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引言2021-2022年间,张永和与我多次在波士顿和纽约回顾了他几十年来建筑实践的方方面面;2023年则以线上会议方式继续讨论。对谈中,张永和提供了大量图档和工作细节,探讨了言说、看法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而我则企图提高讨论的分辨率,纠正过去30年来形成的对非常建筑的误解,恢复并增强对张永和在工作中所做操作和选择的理解。此中,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显然是张永和长期以来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2.
<正>南京佛手湖边的玻璃钢宅是张永和教授的又一个"小"的作品,同时体现了他的"唯物主义建筑"态度。我曾在评述张永和老师的《大/小》一文中提到:当代中国建筑需要面对现代性命题,而所谓的"小"与"大"相比并不只是尺度上的变化,而是对当代建筑现代性问题的一条深入的途径。玻璃钢宅具有一些基本特点:结构体、材料、复制,还有一个是吸收——被自然吸收或者是吸收自然。这些特点都可以来同时思考"小"与"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在1991年,我总想把绘画作为探索设计的途径,而不仅仅是再现设计想法的工具;但我并不知道如何去做,于是在设计垂直玻璃宅时试验了不同的绘画方式。为了不背离建筑的精神,我做的第一个决定是不徒手画,而是从一开始就用器具制图。就绘画媒介而言,早期概念草图是用水彩、铅笔、墨线画的,去琢磨质感、光线、气氛;中期作透明胶片上画墨线研究玻璃楼板之间的关系;最终用传统的水彩渲染完成一套图纸,追求尽可能详尽和精确地  相似文献   

4.
<正>宅在"垂直玻璃宅"里的本体论转移张永和的"垂直玻璃宅"在上海徐汇滨江西岸已经落成几年,这个当初建成时热闹了一下的建筑,反而在现在热闹起来的西岸滨江公园里沉寂了。这要归罪于它外表的封闭性,很多人看到这个秃头秃脑的混凝土筒子,会误以为是一个功能为楼电梯间或通风口的构筑物。运营上的封闭性更使之被一般市民冷落。其实更不堪的冷落是来自业界对这个建筑的淡漠,好心人也至多认为这是张永和的自娱自乐。随  相似文献   

5.
<正>化图为实大约两年前,看到过一个关于建筑设计的电视节目,有一个镜头至今难忘。那个电视片展现了"长城下的公社"别墅群的设计建造过程,其中有一栋是张永和设计的,他的设计图相当诡异,因此将图像化为实体,也就特别困难。那个让我难忘的  相似文献   

6.
陈明新 《建造师》2009,(2):46-48
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国度,这一美丽与刘太格先生有关。现代城的潘石屹说:“有两个人对我影响很大,一位是张永和,他给了我全新的设计概念,还有就是刘太格先生,他是我在规划设计方面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彼岸的来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在信的前面 1985年8月底回国前,我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城与大学同窗张永和君(本刊总一期“自行车的故事”一文的作者——编者)相遇。从谈话中得知,他9月份要到美国印第安那州的鲍尔大学建筑系去教二年级的设计课,便和他相约,希望今后能来信谈谈他教书实践的心得体会。前些日子,他寄来了四封英文信,让我译出发表,以期引起国内对如何办好建筑学教育的讨论。这四封信是张永和君写给他的学生们的设计任务书。在这些任务书中,并没有什么技术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1.个人化的契机冯仕达(以下简称“冯”):在20世纪90年代你出道进行个人创作的契机是什么?刘家琨(以下简称“刘”):一个契机是在1993年,汤桦开始举办个展,我当时正准备要改行做文学,不搞建筑了。我看了他的展览以后,觉得搞建筑还是有点儿意思的。另一个契机,是受张永和的启发。他在96年做了一个工作室。我之前根本不知道建筑师还可以自己来做一个小小的(工作室)。房间也不大,几个人在那儿画,我说这种方式好像比较适合我。  相似文献   

9.
<正>平常境界1954年,天安门观礼台建成,中国现代建筑先辈张开济先生主持设计。63年后,同样在这条中轴线上,张永和先生主持设计了神武门外东西围房的扩建。一南一北两极,一个起式,一个收式,皆是浑然天成,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两代建筑师,两代建筑,皆以素朴的态度,平常的境界,回应了特殊的场所,回应了各自所属的建筑时代。北京的气候,有半年室外是待不住的,寒冷以及风沙。自古皆有将院子室内化的传统,宫廷中也  相似文献   

10.
<正>胡一可(胡):很高兴能有机会对石总进行专访,我们这次也准备了一些问题想要请您解惑。第一个问题是您认为当下大院建筑师的优势、困境和突破到底有哪些?石华(石):其实我们也一直在为这次访谈做准备,而且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这件事。我们的优势有哪些?面对新的时代语境,我们又有什么变化?我觉得在21世纪初的时候,不论大院建筑师还是独立事务所的建筑师,其实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例如我记得当年崔愷、王澍、张永和、刘家琨、汤桦这五位建筑师各自出过一本小册子(注:2002年,策展人王明贤主编的“贝森文库一建筑界丛书”出版,  相似文献   

11.
这期空间专栏的缘起相当偶然。今年三月,周俭同学作为北京大学建筑学中心的考生进行复试时,提交了一篇批判性论文,旨在对中国美术学院张毓峰教授发表在《建筑学报》上的一篇关于空间的文章进行质疑,张永和教授与我都略略地看了一下,建议他能发表出来。周俭同学的反应让我们有些意外,他认为这样可能会是对张毓峰教授的冒犯。我们理解这种传统的尊重,但不认为冒犯的存在。事后张永和先生和我商量着是否可以借这机会展开一场关于空间的讨论,恰好《建筑师》的主编黄居正先生愿意提供讨论的阵地。  相似文献   

12.
<正>"垂直玻璃宅"方案为张永和1991年获日本《新建筑》杂志举办的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作品。22年后的2013年,上海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将此设计作为参展作品建成。它作为一个当代城市住宅原型,探讨建筑垂直相度上的透明性,同时批判了现代主义的水平透明概念。从密斯的玻璃宅(如Farnsworth)到约翰逊的玻璃宅都是田  相似文献   

13.
《建筑师》2004,(2):60-62
1992年第一次做国内项目:洛阳幼儿(窗)园方案(未建)1992年-1993年张永和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史戴得曼建筑旅行研究奖金,张永和/鲁力佳去欧洲、亚洲考察一学年1993年起开始在国内实践1994年在美国注册非常建筑工作室1994年第一次实现设计:完成北京白石桥公寓室内1994年张永和作为八位中国建筑师之一入选日本出版《世界上581名建筑家》一书1996年广东清溪坡地住宅群设计获美国“进步建筑”表彰奖1996年第一次完成室内项目:北京席殊书屋,后完成南昌、武汉的席殊书屋1996年张永和正式辞去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院教职,张永和/鲁力佳回国1996年…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时期,以往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和成果形式已无法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从实践和操作层面已面临一系列困境,如无法充分体现其法律地位、无法满足规划管理要求等。2011年,《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规范》针对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强调面向设计,工具完善;面向管理,表述严谨;面向公众,易读易懂。  相似文献   

15.
视点     
《广西城镇建设》2012,(12):113-115
张永和:街区过大会割裂城市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张永和认为,中国城市的宜居性比较差,如果提供了便利,大家会更享受在城里,而不是郊外。他进一步提出,中国的城市之所以不方便、不舒适、不可爱,原因是街区过大。他强调,当前城市的街道是为汽车设计的,这样的设计割裂了城市,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考虑增加人们在城市里的活动机会。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介绍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的设计构思及环保技术的运用。张永和、刘家琨两位建筑师通过对话的形式分析和切磋了该建筑的设计策略、建筑元素、表现形式、材料运用等多个方面,并由此引发出对推理与感性、炫与不炫等建筑问题的探讨;进而从表现与内涵的关系出发对非常建筑的设计新作进行评价,并总结了非常建筑的设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奥迪宅"的命名以及对立面进行四坡削切的处理方式,都直接指向一种将展台拟物(房子)化的意图,即建筑师张永和将命题引导向要为一台车建立一种恰当的围护关系。这种关系在平面中最简化为矩形围合,却在立面中借由玻璃材料的特性和排布方式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戏剧性和模糊状态。关于材料性的探讨在非常建筑的实践中是一以贯之的,它常常可以将常规建筑语汇在不改变原型  相似文献   

18.
夏慕蓉  俞挺 《世界建筑》2015,(4):138-141
<正>"我开始怀疑,在建筑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不会过期。2006的设计,终于在2015年竣工,我已经失去兴趣,建筑师的生活里真的没有容易二字。"——shang hailander一年前的一天,也像最近上海的天气一样地不好。我坐车从高架上赶往报业大楼。"注意看!"我顺着俞挺手指的方向,看到一黑一白明晃晃两栋楼。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报业大楼的庐山真面目,第一次看到自己画的菱格渐变花纹变成实物。态度  相似文献   

19.
正记得有一次去杭州,我去拜访一位曾做过媒体主编的设计师。我抛给他一个问题,关于"设计与艺术"的身份认定。他不假思索否定了自己身上的"艺术家"属性,在他看来,设计与艺术面向的主体不同,设计是要满足使用者的诉求,将机能服务于形式;艺术倒自恣得多,情感是自我的,表达的亦是自我。多年过去了,这段对话成为一段影像,不时在脑海中回放。对面不断变化的设计业态,我时常感到迷思,甚至困惑:到底设计与艺术是怎样的存在与关联?它们的互为影响又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11)
<正>记得有一次去杭州,我去拜访一位曾做过媒体主编的设计师。我抛给他一个问题,关于"设计与艺术"的身份认定。他不假思索否定了自己身上的"艺术家"属性,在他看来,设计与艺术面向的主体不同,设计是要满足使用者的诉求,将机能服务于形式;艺术倒自恣得多,情感是自我的,表达的亦是自我。多年过去了,这段对话成为一段影像,不时在脑海中回放。对面不断变化的设计业态,我时常感到迷思,甚至困惑:到底设计与艺术是怎样的存在与关联?它们的互为影响又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