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
传统医学将痛风归属于"痹症"范畴,认为痛风因脾肾功能失调,偏重于湿邪致病,湿浊痹阻经络。痛风急性期临床辨证为寒湿痹阻、湿热瘀滞、痰浊阻滞证型。痛风急性发作期多以实证为主,中老年患者多虚实夹杂病症。痛风急性期中医整体治法以利湿化浊、通络止痛,尚需注意气血之治,合理的中医治疗可以快速缓解关节肿痛,减轻患者行走负担。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749-753
头痛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肝,瘀血为顽固性头痛的主要致病因素。基于偏头痛的病因病机,马云枝教授将内伤头痛分为肝阳头痛、血虚头痛、气虚头痛、痰浊头痛、肾虚头痛、瘀血头痛6型进行论治。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证以补养气血或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马教授临证顺应异法方宜,注重祛风,审因论治,重视活血化瘀,善用引经药,重视虫类药,妙用对药,注重疏解情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6):819-821
傅友丰教授辨治癥瘕类疾经验主要体现在:病因上主张女子癥瘕属瘀血,病程日久虚实夹杂;立法上"祛瘀"是关键,辨清良、恶性;治疗上"专药消之""消补结合",以中药鬼箭羽、木馒头、海藻、昆布、生贯众、皂角刺组成活血化瘀消癥基本方,促进癥瘕的消退。采取"久服"配合"调周"之策略,以达到"徐徐消之"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5)
张琳琪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必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灵活遣方用药。该病病机复杂,病位广泛,寒热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互见,临床辨治一方面要固本扶正,以免攻伐太过,时时勿忘健脾补肾,力倡扶正为先;另一方面对于外邪、水湿、痰浊、瘀血、毒邪等标实之象,既要祛邪,又不可伤正,巧用活血化瘀、祛湿降浊之品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8):1149-1152
徐福松教授认为男科病的病理特点之一是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故常用扶正祛邪、消补兼施法施治,使消中有补不会克伐正气、补中有消毋虑留滞邪气;在辨治男科病时,主张主病辨证、勿忘整体,辨证之度、量度施治,辨清标本、治本顾标,多方辨证、兼顾治之;强调男科病的辨证以全身和局部相结合,诊断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治疗以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指出男科病大凡病发于肝、膀胱、心者以实证居多,病发于肾、脾,肺者以虚证居多,故确立男科病的内治法则是实则治肝、治膀胱、治心为主,虚则治肾、治脾、治肺为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693-696
多汗证因营卫不和所致者,见于太阳病;热邪所致者,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肠痈病;湿邪所致者,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及水气病;寒邪所致者,见于厥阴病。审其多汗之因,不外虚、实、虚实夹杂三种。实证为外感所致,以热邪、湿邪为主,夹杂风邪;虚证为营卫不和,寒邪伤及阴阳所致;虚实夹杂则多为平素体虚复感外邪或伤寒后失治、误治伤及气血所致,可分别选用清热、祛湿、调和营卫、通阳回阳之法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7):1282-1284
肾病综合征从临床症状的表现可分为无(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无(少)尿期多数患者服用大剂量激素,易耗阴液,表现为阴虚火旺、脾虚不能制水、水湿泛溢肌肤之证,治宜滋阴清热利水。多尿期多为阴阳气血两虚(尤其为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之阳;恢复期多为肝肾阴虚,治宜补益肝肾为主。隔药饼灸配合中药汤剂治疗肾病综合征既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又有调节免疫、提高肾脏免疫之功能,于肾病综合征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2):1798-1800
徐福松教授认为男子不育症之病机,总不离乎肾,治病求本,临证治疗当从"肾"入手。男子不育症病理特点是正虚邪恋、虚实夹杂,审证求因,审因求治,治疗大法当为扶正祛邪、消补兼施,消中有补,不会克伐正气;补中有消,毋虑留滞邪气;强调"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以脾肾同治立法,治疗以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5):689-691
心神病是形神共病性疾病,其发生以脏腑虚实变化为基础,实者主要为气滞、郁火、痰热、血瘀,虚者主要为心、肝、肾阴血不足及阳虚,治疗首当虚实之异及虚实夹杂之处,分别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调神治神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疏肝清火,镇静安神;活血化瘀,通脉安神;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益阴制火,滋阴养神;温阳达郁,生阳化神以及形神共调。心神病的治疗当在辨证气血阴阳的基础上"杂合以治",强调疏肝理气,安神定志,重视形神共调,方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263-264
目的:探讨带下病的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方法:从诊断、病因病机、病位、证候兼加、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对带下病的辨证思路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将带下病分为脾虚证、肾虚证、湿热证。脾虚证: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选完带汤加减;肾阳虚证:治宜温肾培元、涩精止带,方选内补丸加减。肾阴虚证:治宜益肾滋阴、清热止带,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止带,方选止带方加减。结论:带下病临床辨证时虽有一定难度,但也有规律可循,只要辨证准确,就能在临床治疗中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