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6):1205-1208
病理情况下,湿热郁滞胆腑,胆汁郁积日久,促使胆汁不循常道而逆流入胃。慢性胆囊炎长久不愈,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形成,属于中医学"并病"范畴。其病位在肝、胆、胃,病机为湿热阻滞肝胆,胆腑郁阻,胆汁反流,肝胆疏泄失常,木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成。赵教授强调治疗的总体目标为恢复脏腑生理功能,促进胆汁正常排泄,保护、修复胃黏膜,消除烧心、嗳气、咽喉不适等临床症状。赵教授擅于将复杂的疾病简单化,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辨病相结合,审因论治,胆胃两腑同治,制定"利胆、降逆、护胃"治则,并将疏肝理气贯穿于治疗的始末,使疗效倍增,病情不易反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Barrett食管(BE)。文章通过归纳、阐述中西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病因、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诠释了中医脏腑理论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
目的:观察平肝和胃法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以临床实例讨论平肝和胃法的机理,适应症已经临床应用。结果:通过分析认为反酸嗳气多因肝失疏泄,木郁乘土,脾胃升降失调所致,平肝和胃法能够有效解决患者反酸嗳气,胸骨后灼热等典型症状。结论:平肝和胃法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有极好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9)
<正>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为食管防御机制下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使食管黏膜损伤,产生炎症、糜烂或溃疡,临床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夜间平卧时呛咳、咽部不适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笔者用左金丸四逆散加减治疗反性性食管炎8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9):1295-1297
脾与胃同属中焦,互为表里,并以纳与化、升与降、燥与湿三种相反相成的特性,维持其生理功能。任何一方出现偏颇,都会影响对方。当脾或胃出现病变时,应根据其特性加以调整。苦辛通降法是运用苦寒和辛温两种不同性味的药物配伍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方法,适用于脾胃病之太阴、阳明同病的证候,有寄开于泄,寓通于降,相反相成,互制互济的效果。临床上脾胃病中出现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时当以苦辛通降法治之。王少华取法张仲景治疗痞证之苦辛通降法,将其从治疗少阳误下痞证,发展为治疗脾胃病之太阴、阳明同病的证候,广泛用于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肠炎、胃神经官能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等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4周及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2):83-84
目的:观察壮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壮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5):703-705
目的:观察改良愈疡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共14 d。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的改变,疾病活动指数;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血清中异硫氢酸荧光素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中异硫氢酸荧光素葡聚糖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愈疡方有助于维持溃疡性结肠炎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从而降低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改善炎症造成的组织损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屏障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370-374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血清胃动素(motilin,MOT)水平的影响。方法:150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以及铝碳酸镁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旋覆代赭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食管pH值、黏膜分级、喉镜结果、临床症状总分、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GAS、MOT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食管近端、远端处pH值<4时间百分比以及DeMeester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食管黏膜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食管黏膜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食管近端、远端处pH值<4时间百分比以及DeMeester评分较低(P<0.05),喉镜检查结果较优(P<0.05),治疗后2周、4周、8周临床症状总分均显著较低(P<0.05),有效治疗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GAS、MO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食管黏膜情况以及临床症状,且能提高GAS、MOT水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1):1786-178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左金丸口服加舒降散封包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反流症状积分,检查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食管远端收缩波幅、De Meester评分、反流次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反流症状积分、De Meester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食管远端波幅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两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反流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可能与其能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增加食管远端波幅、减少反流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