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单掺微珠、偏高岭土和复掺质量比1∶1的微珠与偏高岭土对磷酸镁水泥砂浆凝结时间、流动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偏高岭土能够有效延长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和后期的力学性能,但会明显减小浆体的流动度。微珠和偏高岭土组成的复合掺合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偏高岭土对磷酸镁水泥砂浆流动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早期强度的影响较小。当复合掺合料掺量为15%时,能够制备出各项性能优异的改性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为15 min、流动度为265 mm,90 min、3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25.5、55.6、64.9 MPa。  相似文献   

2.
采用MgO和KH_2PO_4制备磷酸镁水泥,研究使用钢铁渣粉改性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发现随钢铁渣粉掺量增大,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逐渐延长;掺量在20%以内的钢铁渣粉对强度有增益效果,超过20%则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磷酸镁水泥因为其优良的性能而广泛应用在快速修补、危废处理等工程中。以硼砂为缓凝剂,从力学性能、耐水性、水化放热等角度研究了利用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磷酸镁水泥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随着硼砂掺量的增加,磷酸镁水泥的早期强度先提高后降低,硼砂的最佳掺量为6%;随着垃圾焚烧飞灰掺量的增加,磷酸镁水泥早期强度降低;延长掺垃圾焚烧飞灰磷酸镁水泥在空气中的预养护时间,可以提高磷酸镁水泥的耐水性;随着垃圾焚烧飞灰掺量的增加,磷酸镁水泥水化速率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加气混凝土废渣作为磷酸镁水泥的掺合料,研究了加气混凝土废渣粒径及掺量对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渣粒径越小,磷酸镁水泥的抗压强度越高;加气混凝土废渣需水量较大,当水灰比为0.25时,在中低掺量(0~30%)的情况下,磷酸镁水泥4 h抗压强度随加气混凝土废渣掺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但废渣掺量对后期强度及凝结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当水灰比为0.39时,在中高掺量(20%~50%)的情况下,随着废渣掺量的增加,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逐渐缩短,抗压强度呈先显著提高再稍微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测试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标准水泥胶砂的抗压强度研究了三种不同掺量偏高岭土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为:偏高岭土掺量越高,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越高;偏高岭土能够显著降低水泥的凝结时间,但掺量越高降低效果逐渐降低;偏高岭土能够明显提高水泥胶砂的28d抗压强度;偏高岭土的掺量在5%~10%范围内,其改善水泥混凝土性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3)
为研究复掺超细矿渣粉和偏高岭土对水泥浆液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掺量复掺超细矿渣粉和偏高岭土的水泥注浆材料流动度和黏度试验,以及不同龄期固结体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偏高岭土掺量不变时,随着超细矿渣粉掺量的增加,浆液流动度逐渐降低,黏度逐渐增加,抗折强度逐渐降低,抗压强度逐渐增加;当超细矿渣粉掺量不变时,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浆液流动度逐渐降低,黏度逐渐增加;当偏高岭土掺量在3%~9%范围内增加时,固结体抗压强度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复掺适量的偏高岭土和超细矿渣粉可有效控制浆液黏度和流动度,有利于提高固结体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矿渣粉、磷酸盐掺量对磷酸镁水泥基双液注浆材料流动度、pH值、凝结时间、结石率、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矿渣粉掺量增加,新拌浆液的pH值增大、结石率下降、凝结时间缩短、流动性与28 d强度均先提高后降低,在20%掺量时达到最大。随着磷酸盐掺量减少,浆液的流动度降低、凝结时间缩短、pH值升高、结石率下降、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在15%时具有最大值。制备的磷酸镁水泥基注浆材料具有凝结时间可调、可注性好、结石率高、生态环保、早期强度高、耐水性好等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在纤维素醚掺量不变的情况下,偏高岭土掺量对干粉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干粉砂浆保水率呈增长趋势,凝结时间变化不大,干粉砂浆3d强度变化不明显,28d强度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其中偏高岭土掺量为3%时,干粉砂浆性能较好,保水率达到96%,28d强度为9.3MPa。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磷酸镁水泥成本,研究采用沸石微粉对磷酸钾镁水泥(MKPC)进行改性,探究沸石微粉对磷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沸石微粉掺量的增多,MKPC净浆凝结时间呈现先增长后缩短,流动度持续下降;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均低于未掺加沸石微粉的MKPC强度;沸石微粉的加入并未改变MKPC的水化产物,没有新相产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试验,探讨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变化幅度不大,微呈先降后增趋势;凝结时间随掺量增加而延长;流动度在掺量0~25%时呈阶梯式增大的趋势,掺量超过25%后流动度呈下降趋势;水泥早期抗压强度因掺量增加而呈递减趋势,28d强度在掺量0~15%时下降不明显,之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的试验,探讨了矿渣粉在不同掺量时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矿渣粉掺量的增加,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变化不明显,微呈递增趋势;凝结时间随掺量增加而延长;流动度随掺量增加呈阶梯式变大的趋势;水泥早期抗压强度因掺量增加而呈递减趋势,28d强度在掺量达到30%时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磷酸镁水泥具有早强、耐火、耐磨蚀性能好、与混凝土胶结性能好、渗透性低,以及优异的护筋性能等优点,但其凝结速度较快。以重烧氧化镁和磷酸二氢钾为原材料制备磷酸镁水泥,研究了以硼砂、木质素磺酸钙以及硼砂-木质素磺酸钙复合作为添加剂对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钙对磷酸镁水泥的缓凝作用不是非常明显,且对强度的不利影响较大,掺量越大强度损失越明显;而硼砂-木质素磺酸钙复合缓凝剂可以将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由29.3 min延长到38.5 min,且对抗压强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土工基础》2016,(3):395-398
通过试验研究碳酸钠对复合水泥浆的流动性、凝结时间、结石率及抗压强度的影响,探讨碳酸钠最佳掺量及其促凝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钠掺量的增加,流动性逐渐下降,凝结时间由缩短趋势转变为延长趋势,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得到碳酸钠最佳掺量为5%,流动性随时间变化下降最快,凝结时间最短,结石率较高,同时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硅灰和偏高岭土作为无机粘结材料掺入无机人造石中,不仅能替代部分水泥,还能改善无机人造石的强度。本文研究了不同掺量硅灰和偏高岭土对人造石材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利用偏高岭土和硅灰制备无机人造石会降低其工作性能,且偏高岭土对混合料工作性能的影响较硅灰略大;随着掺量的增加,强度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在掺量为3%时,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达到最大。同时,偏高岭土和硅灰对人造石的压缩强度影响显著,其中偏高岭土对人造石早期压缩强度影响更显著,其在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中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砖瓦》2017,(10)
采用偏高岭土取代部分水泥、纤维素醚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来降低外保温黏结砂浆的成本。首先,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水泥、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偏高岭土用量对外保温黏结砂浆性能影响规律;重点研究了偏高岭土对外保温黏结砂浆黏结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水泥掺量对黏结原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纤维素醚和偏高岭土掺量,可再分散乳胶粉对黏结砂浆黏结原强度的影响最小。研究发现,固定黏结砂浆稠度在合适范围内,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提高,砂浆用水量逐步增加。在水泥用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适当添加偏高岭土可以提高黏结砂浆的黏结性能。当偏高岭土的掺量超过3%时,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提高,黏结砂浆的黏结原强度有所降低。因此,偏高岭土的掺量不超过3%时,偏高岭土部分取代水泥、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显著降低外保温黏结砂浆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王广卫 《混凝土》2023,(7):122-125
以偏高岭土作为地聚物,在塑性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加入不同掺量的偏高岭土。然后研究了不同偏高岭土掺量下混凝土的早期(3、7 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研究不同偏高岭土掺量下混凝土在3、7 d养护龄期下水化产物的形貌。早期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制备出的塑性混凝土早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的偏高岭土掺量为水泥总质量的10%。SEM结果表明适量的偏高岭土掺量可以增加早期水化产物之间的密实性,进而导致塑性混凝土早期强度是升高。总的来说,以上结果为地聚物在塑性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空心玻璃微珠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和抗压强度是相互矛盾的,它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质量轻、强度高、导热系数低、热稳定性好的新型轻质材料。通过掺加空心玻璃微珠研究其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从而制备轻质保温的泡沫混凝土。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着空心玻璃微珠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在120~200 kg/m3时,导热系数最小为0.044 W/(m·K)。空心玻璃微珠的适宜掺量为5%~15%。  相似文献   

18.
以过烧镁砂和磷酸二氢铵为主要原料,掺入少量微硅粉和石英砂来制备磷酸镁水泥(MPC)砂浆,研究了微硅粉掺量对磷酸镁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对其水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微硅粉掺量的增加,磷酸镁水泥砂浆的凝结时间和流动性呈下降趋势,而早期强度先增后减;微硅粉的掺入可大幅提高磷酸镁水泥砂浆的耐水性;微硅粉的掺入大幅提高了磷酸镁水泥砂浆水化产物结构的密实性,同时生成了麻花状硅酸镁晶体,该晶体将鸟粪石和未反应的MgO连接在一起,提升了磷酸镁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19.
吴小辉 《江西建材》2023,(12):97-100
为研究锂渣掺量对磷酸镁水泥相关性能的影响,文中开展了单掺锂渣的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物相分析和水化放热等试验。结果表明:掺入锂渣能显著改善磷酸镁水泥的力学性能;掺入锂渣会小幅度缩短磷酸镁水泥的终凝时间,影响幅度在15%左右;锂渣能有效降低磷酸镁水泥的放热速率和总放热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偏高岭土的微集料效应和活性效应,系统研究了偏高岭土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加速碳化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偏高岭土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压汞法探究了偏高岭土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15%偏高岭土能增加水泥水化放热总量;当掺加15%偏高岭土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继续增加偏高岭土掺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降低;当掺加35%偏高岭土时,混凝土在冻融循环300次时的质量损失率达到1. 89%;掺加不高于15%掺量的偏高岭土时,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均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