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5):755-758
影响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疗效的因素主要有穴位配伍、取穴时辰、刺激方法、针刺补泄、留针时间。基于此,配合子午流注,即经气运行旺盛时取穴,选用适当刺激方法,再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并掌握合适的留针时间,对针刺疗效影响很大。关于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机制研究中,关于脏腑开窍器官影响的报道较少;在临床研究中,有些文献报道中所纳入的病例过少,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对于同种脏腑疾病针灸治疗的诊疗标准不一,缺乏统一性,容易导致各说其词。对于影响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疗效的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穴位配伍、取穴时辰、刺激方法、针刺补泻及留针时间方面,而对其作用原理、最优穴组、实施标准、疗效确定等方面还有待商榷,且对针刺得气与否对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疗效的影响研究报道比较少。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0):1619-1622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按摩灸与针刺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按摩灸组(44例)、针罐组(42例)。针按摩灸组取穴:风池、天柱、颈夹脊穴、阿是穴,结合按摩灸进行治疗。针罐组取穴操作同针按摩灸组,针刺后于局部拔罐,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颈项疼痛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观察治疗第1疗程后即时止痛效果及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1个疗程后针按摩灸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针罐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按摩灸组VAS评分显著低于针罐组(P<0.01);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均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两组效果相当(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按摩灸与针刺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两组疗效相当,但针刺结合按摩灸法对颈型颈椎病的即时止痛效果优于针刺拔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2):2340-2343
灸法作用的发挥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外界因素(季节、一天内灸时的选择等)、灸法施行本身因素(灸温的设定、一次灸治的时间长短、治疗时所用灸量、皮肤刺激程度、灸治时间间隔、灸治疗程、灸时所选穴位、灸粉药物组成、灸治时形式选择等)、个体因素(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辨证分型等)等。以上因素均可对灸法疗效的发挥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且不同医家各执己见,未能得出统一结论,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不利于临床灸法最佳疗效的发挥及其推广。今后可以以单一影响因素或几个关联性强的因素联合为变量,观察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程度,得出最佳灸法施行关键技术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9):1880-1884
蝶腭神经节就像是调控变应性鼻炎的"开关",对鼻部腺体分泌的双向调节至关重要。针刺蝶腭神经节可以刺激鼻腔交感神经兴奋,而对副交感神经影响较小。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相较于传统针刺及西药,具有取穴少、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小、短期疗效与长期疗效俱佳的优势,具体进针点有所不同,以李新吾教授所述颧骨弓下沿,约相当于颧骨颞突和颞骨颧突合缝线部位稍显膨大处进针为宜,针刺时间应有连续性、定期性,每周1次,每次1侧即可。目前研究存在针刺蝶腭神经节与体针及其他针灸疗法的联合使用、针具选择、针刺频率以及疗程等的规范性缺失问题,且体表进针点临床中并未统一。若能进一步规范与其他针灸疗法的配合使用、针具选择、针刺频率及疗程,可得到更好的临床运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8):109-111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配合方便揿针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运用桂枝加葛根汤为基础方,根据辨证分型进行组方内服,配合方便揿针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患者每日早晚各内服桂枝加葛根汤1剂,1周为一疗程,每疗程于患者颈部选阿是穴进行方便揿针埋针治疗两次,每次留针3 d,间隔休息1 d,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65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显效率58.5%,总有效率93.8%;随访6个月,其中复发5例,复发率为7.7%。结论:桂枝加葛根汤结合方便揿针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组和针刺组,各32例。温针组给予针刺"髌九针"结合艾灸治疗,针刺组单纯给予针刺"髌九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症状评分。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3.75%,针刺组为84.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晨僵、日常活动、总体症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温针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8)
目的:探讨针刺秩边穴治疗跟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针刺秩边穴进行治疗,隔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本院制剂透骨散外洗治疗,7日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1个疗程内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秩边穴治疗跟腱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30):93-95
目的:观察抵当汤加减结合针刺督脉穴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并从炎性反应的角度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20例。中药组给予抵当汤加减,针刺组针刺百会、大椎穴,针药组服用抵当汤加减同时针刺百会、大椎穴,西药组给予多奈哌齐口服。1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同时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ELISA法进行IL-6、TNF-α检测。结果: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中药组的80.0%、针刺组的85.0%及西药组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针药组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疗效优于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抵当汤加减联合针刺百会、大椎穴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确切,疗效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8):107-108
目的:运用针灸疗法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针灸科门诊与住院部进行周围性面瘫治疗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40例为针灸治疗组,另40例为常规针刺对照组。针灸治疗组采用0.3 mm×50 mm的毫针对患者各穴位进行针灸,得气之后,以每间隔10 min平补平泻的手法行针1次,并留针30次,接着对下关、翳风两个穴位同时实施针刺,直至达到局部变红晕为止。常规针刺对照组则使用纯粹的常规针刺治疗方式,选取患侧阳白、攒竹、迎香、四白、丝竹空、地仓、颊车、人中、承浆、风池、太冲、足三里、合谷等各个穴位进行透刺,并在得气后留针30 min,坚持1次/d。1个疗程16次,每天针灸1次,在完成1个疗程之后休息1 d,持续两个疗程。疗效利用H-B评价系统和Prommnn简易评分法实行分析研究与评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等变化。结果:(1)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4.21%,愈显率85.46%,对照组分别为34.52%、55.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和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愈显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不仅疗程较短、效果显著,也有效杜绝了相关并发症和副作用的产生和影响,尤其针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提供高治愈率、愈显率等方面效果明显,同时经济、方便的特性也使其易于临床上的更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2570-2575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应关注以下几点:各医家从自身认识和经验总结用药,在治则治法上不尽相同,多在经方的基础上衍生经验方和自拟方;既往研究往往缺乏大样本微观辨证及相应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导致结果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既往研究中的疗程长短、疗效判定标准不一,疗效的可重复性较差,且远期疗效的观察研究较少;中医药对本病病机、治疗作用机制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治疗是多靶点、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难以用现代医学解释其治疗作用途径;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典型性、临床症状与萎缩性病变程度不匹配的现象,单纯以传统的宏观辨证不能准确地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缺乏公认的胃镜像中医证候属性概念及简明实用的微观辨证方法,导致微观辨证与临床宏观辨证脱节,缺乏广泛认可且简明实用的微观辨证方法,临床诊疗推广不足。因此,需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利用胃镜、病理等检查方式,更深入地说明疾病的本质及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