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话周恺     
正UED:本期专辑的主题——相融·共生,这一理念是如何演变而来的?都有哪些方面的含义?周恺:在建筑设计中,有一些我比较关注的要素。首先是场所,场所指向了建筑与场地将营造怎样的氛围。建筑必须根植于场地,这是建筑与其它造型艺术相区别的重要因素。同时场地也常常成为我们创作的起点和重要线索。其次是空间,空间将艺术与建筑进行了划分,空间品质对于建筑起到近乎决定性的作用。空间将建筑与人进行连结,产生了一些私密且各不相同的体验。最后是建造,建筑学是一门关于建造的学问,  相似文献   

2.
周恺简介     
正周恺Zhou Kai2016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民营设计企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规划委员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城市·环境·设计》《当代建筑》《城市空间设计》《建筑知识》《城市建筑》《新建筑》等多家建筑学术期刊编委  相似文献   

3.
自述     
正建筑缠绕的相容性(缠绕势)蝴蝶穿梭于花丛之中。花朵和蝴蝶相互缠绕,形成了一个波动的三维空间。建筑设计灵感即源于这种动态美感和生命之光,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这种灵感随处可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捉昆虫。暑假期间,我每天都会追昆虫追到日落。然而,捉昆虫就没那么容易了。有时候我都见不到昆虫。靠着这样的经历,我养成了一种能力,我想象着自己控制了昆虫的意识,然后进入周围的自然环境。我会变成蝴蝶、蜻蜓,  相似文献   

4.
自述     
这十几年来,我的建筑之路一直在努力找寻实践、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平衡。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学习之后,我似乎也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建筑师老师”这条路。在中国与美国的长期教学,包括雪城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州立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我以教授设计课为主,也涵盖研究生的历史理论课,涉及的设计课题包括:建造、再现、城市化、城乡社会学批判、老龄化、工业遗产改造、城市图解等。  相似文献   

5.
范文兵自述     
正最大的感觉是自由——思想上的自由,专业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让我对专业里各种人物、体制、潮流,能够超越表面职级高低、名头大小,从实质内容入手解析,进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判断标准与思考模式。专业上的自由,让我对专业发展始终采用一种开放、动态的态度,不会固执地认为只有一种说法才是正统的、并对专业里不断涌现的新鲜事物保持充分的敏感。当然,这种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建筑院校的自由学院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到,它在赋予我们思想与  相似文献   

6.
陈天自述     
<正>我的求学经历非常简单,从1983年进入天津大学建筑系,毕业留校任教,师从方咸孚先生攻读硕士,然后再做教师,师从黄为隽先生攻读博士,就这样30多年过去了,平淡而又充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学风非常朴素而扎实,深刻阐述了实事求是的本质,也深刻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最终,我选择从建筑学转移到城市规划,见证了天大城市规划学科的成长,到现在城市规划已经成为与建筑学  相似文献   

7.
周铁征自述     
<正>一直等到毕业很多年以后,才慢慢体会到了学校带给我的真正收获。记得每次交图的前几天晚上,绘图教室里都是灯火通明,直到深夜。当时从简陋的卡式录音机里传出来的音乐现在还都能回响在耳边,但那时的心情并不轻松,一是时间紧,离交作业所剩的时间不多了,另外就是想把图画得尽可能的好。大家都是这个想法,而且还相互攀比。一般作业完成的好坏是与所花的时间成正比的,而且还经常会有新的想法和思路涌现,做大的调整和  相似文献   

8.
姜维自述     
<正>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五彩缤纷,但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天大的小钢笔制图训练。从一年级入学起,就向师兄师姐们取经,用五毛钱一根的小钢笔在油石上细细打磨,做出尽可能细的笔尖,在图纸上排出尽可能无限接近但仍然平行而不相交的线条。每个人都近乎病态地追求着极致,尽管还不知为何要这般。今天想来,这种训练对一个刚跨入建筑学院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太有裨益。首先它培养动手能力,任何人都要自己动手改造一根小钢笔,这对照本宣  相似文献   

9.
张杰自述     
<正>我的大学生活比较"单调",因为我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了,不过"学习"不只是看书、写作业,专业设计课占去了我很多时间。我常常是一个设计要花大量的时间画一大堆草图,磨很长时间。后来逐渐体会到"磨"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建筑设计是个不太容易入门的学问,东西杂而多变。从学习的角度来说,所谓"磨"就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对自己的方案不满意,就去翻书、看杂  相似文献   

10.
王兴田自述     
<正>从18岁进入到天津大学建筑系读书到后来毕业工作,整个过程对我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乃至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选择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在天大的点点滴滴,虽然物质上并不富足,但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是人生当中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通过4年的学习,我对建筑学也有了比较框架性的了解,并且认识到建筑应该放在城市空间中去研究。于是研究生阶段我选择了城市设计研究方向,师从沈玉麟教授,开始了对国内外城市建筑体系的学习。老师们传授给我们的基本功,以及他们  相似文献   

11.
朱剑飞自述     
<正>就我而言,天大求学经历中印象最深的是设计课上下的各种讨论,包括老师的教导、手绘和同学之间的观摩讨论;我从中学到了最基本的关于设计的思考,这种思考在形式逻辑上可以囊括后来我在英国接触到的"叙事建筑"和"解构建筑",所以那时的视觉观察和设计技术训练至今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求学期间的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外籍老师的参与;在外籍老师指导下,我们即学习了外语,又学到了英语世界中关于设计和思考的许多线索和  相似文献   

12.
张十庆自述     
<正>~~  相似文献   

13.
李晓峰自述     
<正>难忘中大院直到上大学以后,我才知道,离家乡滁州很近的南京,有一个由原中央大学一脉相承下来的国内一流的建筑系,那时叫南京工学院。当年懊悔不已的是,因高考前对建筑学专业格局一无所知,已就读于华中工学院的我,虽跨进了建筑学的门槛,却和南工失之交臂。此后,南京工学院就一直是我心驰神往的殿堂。1980年代由滁州往返武汉,一次次沿长江乘坐"江汉"客轮,须在南京作水陆中转,我总爱背着行囊走进南工,在中大院上上下下转一遍,在走廊里徜徉,欣赏  相似文献   

14.
龚维敏自述     
正在同济求学7年,4年建筑学本科,3年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师从陈宗晖先生,后两年主要在做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研究,论文研究课题是设计专家系统,编了一个可利用古建筑规则进行简单推理及绘图的试验性程序。当时得到在讲座上相识的悉尼大学教授,知识工程领域学者杰罗(J.S.Gero),和学兄蔡达峰中国古建筑博士)的热心指导与帮助,虽然毕业后没继续走科研道路,但从这段研究经历中养成的跨学科及系统性思考方式却受益至今。我在同济的最大收获是现代性的启蒙。同济有着一种骨子里的现代气质,那种在1980年代难得的国际视野,在教学与学术上渗透着强烈的现代立场  相似文献   

15.
肖诚自述     
<正>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求学的近8年时间里,我收获了终生受益的东西。首先是价值观,它既包括专注的职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包括寻求不断超越的自我要求。其次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素质。当然更包括最为宝贵的师生感情和同学友谊。从走出天大校同步入职业生涯之日算起,已近20个年头。我越来越感到自己肩负的一种使命感。我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不懈努力,能够为建筑设计行业不断奉献精品、培养人才,为行业健康持续  相似文献   

16.
刘燕辉自述     
<正>作为"文革"后第一届考入天津大学的学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也恰逢那个时代,全体师生都有一股积蓄已久的力量。尽管当时教学体系尚未完全恢复,但无论是年长的老师还是年轻的老师与学生之间都有高度的默契,班级里的同学尽管年龄和经历差异很大,但在共同理想的感召下其乐融融。天津大学的生活既是我们职业生涯的起点,更是人生道路中最为值得珍惜的一段记忆。  相似文献   

17.
张玉坤自述     
<正>1997年12月恢复高考,自己报名参加考试,被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学专业录取。当时第一志愿是吉林大学的天体物理,第三志愿才是天大建筑学,对建筑学可谓懵懂不知。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起初不思所以,后知当老师要读研,有了学位还能带家属,便在1987年参加考试,师从聂兰生教授开始了学术生涯。在聂先生指导下,自己慢慢懂得了些许道理,对学术趼究也有了兴趣,继续在先生门下读博,但却拖了五年多才毕业。慕然回首,  相似文献   

18.
吴唯佳自述     
<正>天大是我专业启蒙的母校。记忆中有关母校挥之不去的事情,真的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刚进校的下马威。那年除了上一届的77级同学外,还有未毕业的工农兵学员。记得在食堂为了一些小事,有同学与工农兵学员打了起来。童鹤龄老师在班里讲台上大发雷霆,一顿痛批,说别觉得你们高考上了大学有什么了不起,天大能干的人多了去,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么多年来,那天的情景会不时映现在眼前。不能松懈,摆正自己的位置,既是敲打自己  相似文献   

19.
王建国自述     
<正>我个人求学的专业成长主要分为两段。1978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开始专业学习,当时建筑学学习还基本上依循的是"鲍扎"古典建筑训练,我因上学前学过一点儿美术,好像设计上手还比较快,当时学的水彩和渲染功夫到后来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时还"秀"了一下。其时,学习教材和资料非常匮乏,受前辈影响,同学都十分努力地用硫酸纸或拷贝纸"抄图"作为参考资料,并以谁抄得多、抄得好为荣。设计课程教学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两件事:一是住宅综合设计,作业要求完成全套工程技术图纸,包括建筑结构计算及建筑构造大样,这一次的课程使  相似文献   

20.
周凌自述     
<正>在东大读书期间,我跟随导师钟训正先生和王文卿先生做了一些项目,其实是一些教学性质的题目,期间除了学习到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提高了专业素养。从1998年开始,我参加了镇江广电中心、金陵饭店三期、中山陵风景区琵琶湖服务建筑等一些项目和课题,两位先生一直是一起改图,过程中对平面要求极其严格,一轮一轮改图,似乎永远没有改得完善的一天。老先生不会直接说学生不对,常常是提出一个疑问,或者一个反问。现在还清晰记得王文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