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     
新闻国内首款TD-SCDMA/GSM智能双待手机出炉首款TD-SCDMA/GSM智能双待手机已由曾经撤出过双待机手机的厂商宇龙酷派研发成功。宇龙酷派透露,这种TD- SCDMA/GSM智能双待手机就是一部手机内可同时放置GSM和TD-SCDMA两张SIM卡,可以使用户在两种通信网络中保持同时在线、随需选择。使用时,这部手机中的两个手机号码可同时处于开机状态,使用其中任何一个号码均能拨打、接听电话和收发短信。  相似文献   

2.
YY 《数字通信》2007,(19):89-89
对于业务繁忙的商务人士来说,拥有多个手机号码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频繁更换SIM卡或者总是带着多部手机毕竟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因此各种双模双待手机应运而生。不过对于普通用户而言,CDMA GSM的双模手机价格都太过昂贵,经济上负担很大,而且很多人并不喜欢CDMA网络,因此厂商们又推出了双SIM卡待机的双待手机。  相似文献   

3.
《新潮电子》2009,(10):85-85
对不少商务人士来说.一款具有优异的双卡双待功能的手机绝对是他们购机时的第一选择。三星(SAMSUNG)B5702C便是这样一款值得商务福英人士拥有的手机。它不仅拥有常规双卡双待手机的各项功能.还专门针对该应用设计了许多人性化的独特功能:例如在进行拨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操作时,用户只需通过机身右侧的切换键便可切换默认卡,实现两卡间的切换:屏幕上方的两个LED显示灯,还能根据不同SIM卡来电给出不同提示,让用户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4.
行情     
能使用两张SIM卡的康佳D307是一款双卡功能设计非常人性化的手机。相比双卡双待手机,它在使用上和普通单卡手机没有区别,操作简单、易上手;和普通的双卡单待手机相比,D307不会漏接两张SIM卡的任何来电。目前它的市场价格仅为750元,推荐需要使用两张SIM卡又预算不高的人士考虑。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段时间双卡双待手机市场的火爆吸引了不少厂商纷纷加入,凭借着及时推出的新机8988,侨兴(COSUN)也成为了其中之一。侨兴的这款新机可以同时使用两张SIM卡,功能方面也比较全面,也使对此类手机有需求的用户又多了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领先的2G、3G和4G无线通信终端的核心芯片供应商展讯通信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其1GHzTD-SCDMA智能手机平台SC8810被华为采用,为中国移动用户提供双卡双待智能手机T8808D。华为双卡双待技术可帮助手机用户针对运营商的不同资费进行灵活选择。双SIM卡功能可满足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马津 《电子世界》2002,(3):24-24
<正> 1.SIM卡 SIM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又称为用户资料识别卡或用户身份鉴别模块。SIM卡实际上是专用于手机的一张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IC卡,卡内集成了手机控制、网络联接、用户资料、功能配置等信息。每张售出的SIM卡上由移动公司先期写入用户资料,如手机的电话号码、身份识别码、SIM卡与网络的鉴权信息、初始化的PIN及PUK设置码等,这些资料保证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和信息保密。早期SIM卡工作电压为5V,容量为3K,目前移动营业厅出售的SIM卡已经全部采用低于3V工作电压、8K容量的卡,新出厂的一些手机甚至不支持5V工作电压的SIM卡,新手机使用老卡也会出现待机时间达不到说明书上指标现象。 2.STK卡 STK卡(SIM Card Tool Kit)又称为SIM卡开发工具包,是在SIM卡基础上增加了处理移动增值业务相关软件的一项技术,是在保留SIM卡功能基础上的一项升级,其外  相似文献   

8.
三星新推的高端G网双卡双待手机SGH—D988拥有2.6英寸的超大触摸屏,能支持两张GSM网络SIM卡同时在线。SGH—D988的双卡均支持EDGE功能,用户可通过电话簿、短信、呼叫记录中的不同标识区别双卡,还可以为两张卡设置不同的电话及短信铃声,轻松区分不同通信群体。  相似文献   

9.
ST—Ericsson宣布,三星已选择ST-Ericsson的两款平台来开发其双卡双待手机E2152和Ch@t322。除支持一系列多媒体功能外,ST—Ericsson低成本、低功耗的G4852和G4906GSM/GPRS平台支持在一部手机上同时使用两张SIM卡,方便用户同时使用双网或双资费卡接听和拨打电话。实际上,ST—Ericsson所有的2G/EDGE平台都支持双卡双待功能。  相似文献   

10.
《集成电路应用》2010,(11):45-45
继不久前发布全球首款单芯片三卡三待手机方案后,展讯通信有限公司再度发力,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单芯片四卡四待手机方案SC6600L6,该方案可支持多达四张GSMSIM卡在一部手机上同时待机,实现GSM网络不同SIM卡间自由切换,从而将“无边界通话”理念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海尔HG—E77     
《家庭电子》2007,(11):56-56
娱乐功能两不误 无论是双模还是单模,双卡设计似乎已经成为当前商务定位手机的新标准,海尔在推出拥有G网双卡双待功能的N96后,又最新打造了E77,同样为用户提供两个SIM卡槽,不过它还不支持双卡同时待机,  相似文献   

12.
SIM卡复制原理及防范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手机SIM卡的主要功能是用户身份的识别,卡中存储与用户身份,认证鉴权,通信加密相关的信息,手机终端只有插入SIM卡,才能完成用户的鉴权接入,确保用户终端与网络之间通信的合法性。但是,由于GSM安全机制的缺陷,以及SIM卡内部加密算法的泄露,  相似文献   

13.
王琼  郭学文 《数字通信》2009,36(3):63-65
USAT技术是在原来SIM卡被动式的操作模式基础上,增加了SIM卡新的主动式操作的能力,即允许SIM卡中的应用和服务主动与手机终端进行交互操作。在USAT技术获得广泛应用之前,手机与SIM卡之间是一种不对称的主从关系,即SIM卡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手机的指令并执行的地位,手机则处于绝对的主动控制地位。任何一个动作只能由手机发起命令,并由SIM卡响应来完成。这种命令一响应的动作模式最大的缺陷在于SIM卡不具有主动权,从而限制了在SIM卡上的开发,制约了新的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而USAT则为SIM卡的增值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可在SIM卡中设计功能丰富、操作简便的菜单,使用户可以用可视化、交互式的手段享受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14.
面对热闹异常的双卡双待手机市场,金立(GlONEE)也及时地加入了进来,推出旗下第一款双待手机——A280。这款可同时容纳两张SIM卡的手机不仅能够满足商务人士的需求,同时其娱乐功能也非常全面,对于年轻时尚一族也比较适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联芯科技双卡双待功能手机解决方案的万事通G5日前顺利通过中国移动的入库测试,这是业内第一款TD/GSM+GSM双卡双待功能手机。联芯科技此次推出的TD/GSM+GSM双卡双待方案突破了传统2G双卡双待的技术限制,两张卡可以分别处理语音和数据业务,也就是说一张卡在进行语  相似文献   

16.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针对GSM网络的SIM卡复制器,它可以将不同地区的多达16个手机卡号同时“烧”进同一张MAGICSIM,SUPERSIM等手机智能卡上,供用户随时切换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号码;也可将同一个号码“烧”进多张空白的SIM卡,达到合法SIM卡被整体克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GSM数码移动电话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采用时分多址技术(TDMA)的新一代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它与俗称“大哥大”的模拟移动电话相比较,具有频带利用率高、保密性好、噪音小、不易被串机等优点。在GSM系统中,每一位移动用户都持有一张用户识别卡(SIM卡)。在SIM卡中,存有用于用户身份认证所需的信息,并能执行一些重要的与安全保密有关的信息,以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SIM卡还存储与网络和用户有关的管理数据,用户手机只有插入SIM卡后,才能正常使用。由于数码移动电话的系统资料全部存于SIM卡中,所以用户只需拥有一张…  相似文献   

18.
对双卡双待手机同时插入联通、移动SIM卡后,局部区域联通出现脱网,显示“紧急呼叫”的现象进行了信息收集,并开展相关实验,最终找到了引起此现象的原因。结合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解决了用户的投诉,提升了用户使用业务的感知度。  相似文献   

19.
一箭双雕     
《家庭电子》2007,(6):54-55
手机正在向着双核的方向进化。当我们拥有了双网双待手机后,海尔又在国内率先推出了G网双卡双待的新机种N96,为更多G网用户带来了更为灵活而实用的新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正> 当老百姓正热切期望能自己拥有一部手机时,又一种手机入网方式——手机预付费SIM卡业务悄然登场。 手机预付费SIM卡业务是一项新兴的手机入网方式。众所周知,数字手机入网实际上就是在电信部门营业窗口办理购买手机SIM卡的手续。SIM卡是一张用户识别卡。它在一块芯片上集成有CPU、工作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PROM)和串行通信单元5个部分,所以SIM卡中可以存储用户个人身份号、移动用户身份码及构成无线通信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可以说SIM卡是手机身份的凭证,只有当SIM卡有效时,用户才能使用任何一部手机来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