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5G承载网切片技术是满足5G业务,特别是垂直行业场景对差异化服务质量保证需求的基础。对如何在网络基础设施层、网络切片实例层以及网络切片管理层将“IPv6+”关键技术与承载网切片结合使用进行了研究。以北京联通为例,介绍了智能城域网向基于“IPv6+”的承载网切片演进的演进目标、应用场景、演进计划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TD-SCDMA网络码资源利用率相比与GSM网络的无线利用率仍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在保证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双网的均衡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充分利用现网资源的基础上和保持KPI指标原有水平的情况下,从锁G网用户迁移、优化2G/3G网络参数、加强TD网络深度覆盖等方面,探讨了分流G网络的业务流量,减轻G网业务压力,提升TD网码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达到合理利用现有无线网络资源、提高TD-SCDMA网络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URLLC场景是5G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也是体现5G技术先进性的重要场景。随着URLLC增强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完成,运营商需要明确5G URLLC网络下承载的典型业务,推动URLLC无线网络的部署。根据3GPP对不同业务网络指标需求的分析,结合ITU对URLLC场景时延与可靠性指标的要求,分析URLLC场景下潜在的应用,探讨了5G URLLC无线网络的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5G赋能垂直行业进程加快,多样化、差异化的业务及行业场景对网络性能及部署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灵活性、定制性、快速更新迭代等,无线网络云化以及智能化成为产业关注和探索的方向。介绍了无线网络云化以及智能化的背景、网络架构,分析了标准、产业现状及其带来的问题挑战,总结了适用的场景。同时,面向网络负载均衡,搭建试验环境进行了智能化辅助网络切换的验证。最后,面向下一代6G移动网络,探讨了无线云网络逐渐迈向边缘智能算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3,(26):42-42
多网协同的目标是通过2G、3G、Wi-Fi,LTE等多网协同发展,降低业务管道成本,实现融合的无线网络架构,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互操作,保证终端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互切换,给用户更好的体验。LTE愈临近,运营商在多网协同上的规划与发展则愈关键。这几年在多网协同上力度最大的当属中国移动。尽管国内的4G环境对中国移动来说已经再有利不过,但现实中TD-LTE发展依然面临多个挑战。  相似文献   

6.
目前5G的网络部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5G网络会与现网并存,为了满足5G引入后业务的连续性需求,如何在建网初期实现SA与4G现网业务解决方案,如何处理5G与现网网络的互操作将是5G发展中必须研究的课题,保证使用户可以享受5G网络速率的同时,也能顺畅的完成各项应用业务。目前,大部分城市建筑体系,绝大多数为高层楼宇住宅,严重影响了室外宏站对室内场景的覆盖能力;而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及建筑材料,尤其是混凝土+钢架结构,使得信号衰减的比例城北增加,如何提升室内场景、楼宇间道路场景的整体覆盖需求,已成为目前网络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4-5G融合组网及互操作技术,提升5G宏站覆盖室内场景,提升深度覆盖能力,是中国电信在5G网络性能寻优过程中,急需重点考量的问题之一,根据3GPP Rel-15标准要求,本文主要研究5G 无室分场景室内覆盖提升,包含华为厂家设备各波速特性研究,为后续运营商的网络演进和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联通WCDMA网已进行了三年多的建设,正式运营以来,3G用户快速发展,但WCDMA网无线资源配置依然沿用集团统一模型,资源配置模型已不适用于业务发展.通过分析国内现网典型城市WCDMA网三种主要业务R99、HSDPA、HSUFA的实际模型,结合不同业务对无线网络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CE资源、码资源和功率资源,分析实际业务发展的资源受限条件,给出无线网络资源的配置建议和扩容建议,指导更有效的网络规划建设和无线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光接入网正向着更高带宽、全业务承载和更强智能化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展和演进。自2020年起,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推出“三千兆”业务,即千兆5G、千兆宽带和千兆Wi-Fi,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沉浸式千兆体验。文章结合当前EPON/GPON/10G PON网络现状和未来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行业数字化等新型业务场景对网络接入需求,介绍50G-PON光网的研究前景、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7,(24):48-49
5G商用,承载先行.目前5G承载网络发展已成为热门话题.部分领先运营商将5G承载网建设提上日程,纷纷开始启动5G承载的关键技术研究、验证和测试,有些运营商已经在准备小规模试商用. 但和4G承载相比,5G承载必须要承载车联网/8K视频/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多种类型的创新业务,实现3G/4G/5G/Beyond5G的多代无线网络承载,还要实现体育场馆/城区/偏远农村等多场景接入.因此,运营商对5G承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5G关键技术的运用和新的部署场景,5G网络优化与3G、4G网络优化存在着很大差异,5G网络优化面临很大挑战。文章针对5G关键技术的参数、网络的部署架构和业务场景应用特点,从网络优化流程、优化差异等要点,对5G网络优化流程及差异进行分析,重点对5G网络的业务优化、覆盖优化、容量优化、方案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5G无线网络优化提出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兴通讯技术》2020,(2):74-78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用户业务需求的提高,5G应用场景日趋多样化,5G建网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关键技术的引入,增加了场景和参数规划的复杂性。5G无线网络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场景化特点,提供多样化、差异性的解决方案,增强5G网络的市场竞争力。针对当前问题,提出了一个宏站、深度覆盖、室分等多个场景的综合规划方案,以提升网络整体性能。探讨了在大规模MIMO技术下,基于大数据进行精准天线广播权值参数规划的意义和方法,以提高5G网络规划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高铁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5G时代为高铁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移动通信网络非常重要。首先分析了进入5G时代后高铁建设面临的诸多技术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5G高铁组网关键技术、设备选型、传输资源需求分析等角度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根据5G网络建设需求提出多场景网络建设方案。基于以上技术分析,结合各地实际网络的建设需求、建设场景,现网条件和投资额度等因素,可因地制宜、精准高效地制定5G高铁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一、可靠性概述 随着无线网络从2G→3G→4G的演变,传统的承载网技术已无法满足无线网络的带宽需求,所以新技术的承载网随着业务需求的推进也逐渐应运而生。 随着新技术的承载网的建设使用,相对于原传统承载网(SDH)的IPRAN网络的可靠性也被越来越关注。电信级运营网络对可靠性需求可分为三个层面:设备可靠性、网络可靠性和业务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电信网技术》2010,(6):79-81
3G网络的发展带动了移动网络中数据业务的流量比重将快速、大幅度地增加,并大大超过传统的语音业务而占据主体地位,最终随着2G/3G语音业务的IP化,ALLIP将是大势所趋。面对接入层2G/3G基站IP化需求,如何规划部署RAN的IP化承载网,成为大家最为关注和积极探讨的问题。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OmniRAN多业务互通传送方案》一文介绍了中兴通讯基于IPTN的OmniRAN方案充分考虑了RAN业务传送中的互通灵活性问题,从业务需求、网络保护、网络维护、时钟同步和投资保护等多个方面确保了RAN的IP化平滑演进。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5G商用时代的到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型业务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对基础承载网络提出了"更大带宽、超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要求。5G承载网络是为5G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提供网络连接的基础网络。如何搭建一张适配未来新型5G业务发展的智能、灵活、高效、经济的承载网,是现如今各大运营商亟待解决的事情。5G承载网络的搭建,将会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针对不同县市城区场景采取的承载方案均是不相同的。文章着重针对5G承载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各运营商不同的部署策略,对5G承载网的搭建方案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陈洪涛 《通信世界》2014,(22):34-34
随着国内4G商用网规模部署,移动用户对4G网服务质量的敏感程度不断增加,移动通信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得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更为运营商所关注,网络质量已经成为运营商发展的生命线,并成为经营成败的重要筹码。 4GLTE作为新的移动网络标准,在其网络优化中面临着来自于LTE技术所带来的挑战:从以话音业务为主到全数据业务的转变,组网结构从单一网络向混合多层网络进行转变。这些转变对于LTE的网络优化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20年随着5G全面商用及大规模工程建设,无线网络正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大建设、大调整、大优化”周期,2/4/5G多制式、5模13频的复杂无线网络成为常态。面对4/5G无线网络协同发展,现网存在多张网共存的格局。为不断提升用户感知,在TD-LTE E\D\F\FDD900\1800分层组网下,探索在不同场景与业务需求下,最佳的TD-LTE和LTE FDD融合组网策略。  相似文献   

18.
针对5G网络建设,从5G的发展驱动力、业务需求、标准演进、商用芯片、频谱分配以及全球商用网建设等方面分析全球5G产业链发展情况。同时结合5G网络结构、业务场景、工作频段、设备形态等特点,考虑到我国5G商用网牌照已经发放这一背景,针对5G网络建设思路、规划流程、覆盖规划、容量规划、站址规划、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规划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霞 《信息技术》2009,33(8):182-184
下一代网络是开放、多业务承载的网络,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它使3G向具有融合多媒体业务能力的全IP分组网络方向发展;伴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在软交换基础上构建无线网络变得越来越重要.阐述了软交换技术和无线网络,并且简单地介绍了3G,在这些基础之上讨论了无线网络中的软交换.  相似文献   

20.
随着4G移动数据业务应用迅速增长,无线网络尤其是热点区域网络负荷已进一步抬升.聚焦五高一地,高铁场景方面在继续做好现有专网基础覆盖的同时,需重点针对高铁专网的网络性能和上网体验持续加强精细优化,对原有单层网覆盖开展容量优化,以此来保障高铁用户的极速4G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