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巴士一汽停车库曾是上海市区最大的立体公交停车场,其结构简洁、清晰,韵律感强。改建策略是创造一个开放的创意办公空间,将"机器使用"的场所营造成为"人使用"的场所。改建基本保留了原有的3层混凝土结构,并通过钢结构加建两层作为中小型办公区域。加建部分似玻璃盒子悬浮于原结构上方,与原有混凝土建筑厚重的形体形成对比。考虑到原建筑75m进深不利于办公空间的通风采光要求,设计局部拆除楼板形成景观内院和采光  相似文献   

2.
<正>楷林汇为一办公地产企业的营销中心,需要在原地下结构已施工完的条件下重新设计地上建筑。"叠盒子"的空间组织方式将功能所需的封闭空间以独立的、可辨识的形态星现,在这些私密空间之间即为共享空间,同时形成"中庭—空场—凹龛—盒子内部"这一空间序列,并对应"明亮的天光—侧向的直射光—直射光中的阴影—稍暗的漫射光"这一光的序列。外墙按照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构造设计并定制的耐火砖与玻璃砖结合,发展出一系列花格砌筑方式,以赋予盒子独特的外观与室内的漫  相似文献   

3.
<正>设计师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个明亮的空间变得完整且有趣,但又不复杂。在思考过程中获取了诸多关键词,灵感便随之而出,用"盒子"的概念来创造一个办公空间。项目地处棉三创意产业园区,设计办公室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合理分配空间的布局,例如需要独立房间和开放办公的比例,交流和私密空间的分布位置等,当然还有空间营造和企业的精神吻合。设计师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个明亮的空间变得完整且有趣,但又不复杂。在思考过程中获取了诸多关键词,灵感便随之而出,用"盒子"的概念来创造一个办公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三元桥We+联合办公空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远洋新干线D座,空间使用面积为800m~2,分为首层、二层和地下层。业主希望将此空间改造成为联合办公品牌——"We+"的联合办公和线下活动空间,同时也作为对新型办公空间的一个拓展性探索。建筑师在项目初期,采用研究导入设计的方式,通过大量调研和案例分析,从而得出了一个灵活多变的共享空间模式。最终完成的设计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图书馆"式的空间体验:在首层空间中,传  相似文献   

5.
简讯     
正BM宝麦蓝建筑设计公司"教育盒子"亮相设计周,创新教学空间设计在3月17日至3月21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举行的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7号馆"国际工作环境设计应用展"从视野、探究领域、思考维度等继续拓深,期望打造一个更具温度,更具创造力、更能满足未来办公与教育需求的空间,囊括了"工作盒子""教育盒子""No Coffee,No Work!""中国梦想办公室"等多个亮点版块。在本次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中,BM宝麦蓝建筑设计公司首次特别联合domus国际中文版杂志以及知名办公家具品牌Steelcase,共同打造一个具有"治愈,归属"意义的21世纪学习空间——教育盒子(Education Box-The learning studio)。  相似文献   

6.
盒中核     
《新建筑》2019,(Z1)
正打破传统的用墙体划分平面格局的方式,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把卧室这一最私密的空间最小化,设计成能够移动的像家具一样的"盒子",从而创造出更自由灵活的居室空间。随着"盒子"和居室局部墙体的移动,公共空间也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另外,把卫生间、厨房等整合成一个不变的固定部分,把客厅、餐厅、书房、健身等生活场景进行打包整理到立体库。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自定义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通过手机来控制移动出现不同的场景模块,形成了不断变化的空间状态,创造了空间体验的叠加,一个小小的房间可以同时具备六七种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这套总面积约百余平米的Loft位于圣保罗南部,改造后的公寓无处不充斥着男主人的生活气息。考虑到男主人独自居住,设计师将各区域的整合作为此次设计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其打造舒适与现代感并存、同时具有工业化设计风格的理想居住空间。此外,黑色和灰色的大面积使用也有利于突出空间的男子气概。设计师采用单一元素覆盖整个公寓的所有墙体和天花,加强空间整体在设计元素上的统一性,打造一个形式"单一"的"盒子"  相似文献   

8.
概念屋,是设计师小川晋一把现代主义风格发挥到极致的一个设计作品.它的外观简洁到只是一个矩形的白盒子--磨砂玻璃和混凝土墙体分别变身为盒子的"长"与"宽",一块厚板则是盒子平滑的顶部.房子的结构奇特,大盒子还套着小盒子,小盒子则包含了厨房、餐厅、客厅和储藏室,呈现出巧妙通透、协调统一的建筑格局.  相似文献   

9.
复合的白色     
设计基于“复合型”办公模式的理念,将服务功能集中设置在一系列小尺度盒子内部。盒子将内外进行分隔,其中新增的服务空间向内部开放,而封闭的外墙成为入口接待和信息展示的地方。同时从盒子内部到周围空间的流动性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空间整体色彩基调的定位和材料的选择在协  相似文献   

10.
王践 《现代装饰》2014,(2):110-115
正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健康而舒适的办公环境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度。设计公司的办公空间有别于其他办公空间,它应该在空间上更加强调氛围的独特,让办公氛围不再沉闷与单调。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一个激发创意思维和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此项目是一个改造项目,设计师充分利用原厂房的建筑空间感和尺度,着力还原建筑本身赋予的形式美感。整体设计追求简单、质朴、通透、灵动,讲究材质的对比以及空间符号的表达。在分区上,设计师将东南侧采光及通风较好的区域用作密集型的办公区域,西侧区域则作为图文阅览及绝佳的休闲放松区域。而在中部空间,设计师刻意打造了一个巨大"舞台"作为报告厅,主要作为交流、学习和举行一些文娱活动。报告厅以形体巨大的白色盒子形式悬浮在舞台上,用分、合、起、承、锁等最单纯的设计语言解构、重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正>本案位于上海崇明奥伦达部落内,是一个集装箱改造项目,原基地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四周无房屋遮挡,让集装箱显得孤立,再加之内部狭窄局促的空间缺陷,使得该项目改造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集装箱由十个盒子错落组成,看似简单的盒子要满足具有独特美感的设计诉求,设计师大胆突破集装箱的表象,进而扩展到外围空间,为封闭的盒子增加一个"影子",即再外扩一个虚拟的盒子,扩大使用面积,使功能得到满足。虚拟的盒子重叠在一  相似文献   

12.
王昀  LI Min 《世界建筑》2015,(4):77-79,137
<正>一个"白盒子"的值入由王昀创建并主持的ADA研究中心现代建筑研究所位于北京西城区北京建筑大学科研楼的4层。这栋建筑建于1950年代,采用传统的设计谓言。研究所改造面积65.5m~2。在这个改造项目中,以功能作为形式的直接表达。在一个既存的中国传统建筑中,植入一个可以展开现代建筑研究工作的空间,可容纳12人同时展开相关的研究和设计工作。由于该空间原作为实验室使用,为了相关的力  相似文献   

13.
英孚是上海一家英语学校。该中心包括三层的教室设备以及计算机房,四层的行政管理人员办公空间。本着学习超越书本的理念,本案设计了一系列的社交互动空间.例如咖啡厅.桌球角.体育场座椅等,使学生能够汇集在一起体验交流活动。一架大型体育场座椅型的楼梯连接起这两个楼层.董事会会议室悬在其上的”木制”盒子里。各种不同的盒子结构创造出中间层的计算机室与办公空间。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设计》2011,(12):162-167
办公大楼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每层都要有高效、开放的平面空间。一个试图拥有雕刻般丰富轮廓的办公大厦会冒着削弱其原本可靠而严格的逻辑的风险。然而,简单的拉伸矩形盒子设计,一方面不能满足企业建造地标性建筑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房屋使用者对于空间利用的兴趣。鄂尔多斯办公大楼使用了一个经济、合理的理念,通过使用冷热结合的方式来避免(建筑)雕塑式(设计)的多余。因为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构造和由多租户共享公共空间的原因,使中性的表皮和性能高效的楼面的设计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经济模式和分享经济模式带来了管理和创业的新思维,也孵化了新的办公空间。基于2014年MAT Office推出的研究课题"Office 3.0,the Next Working Space"的成果,本文梳理了现代办公空间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得出新一代办公空间将具有更加鲜明的共享特征这一结论。对空间"共享"的更深入挖掘,也将为未来的办公空间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预制钢筋砼盒子式窗口灶台构思要点及设计原理(见图1、2): 1 将窗户、外围护墙体与灶台使用空间结合在一起综合设计,充分利用三维有效空间,节省建筑面积。 2 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排气除油烟,方便使用,利于节能。采取了加大炉灶热源与通风排气口之垂直间距以增大自然通风  相似文献   

17.
《建筑节能》2011,(11):33
今年以来,山东省莱西市墙改节能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和要求,切实执行《莱西市新型墙体材料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全面推广使用多孔页岩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该市在建设工程中全面"禁实"和"禁黏"  相似文献   

18.
光之雨     
正本空间是一间青创共享办公室FutureWard位于地下室的一处多功能交谊与办公空间,能应需求而弹性调整使用的场所,可以用于办公、休憩、讨论分享、授课等活动。白色的板片在空间中蜿蜒跃动形成空间的皮层,是天花,是墙面,也是柜体。它穿梭在暖色的夹板墙体之间界定出不同的使用空间和高低与层次,不同的空间在漫射柔和的光线中融合为一。  相似文献   

19.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3,(9):144-145
<正>3个盒子梧桐体验中心位于北京亦庄枢密院园区内一栋高层建筑的首层。该空间原本作为商业用途,净高约4.5 m,并不完全适合办公。MARS的设计师为此植入3个不同性格的功能盒子,消解了使用者对空间过高的不适感。3个盒子由中央走廊划分:白色玻璃盒子包含了会议室、茶水间和VIP接待;暖色原木盒子包含多媒体展示和开放洽谈区;走廊尽头的自动门背后,则是员工日常工作的内部办公区。  相似文献   

20.
<正>龙美术馆西岸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黄浦江滨,基地以前是运煤的码头,设计开始时,现场有一列被保留的1950年代所建的大约长110m、宽10m、高8m的煤料斗卸载桥和两年前已施工完成的两层地下停车库。新的设计采用独立墙体的"伞拱"悬挑结构,呈自由状布局的剪力墙插入原有地下室与原有框架结构柱浇筑在一起,地下一层的原车库空间由于剪力墙体的介入转换为展览空间,地面以上的空间由于"伞拱"在不同方向的相对联接形成了多重的意义指向。机电系统都被整合在"伞拱"结构的空腔里,地面以上的"伞拱"覆盖空间,墙体和天花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