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行业办学的校企一体化优势,实施校企共建办学、职教集团化办学、订单合作办学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多种合作形式。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打造办学特色,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研究及政策解读,对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这两种表述概念进行了辨析,对二者产生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进行了描述,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了定义和再诠释,明确了产教融合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之路。促进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和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助力地方高校转型,需要从厘清思想认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及产教双方融合等方面着手改进。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高校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培养研究生数量占据全国人数的一半,是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针对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科学要素融入教学不到位、实践能力培养不充分及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多维度探索。以山东科技大学为样本,提出构建“创新驱动”战略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科教+产教”双融合、构建科研育人体系、科学设置培养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文化、提升国际化水平等多维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国内其他兄弟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背景下,根据建环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定位,结合建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建环专业产学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创新平台,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及校企有效协同、深度融合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校企协同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模式,作为以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转型发展高校,必须找准校企协同的契合点,以校企协同为依托,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高校和企业共同诉求价值基础上,为实践教学提供整体化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刊简讯     
<正>2019年3月4日本刊的承办单位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和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就《韶钢-松山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框架协议》举行签字仪式。韶关钢铁与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拥有着一段渊源,双方一直以来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深入践行习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以融入区域发展为契机,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转型升级不动摇,夯实基础管理不动摇。以战略的眼光和使命的担当,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方合作的原则:服务需求,共同推进;要素融合,合作育人;优化结构,协同创新。合作的内容:成立产教融合工作小组,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双协同"平台建设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平台建设的功能定位、管理运行机制、队伍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功能相对单一,迫切需要面向社会开放实现功能转型,由高校的实验室向社会的研习工厂演变。这就需要积极转变结构,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型后的工程训练中心在产学合作以效益回报企业,实践教学以人才反哺社会,协同创新以技术推动进步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活动日益频繁,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社会意识和需求日趋迫切,培养高素质人才法治素养的重要意义凸显。转型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关注点不能仅局限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层面,法治素养亟需整体化教育培养。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充分唤醒应用性创新型人才的法律意识,养成遵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品质,才能真正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转型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整体化改革应以培养应用性创新型人才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为突破口,从单纯的高校体育向与社会体育转变,有效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面临着创新导向、交叉融合、跨界发展和大量新的未知问题,需要不同学科整合及生产、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以保证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交通专业特点,研究适合交通领域的"新工科"跨学科教学团队构建和协同育人模式,为交通"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也为各大高校同类专业开展"新工科"多学科交叉与协同育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22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写进了国家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策略。原有设备管理与点检维修课程标准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内容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课程标准通过明确课程定位、修订培养目标、梳理教学内容、构建课程结构和思想政治路径双主线螺旋递进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体系,实现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并行,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具有指导作用,对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办学,补齐“有职教无科技”短板,发挥人才优势,构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模式。形成“产业引导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引领产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格局,助推株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应然之路,转型高校要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科技、产业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实施。从政策激励与风险保障等方面构建更加完善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努力寻求校企间的价值认同,自觉遵守协同原则,不断创新高校内部鼓励协同创新的政策机制,重点扶持优势学科与企业协同创新。通过创新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拓展科研创新平台,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高技能人才的合理运用和培养是资源化优质的体现,只有挖潜、引导青工的内在潜力,才能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搭建施展技能的平台,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建立培训教育基地,都是新企业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硬件措施,也是基层单位、班组教培工作应有的教培意识与培训理念。只有坚持"实践锻炼—成长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培养、造就出技术骨干、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将学科竞赛、专业实践教学和育人相融合。构建“兴趣-意识-能力”递进式培养的赛教融合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形成“以赛促提高,以赛促建设”赛教融合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以赛促育,学科竞赛引领和推动建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赛、教、育”融合实践教学模式对应用型高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育对人的道德水平、知识体系、素质结构及审美能力构建和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转型发展高校要全面做好美育的顶层设计,加强美育教育综合改革,创新美育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美育环境,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整体化美育,培养学生感知美、品鉴美和创造美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观,以美的内生动力全面培养和塑造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缩短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培养适应行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依据冶金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以铁水预处理专业课程教学为例,将实践教学引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进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通过开展"1种新型模式、2项保障措施、3大实践平台、4类结合方式"举措,开创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实践"互促新模式,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着眼于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坚持校企协同育人,努力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在平台建设方面,健全了学校、地方、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机制,已与重钢、中冶赛迪、四川德胜等多家企业共建高水平科研和教学平台;在师资建设方面,打造了一支能够适应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既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又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实训建设方面,拥有了一批"国家级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冶金工程实验教学示范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相关能力,是高校发展的当务之急。提出了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课程建设、推行PBL改革、强化OBE理念等多元协同举措,进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