 5000 mg/kg. Toxic symptoms were observed for 14 days.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was evaluated in xylene-induced mouse ear edema and carrageenan-induced mouse paw edema. The animals were treated with 4-MCPC once every day for seven consecutive days. Edema index, % inhibition, IL-1β, TNF-α, PGE2 and MPO levels in paws were detected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xylene or carrageenan.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D50 value of 4-MCPC in rats is greater than 5000 mg/kg. The ED50 of 4-MCPC in xylene-induced mouse ear edema model was 7.5 mg/kg. 4-MCPC (8 or 16 mg/kg) remarkably inhibited carrageenan-induced mouse paw edema. Further study revealed that 4-MCPC treatment also decreased IL-1β, TNF-α, PGE2 and MPO levels in mice paw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4-MCPC exhibited more significant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than muscone at a dose of 16 mg/kg.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4-MCPC has potent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nd the mechanism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decreases of the levels of IL-1β, TNF-α, PGE2 and MPO in inflamed paws.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提取花椒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敏  郭应贵  杨兴兵 《广州化工》2010,38(1):98-101
介绍了以花椒籽核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花椒油的工艺条件,主要考查了固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花椒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花椒挥发油提取三因素主次关系为:溶剂量(质量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花椒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介质,在固液比为1:3.2(g/mL)、70℃温度下超声提取80m in。与加热法相比,该法工艺简便易行,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萃取海南江蓠(Gracilaria hainanensis)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质谱图进行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海南江蓠挥发油中26种化合物,其中2,5-二正丁基吡唑并[5,1-a]异喹啉、2-(2-苯并噻唑基)-5-甲氧基苯酚、1-(六氢吡咯烷嗪-3-亚基)-3,3-二甲基丁烷-2-酮、苯并吗啉、5-氟-4-咪唑羧酸等5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24.5%、10.7%、10.5%、10.3%、9.5%。  相似文献   

15.
王玉龙  何璐  王勇  孟祥晶 《广东化工》2007,34(4):25-26,11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了小茴香挥发油,通过正交设计及二次回归方程优化了提取工艺,考察了超声提取时间、温度两个因素对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100g小茴香,超声处理33min,温度51℃时,挥发油提取量达8.78mL。  相似文献   

16.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白千层枝叶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追踪测定白千层扦插苗在移栽过程中精油的得油率、4-松油醇和1,8-桉叶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扦插繁殖后栽培的白千层中提取的精油基本保持原来的品质,各项指标依然符合国际标准ISO4730:200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赵欧  刘真美 《广州化工》2014,(8):128-129
研究了贵州湄潭产苦丁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贵州苦丁茶挥发油,用GC-MS分析和鉴定出化学成分,使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的得率分别为0.17%。从苦丁茶挥发油中鉴定出13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1.64%)化合物,苦丁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β-芳樟醇、β-月桂烯、α-松油醇、(Z)-柠檬醛、(E)橙花醇。不同地区的苦丁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和含量差异差较大,在其饮品开发利用中都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改良灭菌器提取降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用正交试验法对灭菌器提取降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挥发油得率和乳化比值为指标,考察影响挥发油收率因素并得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发现,改良灭菌器提取降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加入6倍量的水、浸泡2h、提取8h。此提取工艺适合实验室及工厂放大生产。  相似文献   

19.
姜斌  于雷  王立旗  郑金萍  王晓辉 《辽宁化工》2014,(11):1466-1468
研究了水蒸气蒸馏提取淫羊藿中的挥发油及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提取淫羊藿中挥发油和苯甲的最佳条件和最佳萃取条件。并对苯甲醛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莪术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莪术挥发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 ,利用正交实验L9(34)筛选莪术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 :莪术粗粉浸泡 1h ,加 8倍水煎煮 ,提油时间 8h。按优选的最佳工艺条件验证三批 ,测得挥发油平均提取率 2 38% ,相对标准偏差 (RSD) 1 2 3% (n =3)。分别考察了饱和水溶液法 β CD包合莪术挥发油时超声和搅拌对包合的影响 ,测得两种方法包合率分别为 98 77%和 86 98% ,RSD分别为 2 4 2 %和 2 6 5 % (n =3) ,表明用超声法包合挥发油比搅拌法所得包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